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舒适型一次性药物熏洗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11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舒适型一次性药物熏洗袋,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主体内部分割为加热腔和熏洗腔,所述熏洗腔的内部装设有中药,隔板的端面设有多个微孔,所述主体的侧壁对应所述熏洗腔处为网格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主体,主体由上壳体与下壳体组成,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隔板构成加热腔和熏洗腔,在熏洗腔内部装设药物,通过加热腔加热产生蒸汽,蒸汽由隔板上的微孔进入熏洗腔内部,而后通过网格状的侧壁流出,进行熏洗,装置小巧便携,同时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操作简单。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舒适型一次性药物熏洗袋


[0001]本技术涉及中医熏洗用品
,具体领域为一种舒适型一次性药物熏洗袋。

技术介绍

[0002]中医是中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在中医的诊疗中,中药熏洗疗法又叫蒸汽疗法、汽浴疗法,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而作用于机体的一种治疗方法。
[0003]熏洗法是用药物煎汤,乘热在患部熏蒸、淋洗和浸浴的方法。早在东汉
·
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中就已载有用苦参汤熏洗治疗狐惑病蚀于下部者,可谓是熏洗法的最早记载。唐
·
孙思邈《千金要方》中载有以药物熏洗痔瘘的方法。以后此法历代习用,并逐渐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0004]现有的熏洗装置较大,操作较为困难,使用时较为不便,同时不便携,为此,提出一种舒适型一次性药物熏洗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舒适型一次性药物熏洗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舒适型一次性药物熏洗袋,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主体内部分割为加热腔和熏洗腔,所述熏洗腔的内部装设有中药,隔板的端面设有多个微孔,所述主体的侧壁对应所述熏洗腔处为网格状。
[0007]优选的,所述主体的侧壁对应加热腔的侧壁贯穿设有加热导管,所述加热导管对应所述加热腔外部的一端连接有导管的一端,所述导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蒸汽腔,所述蒸汽腔的一侧侧壁贯穿设有蒸汽导管,所述蒸汽腔的内部设有自热包,所述蒸汽腔的侧壁贯穿设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上螺接有密封盖。
[0008]优选的,所述加热腔的内部设有熏洗导管,所述熏洗导管的一端与所述加热导管连接,所述熏洗导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加热腔的内表面上,所述熏洗导管呈螺旋形,所述熏洗导管对应靠近所述隔板的一侧侧壁均匀设有蒸汽孔。
[0009]优选的,所述主体的两侧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带。
[0010]优选的,所述蒸汽腔的外表面设有隔热层。
[0011]优选的,所述主体对应所述熏洗腔的外表面设有条形槽。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舒适型一次性药物熏洗袋,通过设置主体,主体由上壳体与下壳体组成,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隔板构成加热腔和熏洗腔,在熏洗腔内部装设药物,通过加热腔加热产生蒸汽,蒸汽由隔板上的微孔进入熏洗腔内部,而后通过网格状的侧壁流出,进行熏洗,装置小巧便携,同时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加热腔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蒸汽腔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

上壳体、2

下壳体、3

隔板、4

加热腔、5

熏洗腔、6

加热导管、7

导管、8

蒸汽腔、9

蒸汽导管、10

自热包、11

注水口、12

密封盖、13

熏洗导管、14

蒸汽孔、15

固定带、16

隔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舒适型一次性药物熏洗袋,包括主体,如图1所示,所述主体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2之间设有隔板3,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均为软质材料制成,且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共同构成矩形腔体结构,便于贴在患者皮肤上,所述隔板3将所述主体内部分割为加热腔4和熏洗腔5,其中所述熏洗腔5位于所述主体的上端,所述熏洗腔5的内部装设有中药,隔板3的端面设有多个微孔,供装置产生的蒸汽通过,所述主体的侧壁对应所述熏洗腔5处为网格状,便于蒸汽经过熏洗腔5后由主体的侧壁流出,而网格状侧壁外部可设置隔离膜,防止外部气体进入熏洗腔5内部,对熏洗腔5内部药物产生氧化或污染,在使用时撕去隔离膜即可使用。
[0019]具体而言,所述主体的侧壁对应加热腔4的侧壁贯穿设有加热导管6,所述加热导管6对应所述加热腔4外部的一端连接有导管7的一端,所述导管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蒸汽腔8,所述蒸汽腔8采用塑料制成,呈袋装结构,便于收纳与运输,保证装置的便携性,由蒸汽腔8产生蒸汽,而后通过所述导管7进入加热腔4的内部,从而进行熏蒸,加热部分远离患者皮肤,增加装置的安全性,防止烫伤,所述蒸汽腔8的一侧侧壁贯穿设有蒸汽导管9,所述蒸汽导管9与所述蒸汽腔8连通,所述蒸汽腔8的内部设有自热包10,所述自热包10采用生石灰制成,所述自热包10的外壁为纸质,遇水即可溶解,所述蒸汽腔8的侧壁贯穿设有注水口11,所述注水口11上螺接有密封盖12,通过所述注水口11向蒸汽腔8注入,为了防止蒸汽腔8内部的水由导管7进入加热腔4内部而污染药物,导管7的长度可使得装置在使用时,所述蒸汽腔8处于主体的下端,在重力作用下水可保持在蒸汽腔8的内部。
[0020]具体而言,所述加热腔4的内部设有熏洗导管13,所述熏洗导管13的一端与所述加热导管6连接,所述熏洗导管1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在所述加热腔4的内表面上,从而对所述熏洗导管13进行定位,防止熏洗导管13产生偏移,同样的,所述熏洗导管13采用软质导管支撑,当主体在使用时产生变形,熏洗导管13可随着产生形变,便于主体更好的与皮肤处贴合,同时也便于装置折叠,保证装置的便携性,如图2所示,所述熏洗导管13呈螺旋形,所述熏洗导管13对应靠近所述隔板3的一侧侧壁均匀设有蒸汽孔14从而蒸汽可通过熏洗导管13均匀流出,使得蒸汽可充分与熏洗腔5内部的药物充分接触,防止蒸汽集中,而使得熏洗腔5
内部的部分药物无法有蒸汽流过。
[0021]具体而言,所述主体的两侧外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带15,所述固定带15远离主体的一端可设置可相互配合的卡扣,所述固定带15具有弹性,便于绑在患者肢体上,从而方便固定在患者身上。
[0022]具体而言,所述蒸汽腔8的外表面设有隔热层16,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被烫伤。
[0023]具体而言,所述主体对应所述熏洗腔5的外表面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可通过条形橡胶条实现,橡胶条并排设置,在主体与患者皮肤接触后,橡胶条与皮肤接触,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舒适型一次性药物熏洗袋,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和所述下壳体(2)之间设有隔板(3),所述隔板(3)将所述主体内部分割为加热腔(4)和熏洗腔(5),所述熏洗腔(5)的内部装设有中药,所述隔板(3)的端面设有多个微孔,所述主体的侧壁对应所述熏洗腔(5)处为网格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舒适型一次性药物熏洗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侧壁对应加热腔(4)的侧壁贯穿设有加热导管(6),所述加热导管(6)对应所述加热腔(4)外部的一端连接有导管(7)的一端,所述导管(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蒸汽腔(8),所述蒸汽腔(8)的一侧侧壁贯穿设有蒸汽导管(9),所述蒸汽腔(8)的内部设有自热包(10),所述蒸汽腔(8)的侧壁贯穿设有注水口(11),所述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桂荣吴倩赵琼罗小军丰靓吉燕刘扬贺满菊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