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石包裹体薄片移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移片装置
,具体为一种岩石包裹体薄片移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流体包裹体是矿物结晶生长过程中被包裹在矿物晶格缺陷或穴窝中的、至今尚在主矿物中封存并与主矿物有着相的界线的那一部分物质,岩石包裹体在取样的过程中需要采取薄片进行检测,岩石包裹体大小一般为微米级,采样过程是直接从岩石上敲下拳头大小的一进行检测,检测时需要对薄片进行取片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薄片移片装置对岩石包裹体片进行位置的转移。
[0003]随着薄片移片装置的不断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了下述问题:
[0004]1.现有的岩石包裹体薄片移片装置,不能便捷的实现拨片的移动,会造成薄片破碎的现象发生。
[0005]2.现有的岩石包裹体薄片移片装置,装置无法对第三滑动杆的移动增加稳定性,稳定板顶端薄片会产生震荡,造成破碎。
[0006]3.现有的岩石包裹体薄片移片装置,不具有辅助稳定的作用,削弱了装置的实用性。
[0007]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岩石包裹体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石包裹体薄片移片装置,包括支撑横板(1)、第一转动块(2)、放置地垫(3)和第三连接杆(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板(1)两端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块(2),第一转动块(2)底端的中心位置安装有第三连接杆(10),且第三连接杆(10)的底端连接有放置地垫(3),支撑横板(1)顶部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滑动杆(4),第一滑动杆(4)的顶端滑动连接有转动杆(402)且转动杆(402)的一侧连接有定位柱(5),所述支撑横板(1)顶部的一端连接有支撑柱(12),支撑柱(12)一侧的中心位置与定位柱(5)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横板(1)顶端的中间位置安装有连接内杆(11),且连接内杆(11)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弹簧(1101),第一连接弹簧(1101)顶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01)和第二连接杆(703),第一连接杆(701)的顶端安装有第二滑动杆(7),第二滑动杆(7)的顶端连接有稳定板(9),稳定板(9)顶部的两端皆安装有第三滑动杆(13),且第三滑动杆(13)的顶端连接有放置板(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包裹体薄片移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地垫(3)内侧底端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弹簧杆(301),弹簧杆(30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轮(302),且第一转轮(302)的顶端连接有连接板(303),连接板(303)的顶端与第三连接杆(10)的底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石包裹体薄片移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块(2)内侧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中心杆(202),且第一转动块(2)两侧的中间位置皆安装有第二转动块(203),第二转动块(20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佳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