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发热除湿敷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15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柔性发热除湿敷贴,包括暖贴层,所述暖贴层包括第一膜层以及第一无纺布层,所述第一膜层与第一无纺布层之间设有若干个通过两者热封形成的发热腔,所述发热腔内设有发热包;还包括除湿层,所述除湿层包括第二膜层以及第二无纺布层,所述第二膜层与第二无纺布层之间设有若干个通过两者热封形成的除湿腔,所述除湿腔内设有除湿包;所述暖贴层的第一膜层外缘与除湿层的第二膜层外缘层叠热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购买者购买使用,免去后期除湿包与暖贴互贴后才能进行使用,同时可适用于大面积、大弧度体表热敷,并有效减少不适感的优点。效减少不适感的优点。效减少不适感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发热除湿敷贴


[0001]本技术涉及发热敷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发热除湿敷贴。

技术介绍

[0002]暖宝宝又叫暖贴,是一种可供取暖的工具。反应原理为利用原电池加快氧化反应速度,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为了使温度能够持续更长,使用了矿物材料蛭石来保温;
[0003]因为在使用前不能发生反应所以袋子材质要很特别,由原料层,明胶层和无纺布袋组成。无纺布袋是采用微孔透气膜制作的,它还得有一个常规不透气的外袋。在使用时,去掉外袋,让内袋(无纺布袋)暴露在空气里,空气中的氧气通过透气膜进入里面。放热的时间和温度就是通过透气膜的透氧速率进行控制的。如果透氧太快,热量一下子就放掉了,而且还有可能烫伤皮肤。如果透氧太慢,就没有什么温度了。使用后为黑褐色固体,其中含碳粉、NaCl 固体、Fe2O3固体以及含镁铝的盐类;
[0004]在日本70年代,有人基于化学知识专利技术了暖贴。不用火、电、水或其他能源,撕开外袋即可发热,可保持8

