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工程用钻井隔水导管快速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5800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洋工程用钻井隔水导管快速回收装置,包括回收本体和拆卸本体,回收本体位于拆卸本体的上部;回收本体包括有第一支撑环,第一支撑环的顶部等距固定设有多组第一吊环,第一支撑环的表面等距固定设有多组第一设备盒,且第一设备盒的内部均固定设有第一电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拆卸本体和回收本体,以具有对水下隔水套管进行回收的作用,跟现有回收方式相比,本回收装置无需蛙人或者微型潜艇潜入到水下,有效的降低了隔水套管的回收成本,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性,同时将回收本体和拆卸本体设置为独立式,可以一边对其进行拆卸一边吊装,无需等待,进一步提高了回收的效率,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工程用钻井隔水导管快速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隔水套管的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海洋工程用钻井隔水导管快速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隔水套管是从海上钻井平台下到海底浅层的套管,其主要功能是隔离海水,形成钻井液循环通道,同时作为海上井口的持力结构;在钻完井施工过程中,隔水导管的强度及安全性对于海上钻井作业安全至关重要。
[0003]当海上开采作业结束后就需要对先前使用的隔水套管进行回收,由于隔水导管是由一根根相互利用螺纹连接,现有回收方式大多是利用蛙人或者微型潜艇先潜到水下将两根隔水导管拧开,然后再绑上钢缆利用海上平台自带的吊机将隔水导管一根根的吊上去,这种方式单根隔水导管的回收周期较长,而且微型潜艇的使用成本较高,不具备经济性,并且蛙人在水下也会碰到不可预知的风险。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海洋工程用钻井隔水导管快速回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海洋工程用钻井隔水导管快速回收装置。
>[0006]为了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工程用钻井隔水导管快速回收装置,包括回收本体(1)和拆卸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本体(1)位于拆卸本体(2)的上部;所述回收本体(1)包括有第一支撑环(101),所述第一支撑环(101)的顶部等距固定设有多组第一吊环(102),所述第一支撑环(101)的表面等距固定设有多组第一设备盒(104),且第一设备盒(104)的内部均固定设有第一电推杆(105),多组所述第一电推杆(105)的一端贯穿第一支撑环(101)后的延伸部分固定设有第一夹板(103),所述第一支撑环(101)的表面均等距贯穿开设有多组第一限位孔(106),且第一限位孔(106)的内部均滑动设有第一限位杆(107);所述拆卸本体(2)包括有第二支撑环(201)和第三支撑环(202),所述第二支撑环(201)的表面等距固定设有多组第二吊环(203),第二支撑环(201)的表面等距固定设有多组第二设备盒(204),且第二设备盒(204)的内部均固定设有第二电推杆(214),多组所述第二电推杆(214)的一端贯穿第二支撑环(201)后的延伸部分固定设有第二夹板(213),所述第二支撑环(201)的表面等距贯穿开设有多组第二限位孔(206),且第二限位孔(206)的内部滑动设有第二限位杆(205),所述第二支撑环(201)的底部开设有滑槽(215),且滑槽(215)的底部设有圆环(216),所述圆环(216)的底部等距固定设有多组伸缩杆(209),所述圆环(216)的一侧设有电机(210),且电机(210)的输出端固定设有齿轮(211),所述第二支撑环(201) 表面的下部开设有齿条(207),所述第三支撑环(202)的表面均等距固定设有多组第三设备盒(221),且第三设备盒(221)的内部均固定设有第三电推杆(219),多组所述第三电推杆(219)的一端贯穿第三支撑环(202)后的延伸部分固定设有第三夹板(218),所述第三支撑环(202)的表面等距贯开设有多组第三限位孔(222),且第三限位孔(222)的内部均滑动设有第三限位杆(220),所述第三支撑环(202)的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鑫金国林夏其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维海工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