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脉穿刺置管可视化固定贴,包括贴膜部、固定带以及穿刺针针柄固定部,所述贴膜部包括透明生物敷料,所述透明生物敷料四周设有棉质连接区并在棉质连接区上形成可视窗口,所述棉质连接区两侧设有压敏胶,所述固定带设于压敏胶两端,所述固定带上设有连接机构,所述穿刺针针柄固定部设于其中一根固定带上;这种动脉穿刺置管可视化固定贴,解决了动脉穿刺置管的导管固定时出现的由于患者移动或者翻身导致导管脱落,对患者产生危害以及固定方法不够简便的问题。不够简便的问题。不够简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脉穿刺置管可视化固定贴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动脉穿刺置管可视化固定贴。
技术介绍
[0002]循环搏动或需要反复测量血压的危重症患者,均需要放置动脉导管,监测有创动脉压,动脉置管还便于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等项目。适用于休克、严重的血管收缩、有生命危险和进行大手术的患者术中和术后监护,因此多在重症监护室中使用,具有直观、清晰、痛苦小、方便快捷等优点。对患者进行导管固定,通常情况下是采用扁带打结、缝线固定、胶带捆绑或是透明贴等方法。将导管妥善固定,用透明膜粘贴后,再用布胶布加固,再加导管固定贴固定。这种固定方法容易由于患者移动或者翻身导致导管脱落,对患者产生危害,且这种固定方法过程比较繁琐,不够简便。
[0003]鉴于上述缺陷,本技术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终于获得了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动脉穿刺置管的导管固定时出现的由于患者移动或者翻身导致导管脱落,对患者产生危害以及固定方法不够简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动脉穿刺置管可视化固定贴。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动脉穿刺置管可视化固定贴,包括贴膜部、固定带以及穿刺针针柄固定部,所述贴膜部包括透明生物敷料,所述透明生物敷料四周设有棉质连接区并在棉质连接区上形成可视窗口,所述棉质连接区两侧设有压敏胶,所述固定带设于压敏胶两端,所述固定带上设有连接机构,所述穿刺针针柄固定部设于其中一根固定带上。
[0006]所述连接机构为设于所述固定带两端上的魔术贴,一端为魔术贴母带,另一端为魔术贴子带,两根固定带上的魔术贴母带和魔术贴子带均不同侧。
[0007]所述连接机构为设于一侧固定带上的限位孔,另一侧固定带上设有与限位孔相匹配的卡扣,所述限位孔设有多个,两两之间间隔相同,有序排列于固定带上。
[0008]所述穿刺针针柄固定部包括设于所述的固定带上方的穿刺针针柄固定贴,所述穿刺针针柄固定贴与固定带可拆卸连接。
[0009]所述穿刺针针柄固定贴两端以及固定带与穿刺针针柄固定贴的连接处均设有魔术贴。
[0010]所述固定带上设有限位口,所述限位口设于刺针固定贴两侧,所述穿刺针针柄固定贴两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通过弹簧与穿刺针固定贴两端连接,所述限位块在弹簧自由状态下的与穿刺针针柄固定贴之间的距离大于限位口的高度。
[0011]所述固定带下方设有海绵垫层,所述海绵垫层下方设有黏贴片,所述黏贴片两端
与固定带连接。
[0012]所述棉质连接区为纱布敷料。
[0013]所述固定带中的另一根上设有无纺布贴合条。
[0014]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压敏胶将穿刺置管固定贴粘贴于患者穿刺部,然后由固定带上的连接机构对固定贴进行进一步固定,提高了导管的牢固性,使得导管粘贴得更加紧固,不会随患者移动或者翻身产生导管的位移或者脱落,同时提供可视窗口,方便观察穿刺点情况,通过穿刺针固定贴与穿刺置管可拆卸连接,穿刺针针柄固定部分将固定穿刺针与穿刺置管形成两个独立的过程,而且下层贴还会起到为穿刺针与皮肤之间提供一个缓冲层,避免针体给皮肤带来压力性损伤,设置有穿刺针针柄固定部,能够固定换能管连接针头的部分,避免换能管的移动,从而带动穿刺针,影响测压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动脉穿刺置管可视化固定贴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的动脉穿刺置管可视化固定贴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的穿刺针针柄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的穿刺针针柄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数字表示:
