一种临床内科血管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189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临床内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临床内科血管钳,有效解决了医护人员在钳夹血管时可能用力过大造成血管损伤,以及不同情况下需要使用不同的血管钳,但是不方便携带的问题,设有的保护机构可以在血管钳受到设定的力后,使得血管钳上侧手指施力处转动,血管钳受到的额外的力不会传递给钳嘴,避免对血管造成损害,钳嘴为可拆卸链接,方便携带,可有根据需要换用不同的钳嘴,并且钳嘴与固定装置配合可以实现快速拆卸与安装。嘴与固定装置配合可以实现快速拆卸与安装。嘴与固定装置配合可以实现快速拆卸与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内科血管钳


[0001]本技术涉及临床内科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临床内科血管钳。

技术介绍

[0002]血管钳主要用于钳夹血管或出血点,起到分离解剖组织,夹持皮肤、脏器、组织血管的作用。目前,临床上有很多种类的血管钳,通常使用的血管钳主要由钳嘴、铰接轴、钳臂、定位架和指环圈构成,主要用来结扎血管,血管钳主要用于钳夹血管或出血点,亦称止血钳,血管钳在结构上主要的不同是齿槽床,由于手术操作的需要,齿槽床分为直、弯、直角、弧形等。
[0003]用于血管手术的血管钳,虽然齿槽的齿较细、较浅,弹性较好,但是对组织的压榨作用及对血管壁、血管内膜的损伤仍然无法避免,尤其是医护人员工作劳动量大有时难免在钳夹血管时失误,因用力过大造成血管损伤,此外现有的血管钳通常为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然而在不同情况下需要使用不同的血管钳,不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临床内科血管钳,有效解决了医护人员在钳夹血管时可能用力过大造成血管损伤,以及不同情况下需要使用不同的血管钳,但是不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内科血管钳,包括右钳体(1),其特征在于,右嵌体铰接连接有左钳体,左钳体由上钳体(2)和下钳体(3)构成且上钳体(2)和下钳体(3)由保护机构连接;所述保护机构包括上钳体(2)下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竖向布置的转杆(4)的上端,上钳体(2)下端面右侧为左低右高的坡面结构(5),下钳体(3)上端面的前侧、后侧、左侧均设有围挡(6),前后两围挡(6)之间固定连接有纵向布置的阻尼轴(7),阻尼轴(7)与转杆(4)下端转动连接,下钳体(3)上端面右侧的下方开设有容纳槽(8),容纳槽(8)内滑动配合有一滑块(9),下钳体(3)上端面上开设有连通容纳槽(8)的开口(10)且开口(10)径向尺寸小于容纳槽(8)径向尺寸,滑块(9)上端固定连接有向上伸出开口(10)的顶杆(11),顶杆(11)上端为与上钳体(2)下端的坡面结构(5)相配合的斜面结构,滑块(9)下端与容纳槽(8)底面之间设有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簧(12),顶杆(11)与转杆(4)的相对端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间隔,转杆(4)下端为弧面结构(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临床内科血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钳体与右嵌体相对端的上侧均设有横向布置的固定架(14),两固定架(14)前后交错布置,前侧固定架(14)的后端面与后侧固定架(14)的前端面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莹刘丽赵梦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