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多能源充电供电的服务区汽车充电桩群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多能源充电供电的服务区汽车充电桩群,属于电动车充电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解决环境污染这一大难题,但同时也带来了电能急剧消耗的问题。与之关系最为密切的便是充电桩,充电桩中的电量源于城市电网,而城市电网里的电能主要是燃烧煤炭发电供给的,也就是“火力发电”,燃煤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对空气质量影响会非常大,这样会部分抵消电能汽车对环境污染起到的积极作用。作为二次能源,电能不可再生,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着电动汽车使用数目的增多,充电桩对城市电网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大,而电能在各个领域的分配问题也会成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利用服务区充电桩周边的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以供给充电桩不仅可以一定程度解决由于城市电网发电产生的环境污染,还可以减少充电桩对城市电网的依赖性,使城市电网中的电能可以用于其他需要领域。
[0003]近些年对充电桩电能来源优化的措施有很多,也涌现出许多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给予充电桩的方式。其中专利CN106385098A就提到了运用光伏列阵采集太阳能最终转换为电能储存在地底下的蓄电池中,光伏列阵和电网都可以给蓄电池进行充电,该专利采用单一可再生能源,蓄电池需要为路灯和充电桩提供电量,如若碰到连续阴雨天气,那么最终电能还是依赖城市电网,而只依赖太阳能一类可再生能源转换的电能为充电桩和路灯发电,其转换电量能否充足也是个问题。专利CN207156955U提及了运用太阳能、风能转换为电能的问题,将周边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多能源充电供电的服务区汽车充电桩群,其特征在于:由第一充电桩本体(1)、第二充电桩本体(2)、第三充电桩本体(3)、光伏太阳能板(4)、风力发电机(5)、城市电网(6)、紧急火力发电装置(7);第一刷卡器(8)、第一城市电网充电电路接口(9)、第一紧急火力发电充电电路接口(10)、第一太阳能充电电路接口(11)、第一风力发电充电电路接口(12)、第一LCD显示屏(13)、第一充电枪(14)、第一储能电池组(15)、第二储能电池组(16)、风力感应器(17)、太阳能感应器(18);第二刷卡器(19)、第二城市电网充电电路接口(20)、第二紧急火力发电充电电路接口(21)、第二太阳能充电电路接口(22)、第二风力发电充电电路接口(23)、第二LCD显示屏(24)、第二充电枪(25)、第三储能电池组(26)、第四储能电池组(27);第三刷卡器(28)、第三城市电网充电电路接口(29)、第三紧急火力发电充电电路接口(30)、第三太阳能充电电路接口(31)、第三风力发电充电电路接口(32)、第三LCD显示屏(33)、第三充电枪(34)、第五储能电池组(35)、第六储能电池组(36)组成;第一充电桩本体(1)、第二充电桩本体(2)、第三充电桩本体(3),呈品字型排列,组成充电区域;风力发电机(5)在充电区域周围,光伏太阳能板(4)位于风力发电机(5)旁边,整体组成风光发电系统;在服务区充电桩群不远处的加油站中有紧急火力发电装置(7),服务区充电桩群地下接有城市电网(6);第一充电桩本体(1)顶部装有风力感应器(17)、太阳能感应器(18),风力感应器(17)与风力发电机(5)相连接,太阳能感应器(18)与光伏太阳能板(4)相连接;第一充电桩本体(1)的主要组成结构为:第一刷卡器(8)、第一城市电网充电电路接口(9)、第一紧急火力发电充电电路接口(10)、第一太阳能充电电路接口(11)、第一风力发电充电电路接口(12)、第一LCD显示屏(13)、第一充电枪(14)、第一储能电池组(15)、第二储能电池组(16);第二充电桩本体(2)的主要组成结构为:第二刷卡器(19)、第二城市电网充电电路接口(20)、第二紧急火力发电充电电路接口(21)、第二太阳能充电电路接口(22)、第二风力发电充电电路接口(23)、第二LCD显示屏(24)、第二充电枪(25)、第三储能电池组(26)、第四储能电池组(27);第三充电桩本体(3)的主要组成结构为:第三刷卡器(28)、第三城市电网充电电路接口(29)、第三紧急火力发电充电电路接口(30)、第三太阳能充电电路接口(31)、第三风力发电充电电路接口(32)、第三LCD显示屏(33)、第三充电枪(34)、第五储能电池组(35)、第六储能电池组(36);第一LCD显示屏(13)及第一刷卡器(8)和第一充电枪(14)分别位于第一充电桩本体(1)的正面和左侧面;第二LCD显示屏(24)及第二刷卡器(19)和第二充电枪(25)分别位于第二充电桩本体(2)的正面和左侧面;第三LCD显示屏(33)及第三刷卡器(28)和第三充电枪(34)分别位于第三充电桩本体(3)的正面和左侧面,组成充电、计费和显示模块;第一城市电网充电电路接口(9)、第一紧急火力发电充电电路接口(10)、第一太阳能充电电路接口(11)和第一风力发电充电电路接口(12)位于第一充电桩本体(1)的背面,第一城市电网充电电路接口(9)安置于相对左上的位置,第一紧急火力发电充电电路接口(10)安置于第一城市电网充电电路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乐,王瑜,陈蓓蓓,濮方喆,林润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