[0020]1‑
固定带;2
‑
穿刺针针柄固定部;3
‑
棉质连接区;4可视窗口;5
‑
压敏胶;6
‑
魔术贴母带;7
‑
魔术贴子带;8
‑
无纺布贴合条;9
‑
限位孔;10
‑
卡扣;11
‑
穿刺针针柄固定贴;12
‑
限位口;13
‑
限位块;14
‑
弹簧;15
‑
海绵垫层;16
‑
黏贴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0022]实施例1
[002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动脉穿刺置管可视化固定贴,如图1所示,包括贴膜部、固定带1以及穿刺针针柄固定部2,所述贴膜部包括透明生物敷料,所述透明生物敷料四周设有棉质连接区3并在棉质连接区3上形成可视窗口4,所述棉质连接区3两侧设有压敏胶5,所述固定带1设于压敏胶5两端,所述固定带1上设有连接机构,所述穿刺针针柄固定部5设于其中一根固定带1上;所述连接机构为设于所述固定带两端上的魔术贴,一端为魔术贴母带6,另一端为魔术贴子带7,两根固定带上的魔术贴母带6和魔术贴子带7均不同侧。使用时,通过压敏胶将动脉穿刺置管固定贴粘贴于患者穿刺部,然后由将固定带缠绕于患者身体上,由魔术贴对两根固定带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对动脉穿刺置管固定贴的进一步固定,避免导管的脱落或者位移,降低了动脉穿刺置管的使用风险,透明生物敷料四周在棉质连接区上形成的可视窗口,便于观察患者的穿刺点情况,在有特殊情况发生时能被医护人员发现,及时进行处理。两根固定带上的魔术贴母带和魔术贴子带均不同侧,提高了魔术贴粘贴的牢固性。
[0024]在本实施例中,棉质连接区采用纱布敷料,保持了穿刺点周围环境的干燥,同时增加患者使用时的舒适性。
[0025]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带中的另一根上设有无纺布贴合条8,通过设置无纺布贴合
条,可对穿刺点进行记录,如穿刺时间等,便于医护人员后续的查看。
[0026]实施例2
[0027]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将连接机构改为设于一侧固定带1上的限位孔9,另一侧固定带1上设有与限位孔相匹配的卡扣10,所述限位孔9设有多个,两两之间间隔相同,有序排列于固定带上,在对动脉穿刺置管进行固定的时候通过卡扣10与限位孔9进行卡扣扣紧,进一步提高了固定带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从而提高了动脉穿刺置管固定贴的牢固性,有效防止了在使用过程中导管的脱落以及位移,降低了动脉穿刺置管由此产生的危险性。
[0028]实施例3
[0029]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图3所示,所述穿刺针针柄固定部2包括设于所述的固定带1上方的穿刺针针柄固定贴11,所述穿刺针针柄固定贴11与固定带2可拆卸连接;所述穿刺针针柄固定贴11两端以及固定带1与穿刺针针柄固定贴11的连接处均设有魔术贴,通过穿刺针针柄固定贴两端的魔术贴与动脉穿刺置管固定贴连接,在需要更换导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脉穿刺置管可视化固定贴,其特征在于,包括贴膜部、固定带以及穿刺针针柄固定部,所述贴膜部包括透明生物敷料,所述透明生物敷料四周设有棉质连接区并在棉质连接区上形成可视窗口,所述棉质连接区两侧设有压敏胶,所述固定带设于压敏胶两端,所述固定带上设有连接机构,所述穿刺针针柄固定部设于其中一根固定带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脉穿刺置管可视化固定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为设于所述固定带两端上的魔术贴,一端为魔术贴母带,另一端为魔术贴子带,两根固定带上的魔术贴母带和魔术贴子带均不同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脉穿刺置管可视化固定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为设于一侧固定带上的限位孔,另一侧固定带上设有与限位孔相匹配的卡扣,所述限位孔设有多个,两两之间间隔相同,有序排列于固定带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脉穿刺置管可视化固定贴,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针柄固定部包括设于所述的固定带上方的穿刺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富林,李伦兰,高业兰,毕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