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工程用钻井隔水导管快速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5800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洋工程用钻井隔水导管快速回收装置,包括回收本体和拆卸本体,回收本体位于拆卸本体的上部;回收本体包括有第一支撑环,第一支撑环的顶部等距固定设有多组第一吊环,第一支撑环的表面等距固定设有多组第一设备盒,且第一设备盒的内部均固定设有第一电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拆卸本体和回收本体,以具有对水下隔水套管进行回收的作用,跟现有回收方式相比,本回收装置无需蛙人或者微型潜艇潜入到水下,有效的降低了隔水套管的回收成本,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性,同时将回收本体和拆卸本体设置为独立式,可以一边对其进行拆卸一边吊装,无需等待,进一步提高了回收的效率,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工程用钻井隔水导管快速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隔水套管的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海洋工程用钻井隔水导管快速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隔水套管是从海上钻井平台下到海底浅层的套管,其主要功能是隔离海水,形成钻井液循环通道,同时作为海上井口的持力结构;在钻完井施工过程中,隔水导管的强度及安全性对于海上钻井作业安全至关重要。
[0003]当海上开采作业结束后就需要对先前使用的隔水套管进行回收,由于隔水导管是由一根根相互利用螺纹连接,现有回收方式大多是利用蛙人或者微型潜艇先潜到水下将两根隔水导管拧开,然后再绑上钢缆利用海上平台自带的吊机将隔水导管一根根的吊上去,这种方式单根隔水导管的回收周期较长,而且微型潜艇的使用成本较高,不具备经济性,并且蛙人在水下也会碰到不可预知的风险。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海洋工程用钻井隔水导管快速回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海洋工程用钻井隔水导管快速回收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海洋工程用钻井隔水导管快速回收装置,包括回收本体和拆卸本体,所述回收本体位于拆卸本体的上部;
[0008]所述回收本体包括有第一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的顶部等距固定设有多组第一吊环,所述第一支撑环的表面等距固定设有多组第一设备盒,且第一设备盒的内部均固定设有第一电推杆,多组所述第一电推杆的一端贯穿第一支撑环后的延伸部分固定设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一支撑环的表面均等距贯穿开设有多组第一限位孔,且第一限位孔的内部均滑动设有第一限位杆。
[0009]所述拆卸本体包括有第二支撑环和第三支撑环,所述第二支撑环的表面等距固定设有多组第二吊环,第二支撑环的表面等距固定设有多组第二设备盒,且第二设备盒的内部均固定设有第二电推杆,多组所述第二电推杆的一端贯穿第二支撑环后的延伸部分固定设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二支撑环的表面等距贯穿开设有多组第二限位孔,且第二限位孔的内部滑动设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支撑环的底部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底部设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底部等距固定设有多组伸缩杆,所述圆环的一侧设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齿轮,所述第二支撑环表面的下部开设有齿条,所述第三支撑环的表面均等距固定设有多组第三设备盒,且第三设备盒的内部均固定设有第三电推杆,多组所述第三电推杆的一端贯穿第三支撑环后的延伸部分固定设有第三夹板,所述第三支撑环的表面等距贯开设有多组第三限位孔,且第三限位孔的内部均滑动设有第三限位杆,所述第三支撑环的表面
等距固定设有多组套筒。
[0010]优选的,多组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第三夹板分别位于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和第三支撑环的内部,且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第三夹板均呈圆弧状。
[0011]优选的,多组所述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第三夹板的一端均固定设有防滑垫,且防滑垫由橡胶材料制成。
