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加工用拉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554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加工用拉直装置,涉及电缆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侧架,所述侧架一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贯穿至侧架另一端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顶部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套设有缠绕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第二电机带动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转动,对电缆线产生推力,使电缆线的左侧直接受推动力影响抵在插槽的内部,然后第一电机带动转动轴和缠绕套辊对电缆线进行缠绕,同时利用两组挡柱对电缆线左侧的顶部和底部进行限位支撑,从而使电缆线的左侧在支撑力度下以挡柱边缘为基点弯折,并搭在缠绕套辊的外侧,便于对其进行缠绕。便于对其进行缠绕。便于对其进行缠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加工用拉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加工
,具体为一种电缆加工用拉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且每次电缆使用回收后,电缆会受力变形发生弯折,为了保证下次的正常使用,一般需要对其进行拉直,从而出现了相应的拉直装置。
[0003]然而现有的拉直装置中的缠绕辊与驱动转动轴对接时,缺少限位组件,从而需要另外添加固定件对其进行对接连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的难度,且在需要将电缆线缠绕在缠绕辊外部时,需要预先将电缆线对接在缠绕辊外部,然而现有的对接方式需要靠人力使电缆线弯折并抵在缠绕辊上,增加了对接的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加工用拉直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拉直装置中的缠绕辊与驱动转动轴对接时,缺少限位组件,从而需要另外添加固定件对其进行对接连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的难度,且在需要将电缆线缠绕在缠绕辊外部时,需要预先将电缆线对接在缠绕辊外部,然而现有的对接方式需要靠人力使电缆线弯折并抵在缠绕辊上,增加了对接的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加工用拉直装置,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侧架,所述侧架一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贯穿至侧架另一端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顶部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套设有缠绕组件,所述侧架的一端远离第一电机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多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数目为两组,所述侧架的一端均匀设置有多组贯穿至其另一端的第一压辊,所述第一压辊的下方均匀设置有多组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之间夹设有电缆线。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接缠绕套辊和转动轴时,先将缠绕套辊和挡板套在转动轴上,然后转动缠绕套辊,使缠绕套辊上的限位槽与转动轴顶部的限位块对齐,然后向侧架的端面移动缠绕套辊,从而使缠绕套辊和侧架上的限位槽卡在限位块的外侧,从而利用限位块对缠绕套辊和侧架进行限位支撑,从而使其不需要另外添加固定件即可实现对缠绕套辊的稳定支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的难度。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缠绕组件包括缠绕套辊,所述缠绕套辊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多组挡柱,所述缠绕套辊外部的两端皆设置有挡板。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挡板对缠绕中的电缆线的边缘进行遮挡,从而避免了电缆线滑出缠绕套辊,提高了对缠绕套辊的稳定缠绕和支撑。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压辊的数目为三组,所述第二压辊的数目为
四组,其中一组所述第一压辊的一端与其中一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对接连接,其中一组所述第二压辊的一端与另一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对接连接,所述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交叉设置。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实现对电缆线的拉直处理。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的外侧靠近第二电机的一端皆套设有齿轮,其中三组所述齿轮和剩余四组所述齿轮的外侧皆套设有链条。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齿轮和链条更好的使带动几组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的驱动,从而降低了工作的难度。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缠绕套辊和挡板内部的一侧皆设置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缠绕套辊和挡板皆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槽的相互配合与转动轴可拆卸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和限位槽的相互配合,使缠绕套辊和挡板与转动轴可拆卸连接,降低了对接的难度。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柱的数目为两组,且两组所述挡柱的两端皆与两组所述挡板相邻的一端固定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组挡柱对电缆线左侧的顶部和底部进行限位支撑,从而使电缆线的左侧在支撑力度下以挡柱边缘为基点弯折,并搭在缠绕套辊的外侧,从而使电缆线与缠绕套辊之间的对接不需要依靠人力即可实现,缩短了对接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限位块和限位槽,当需要对接缠绕套辊和转动轴时,先将缠绕套辊和挡板套在转动轴上,然后转动缠绕套辊,使缠绕套辊上的限位槽与转动轴顶部的限位块对齐,然后向侧架的端面移动缠绕套辊,从而使缠绕套辊和侧架上的限位槽卡在限位块的外侧,从而利用限位块对缠绕套辊和侧架进行限位支撑,从而使其不需要另外添加固定件即可实现对缠绕套辊的稳定支撑(当转动轴转动时,由于缠绕套辊具有一定的重力,从而使缠绕套辊不会受转力滑出转动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的难度;
[0019]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插槽和挡柱,当需要使电缆线与缠绕套辊对接使,两组第二电机在电力作用下使其的输出端转动,并带动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转动,对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端面挤压的电缆线产生推力,使电缆线的左侧直接受推动力影响抵在插槽的内部,然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在电力作用下带动转动轴转动,并带动缠绕套辊对电缆线进行缠绕,同时利用两组挡柱对电缆线左侧的顶部和底部进行限位支撑,从而使电缆线的左侧在支撑力度下以挡柱边缘为基点弯折,并搭在缠绕套辊的外侧,从而使电缆线与缠绕套辊之间的对接不需要依靠人力即可实现,缩短了对接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图。
[0024]图中:1、结构主体;2、侧架;3、第一电机;4、转动轴;5、限位块;6、缠绕组件;601、缠绕套辊;602、插槽;603、限位槽;604、挡板;605、挡柱;7、第二电机;8、第一压辊;9、第二压辊;10、齿轮;11、链条;12、电缆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7]一种电缆加工用拉直装置,如图1

4所示,包括结构主体1,结构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侧架2,侧架2一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设置有贯穿至侧架2另一端的转动轴4,转动轴4顶部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5,转动轴4的外侧套设有缠绕组件6,当需要对接缠绕套辊601和转动轴4时,先将缠绕套辊601和挡板604套在转动轴4上,然后转动缠绕套辊601,使缠绕套辊601上的限位槽603与转动轴4顶部的限位块5对齐,然后向侧架2的端面移动缠绕套辊601,从而使缠绕套辊601和侧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加工用拉直装置,包括结构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侧架(2),所述侧架(2)一端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设置有贯穿至侧架(2)另一端的转动轴(4),所述转动轴(4)顶部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5),所述转动轴(4)的外侧套设有缠绕组件(6),所述侧架(2)的一端远离第一电机(3)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多组第二电机(7),所述第二电机(7)的数目为两组,所述侧架(2)的一端均匀设置有多组贯穿至其另一端的第一压辊(8),所述第一压辊(8)的下方均匀设置有多组第二压辊(9),所述第一压辊(8)和第二压辊(9)之间夹设有电缆线(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加工用拉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组件(6)包括缠绕套辊(601),所述缠绕套辊(601)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插槽(602),所述插槽(602)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多组挡柱(605),所述缠绕套辊(601)外部的两端皆设置有挡板(6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加工用拉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艺贞郭小斌高兰英
申请(专利权)人:龙海旭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