18小时左右(平均温度52℃),因此叫暖身宝又叫取暖袋(便利怀炉)。如今,在日本便利怀炉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必需品。冬季在户外活动时,可防止肌肉过冷而紧张、防止手部冻伤、预防感冒、或者缓解腰痛、腿痛、肩痛和其他生理病痛。在日本的冬季,三个月内的销售量为8亿以上,2005年日本国内共计销售暖贴14.7亿贴。因为不使用火,小孩和老人都可安全使用。
[0005]现有的暖贴往往通过粘附的方式粘于衣物上实现取暖,其功能也仅局限于取暖,但是其发热的取暖方式如果加以利用,可以给使用者提供取暖的同时实现理疗效果,因此现有很多发暖贴的厂家会设计出一种粘附于暖贴外的除湿包,除湿包内装有艾草,通过热敷的方式实现除湿,但是由于两者是单独生产销售,因此对于很多使用者来说,在购买以及实用时均存在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购买者购买使用,免去后期除湿包与暖贴互贴后才能进行使用,同时可适用于大面积、大弧度体表热敷,并有效减少不适感的柔性发热除湿敷贴。
[0007]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柔性发热除湿敷贴,包括暖贴层,所述暖贴层包括第一膜层以及第一无纺布层,所述第一膜层与第一无纺布层之间设有若干个通过两者热封形成的发热腔,所述发热腔内设有发热包;还包括除湿层,所述除湿层包括第二膜层以及第二无纺布层,所述第二膜层与第二无纺布层之间设有若干个通过两者热封形成的除湿腔,所述除湿腔内设有除湿包;所述暖贴层的第一膜层外缘与除湿层的第二膜层外缘层叠热封。
[0008]上述结构中,通过第一膜层以及第一无纺布层来分隔固定若干个发热腔用于存放发热包,而后再通过第二膜层以及第二无纺布层来分隔固定若干个除湿腔用于存放除湿
包,并将暖贴层的第一膜层与除湿层的第二膜层热封形成一个整体,便于使用,在发热包发热时有利于除湿包实现热敷除湿,多个发热腔及多个除湿腔组成的暖贴层及除湿层可有效保证单个发热包及除湿包的尺寸大小,避免因面积过大造成发热包及除湿包内的内容物因自重发生堆积影响使用感受,同时也影响厚度及贴合程度,使其使用起来更为服帖平整,并有效提升美观性及隐蔽性。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暖贴层或除湿层长向方向的两侧设有包覆带,所述包覆带远离暖贴层或除湿层的末端设有魔术贴。
[0010]上述结构中,将两条包覆带的魔术贴相互贴合,使柔性发热除湿敷贴固定与身体上,如腹部、胸部等周长较长的位置。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发热腔之间的热封线及相邻除湿腔之间的热封线在热封第一膜层、第一无纺布层及第二膜层、第二无纺布层时将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热封对接。
[0012]上述结构中,可实现一次热封工序对第一膜层、第一无纺布层、第二膜层及第二无纺布层进行热封,有效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热包外部设有第一外袋,所述第一外袋内设有发热原料;所述除湿包外部设有第二外袋,所述第二外袋内设有除湿原料。
[0014]上述结构中,第一外袋用于给发热原料定型,第二外袋用于给除湿原料定型,便于排布热封。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热腔沿暖贴层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的同时沿暖贴层宽度方向间隔排列;所述除湿腔沿除湿层长度方向间隔排列的同时沿除湿层宽度方向间隔排列。
[0016]上述结构中,上述排列方式仅为其中一种,发热腔、除湿腔还可以蜂窝状进行排列。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发热腔与除湿腔在水平投影面上彼此对应重合。
[0018]上述结构中,能使发热腔的发热包散发的热量能够更为集中地传递至除湿腔的除湿包。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可与魔术贴贴合的弹性绷带。
[0020]上述结构中,根据不同使用者的腰围或胸围配以弹性绷带,如肥胖者因胸围较大,可增加弹性绷带来对接包覆带。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无纺布层面向第一膜层的一面设有透气膜。
[0022]上述结构中,透气膜用于控制发热包与氧气的接触量。
[002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湿原料为艾草粉末。
[0024]上述结构中,通过对艾草粉末进行加热实现热敷除湿。
[002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第一膜层以及第一无纺布层来分隔固定若干个发热腔用于存放发热包,而后再通过第二膜层以及第二无纺布层来分隔固定若干个除湿腔用于存放除湿包,并将暖贴层的第一膜层与除湿层的第二膜层热封形成一个整体,便于使用,在发热包发热时有利于除湿包实现热敷除湿,多个发热腔及多个除湿腔组成的暖贴层及除湿层可有效保证单个发热包及除湿包的尺寸大小,避免因面积过大造成发热包及除湿包内的内容物因自重发生堆积影响使用感受,同时也影响厚度及贴合程度,使其使用起来更为服
帖平整,并有效提升美观性及隐蔽性,适用于大面积部位皮肤的热敷除湿。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的暖贴层、除湿层、包覆带及模式贴分离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的暖贴层、除湿层全剖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技术图3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标号含义:10

暖贴层;11

第一膜层;12

第一无纺布层;13

发热腔;14

发热包; 20

除湿层;21

第二膜层;22

第二无纺布层;23

除湿腔;24

除湿包;30

包覆带;31

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发热除湿敷贴,包括暖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暖贴层包括第一膜层以及第一无纺布层,所述第一膜层与第一无纺布层之间设有若干个通过两者热封形成的发热腔,所述发热腔内设有发热包;还包括除湿层,所述除湿层包括第二膜层以及第二无纺布层,所述第二膜层与第二无纺布层之间设有若干个通过两者热封形成的除湿腔,所述除湿腔内设有除湿包;所述暖贴层的第一膜层外缘与除湿层的第二膜层外缘层叠热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发热除湿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暖贴层或除湿层长向方向的两侧设有包覆带,所述包覆带远离暖贴层或除湿层的末端设有魔术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发热除湿敷贴,其特征在于:相邻发热腔之间的热封线及相邻除湿腔之间的热封线在热封第一膜层、第一无纺布层及第二膜层、第二无纺布层时将第一膜层与第二膜层热封对接。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凌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睿骋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