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液氦杜瓦的温度补偿支撑结构及具有其的低温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6018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液氦杜瓦的温度补偿支撑结构及具有其的低温容器,该结构包括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的第一承力元件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第一缓冲元件套设在第一承力元件的一端,第一承力元件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通孔设置在第二容纳腔内,第二缓冲元件套设在第一承力元件的另一端,第二支撑组件的第二承力元件的一端穿过第三通孔设置在第三容纳腔内,第三缓冲元件套设在第二承力元件的一端,第二承力元件的另一端穿过第四通孔设置在第四容纳腔内,第四缓冲元件套设在第二承力元件的另一端。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撑结构结构复杂且无法有效补偿温度引起的形变的技术问题。起的形变的技术问题。起的形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液氦杜瓦的温度补偿支撑结构及具有其的低温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深冷环境下工作构件设计及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液氦杜瓦的温度补偿支撑结构及具有其的低温容器。

技术介绍

[0002]低温容器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为了满足其使用期间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需求,现有的低温容器一般采用双层结构,包括内杜瓦和外杜瓦,并设置有用于保温隔热的夹层空间,故在内杜瓦和外杜瓦之间需要设置固定支撑结构,对于用于支撑结构的部件要求极高,要求其在低温环境下能够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较高的安全系数,因此对于支撑结构的设计、制造工艺有极高的要求。
[0003]如申请号201921541028.0的专利,提出了一种液氦杜瓦支撑结构,采用了上下托板安装支撑柱及导向轮,杜瓦底部安装橡胶环的结构形式,在杜瓦周向采用导向轮和托板辅助支撑的方案。
[0004]该种形式支撑件较多,安装杜瓦时工序较多,且不适用于需要反复冷却

回温的液氦杜瓦,在冷却

回温的过程中,内杜瓦由于温度变化,产生收缩变形,现有支撑结构无法有效的做到补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液氦杜瓦的温度补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补偿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0),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0)分别与内杜瓦的一侧和外杜瓦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10)包括第一内杜瓦连接元件(11)、第一外杜瓦连接元件(12)、第一缓冲元件(13)、第二缓冲元件(14)、第一固定件(15)、第二固定件(16)和第一承力元件(17),所述第一内杜瓦连接元件(11)设置在所述内杜瓦的一侧,所述第一内杜瓦连接元件(11)具有相连通的第一容纳腔(11a)和第一通孔(11b),所述第一承力元件(17)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b)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11a)内,所述第一缓冲元件(13)套设在所述第一承力元件(17)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件(15)与所述第一承力元件(17)的一端相配合以实现所述第一承力元件(17)与所述内杜瓦的连接;所述第一外杜瓦连接元件(12)设置在所述外杜瓦的一侧,所述第一外杜瓦连接元件(12)具有相连通的第二容纳腔(12a)和第二通孔(12b),所述第一承力元件(17)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2b)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12a)内,所述第二缓冲元件(14)套设在所述第一承力元件(17)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固定件(16)与所述第一承力元件(17)的另一端相配合以实现所述第一承力元件(17)与所述外杜瓦的连接;第二支撑组件(20),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0)分别与内杜瓦的另一侧和外杜瓦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20)包括第二内杜瓦连接元件(21)、第二外杜瓦连接元件(22)、第三缓冲元件(23)、第四缓冲元件(24)、第三固定件(25)、第四固定件(26)和第二承力元件(27),所述第二内杜瓦连接元件(21)设置在所述内杜瓦的另一侧,所述第二内杜瓦连接元件(21)具有相连通的第三容纳腔(21a)和第三通孔(21b),所述第二承力元件(27)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通孔(21b)设置在所述第三容纳腔(21a)内,所述第三缓冲元件(23)套设在所述第二承力元件(27)的一端,所述第三固定件(25)与所述第二承力元件(27)的一端相配合以实现所述第二承力元件(27)与所述内杜瓦的连接;所述第二外杜瓦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凯谭浩刘志史福特郭帅赵明李少伟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