[0012]优选的,多组所述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和第三限位杆均两个为一组,且分别位于第一设备盒、第二设备盒和第三设备盒的两侧,多组所述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和第三限位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第三夹板的两侧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滑槽为T形状,所述圆环的顶部等距设有多组T形块,多组所述T形块分别位于滑槽的内部,且T形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齿轮与齿条在同一平面上,且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所述电机的表面均固定套设有固定环,且固定环的一侧固定设有侧板,所述侧板的顶部与圆环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多组所述伸缩杆分别位于套筒的内部,且伸缩杆的底部均固定设有限位板,多组所述套筒内腔的底部均固定设有弹簧,且弹簧的顶部均与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通过设置的拆卸本体和回收本体,以具有对水下隔水套管进行回收的作用,工作人员利用吊机顺着隔水套管将拆卸本体沉入到水中两根隔水导管的连接处,然后通过启动电机使得拆卸本体旋转,进而将隔水导管拆卸下来,当拆卸本体将隔水导管拧下来之后,此时利用回收本体夹持住隔水导管的上部,然后再利用海上平台自带的吊机将隔水导管提升处至海面以上,跟现有回收方式相比,本回收装置无需蛙人或者微型潜艇潜入到水下,有效的降低了隔水套管的回收成本,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性,同时将回收本体和拆卸本体设置为独立式,可以一边对其进行拆卸一边吊装,无需等待,进一步提高了回收的效率,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海洋工程用钻井隔水导管快速回收装置的透视图;
[0019]图2为图1中回收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中拆卸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的剖切图;
[0022]图5为图4中套筒的正剖图。
[0023]图中:1、回收本体;2、拆卸本体;101、第一支撑环;102、第一吊环;103、第一夹板;104、第一设备盒;105、第一电推杆;106、第一限位孔;107、第一限位杆;201、第二支撑环;202、第三支撑环;203、第二吊环;204、第二设备盒;205、第二限位杆;206、第二限位孔;207、齿条;208、套筒;209、伸缩杆;210、电机;211、齿轮;212、固定环;213、第二夹板;214、第二电推杆;215、滑槽;216、圆环;217、弹簧;218、第三夹板;219、第三电推杆;220、第三限位杆;221、第三设备盒;222、第三限位孔;223、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参照图1

5,一种海洋工程用钻井隔水导管快速回收装置,包括回收本体1和拆卸本体2,回收本体1位于拆卸本体2的上部,单根隔水导管的长度一般为12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此长度往下放回收本体1和拆卸本体2,每到12米为一个节点,而且也可以利用安装时记录的数据来调整拆卸本体2和回收本体1的深度,回收本体1夹持隔水导管的上部,拆卸本体2位于两根隔水导管的连接处,然后利用拆卸本体2的上部来夹持需要拆卸的隔水导管,下部来夹持下一跟隔水导管;
[0026]回收本体1包括有第一支撑环101,第一支撑环101的顶部等距固定设有多组第一吊环102,第一支撑环101的表面等距固定设有多组第一设备盒104,且第一设备盒104的内部均固定设有第一电推杆105,多组第一电推杆105的一端贯穿第一支撑环101后的延伸部分固定设有第一夹板103,第一支撑环101的表面均等距贯穿开设有多组第一限位孔106,且第一限位孔106的内部均滑动设有第一限位杆107,本电推杆为防水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工程用钻井隔水导管快速回收装置,包括回收本体(1)和拆卸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本体(1)位于拆卸本体(2)的上部;所述回收本体(1)包括有第一支撑环(101),所述第一支撑环(101)的顶部等距固定设有多组第一吊环(102),所述第一支撑环(101)的表面等距固定设有多组第一设备盒(104),且第一设备盒(104)的内部均固定设有第一电推杆(105),多组所述第一电推杆(105)的一端贯穿第一支撑环(101)后的延伸部分固定设有第一夹板(103),所述第一支撑环(101)的表面均等距贯穿开设有多组第一限位孔(106),且第一限位孔(106)的内部均滑动设有第一限位杆(107);所述拆卸本体(2)包括有第二支撑环(201)和第三支撑环(202),所述第二支撑环(201)的表面等距固定设有多组第二吊环(203),第二支撑环(201)的表面等距固定设有多组第二设备盒(204),且第二设备盒(204)的内部均固定设有第二电推杆(214),多组所述第二电推杆(214)的一端贯穿第二支撑环(201)后的延伸部分固定设有第二夹板(213),所述第二支撑环(201)的表面等距贯穿开设有多组第二限位孔(206),且第二限位孔(206)的内部滑动设有第二限位杆(205),所述第二支撑环(201)的底部开设有滑槽(215),且滑槽(215)的底部设有圆环(216),所述圆环(216)的底部等距固定设有多组伸缩杆(209),所述圆环(216)的一侧设有电机(210),且电机(210)的输出端固定设有齿轮(211),所述第二支撑环(201) 表面的下部开设有齿条(207),所述第三支撑环(202)的表面均等距固定设有多组第三设备盒(221),且第三设备盒(221)的内部均固定设有第三电推杆(219),多组所述第三电推杆(219)的一端贯穿第三支撑环(202)后的延伸部分固定设有第三夹板(218),所述第三支撑环(202)的表面等距贯开设有多组第三限位孔(222),且第三限位孔(222)的内部均滑动设有第三限位杆(220),所述第三支撑环(202)的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鑫金国林夏其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维海工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