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立德专利>正文

具有隔离断口转筒式负荷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5490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隔离断口转筒式负荷开关,包括一绝缘筒,所述绝缘筒是一移动三相位的长方体的绝缘筒(1),与操作控制箱(6)上的主轴(7)相连接,左右旋转的操作把手(14)置位于绝缘筒(1)在“合闸”“隔离”或“接地”位置,“接地”位置处于水平面上的绝缘筒本身是隔离断口的中间隔板,替代一次侧与二次侧电源完全隔离的隔离板。绝缘筒(1)内装置真空泡(8)或充填六氟化硫气体(SF6)做为灭弧介质,使所述开关的开关能力强,使用的电寿命长,开关柜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筒式负荷开关,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隔离断口转筒式负荷开关。目前,高压负荷开关主要有空气负荷开关、真空负荷开关和六氟化硫气体(SF6)负荷开关三种,其优缺点如下1.空气负荷开关优点由于存在可见的隔离断口,简化开关柜的结构,方便检修维护和熔断器的更换。缺点因为灭弧介质是空气,所以开断能力较低,电寿命较短,开断能力受到大气条件的影响,特别是IEC420-90(GB16926-97)的实施,开断的能力的不足更为明显。2.真空负荷开关优点弥补空气负荷开关在开断能力和电寿命方面的不足。缺点虽然真空负荷开关可以带可见的隔离断口,但由于采用空气负荷开关的结构型式,在开关柜中要设计绝缘插板,因此使开关柜结构复杂化,可靠性降低,成本增加,安全性更是不足。3.六氟化硫气体(SF6)负荷开关优点与真空负荷开关相同,弥补空气负荷开关在开断能力和电寿命方面的不足。缺点没有隔离断口,更没有可见隔离断口,因此给检修和维护带来不便和危险。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隔离断口转筒式负荷开关,不仅具有可见的隔离断口,又具有强的开关能力和长的电寿命,绝缘隔板的自动形成简化开关柜的结构。本使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隔离断口转筒式负荷开关,包括一绝缘筒,其特点在于所述绝缘筒是一移动三相位的长方体的绝缘筒,与操作控制箱上的主轴相连接,左右旋转的操作把手置绝缘筒在“合闸”“隔离”与“接地”位置,“接地”位置处于水平面上的绝缘筒本身是隔离断口的中间隔板,替代一次侧与二次侧电源完全隔离的隔离板。所述的操作把手插入操作控制箱上的主轴,右旋“合闸”位置的绝缘筒外部上下六支绝缘铜棒与一次及二次侧六个绝缘子上的接线端子夹结合,左旋“隔离”或“接地”位置的绝缘筒形成可见隔离断口。所述的三相位长方体的绝缘筒内部装置真空泡或充填六氟化硫气体(SF6),不可见的灭弧断口设置其内。在所述开关的外部有一可见隔离断口和内部有一不可见隔离断口。由于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具有隔离断口转筒式负荷开关,具有强的开关能力和长的电寿命,绝缘隔板的自动形成简化了开关柜的结构。配合以下附图,对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有隔离断口的转筒式负荷开关处于“隔离”位置的正面立体图;图2A是本技术具有隔离断口采用真空转筒式负荷开关处于“隔离”位置的剖视图;图2B是本技术具有隔离断口采用六氟化硫气体(SF6)转筒式负荷开关处于“隔离”位置的剖视图;图3A是本技术具有隔离断口的真空转筒式负荷开关处于“合”位置的剖视图;图3B是本技术具有隔离断口的真空转筒式负荷开关处于“分”位置的剖视图;图3C是本技术具有隔离断口的真空转筒式负荷开关处于“隔离”位置的剖视图;图3D是本技术具有隔离断口的真空转筒式负荷开关处于“接地”位置的剖视图;图4A是本技术具有隔离断口的六氟化硫气体(SF6)转筒式负荷开关处于“合”位置的剖视图;图4B是本技术具有隔离断口的图六氟化硫气体(SF6)转筒式负荷开关处于“分”位置的剖视图;图4C是本技术具有隔离断口的图六氟化硫气体(SF6)转筒式负荷开关处于“隔离”位置的剖视图;图4D是本技术具有隔离断口的图六氟化硫气体(SF6)转筒式负荷开关处于“接地”位置的剖视图;图5A是本技术具有隔离断口的转筒式负荷开关附熔断器正视图;图5B是本技术具有隔离断口的转筒式负荷开关附熔断器侧视图;图6是安装本技术的具有隔离断口的转筒式负荷开关柜正视图与侧视图;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隔离断口转筒式负荷开关,包括一绝缘筒,其特点是所述绝缘筒是一移动三相位的长方体的绝缘筒1,与操作控制箱6上的主轴7相连接,左右旋转的操作把手14(如图5B所示)置绝缘筒1在“合闸”“隔离”或“接地”位置,“接地”位置处于水平面上的绝缘筒本身是隔离断口的中间隔板,替代一次侧与二次侧电源完全隔离的隔离板。所述的操作把手14插入操作控制箱6上的主轴7,右旋“合闸”位置的绝缘筒1外部上下六支绝缘铜棒4与一次及二次侧六个绝缘子2上的接线端子夹3结合,左旋“隔离”或“接地”位置的绝缘筒1形成可见隔离断口。所述的三相位长方体的绝缘筒1内部装置真空泡7或充填六氟化硫气体(SF6),不可见的灭弧断口设置其内。在所述开关的外部有一可见隔离断口和内部有一不可见隔离断口。如图2A所示,包括所述连成一体的可旋转绝缘筒1,两侧置一次及二次侧的六个绝缘子2,六个绝缘子2上连接线端子夹3,六支绝缘筒内部延伸到外部与接线端子相配合设有上下绝缘棒4,六支绝缘子2上端部连接六个接地铜夹5,下端部连接支撑钢板10,一个操作控制箱6,控制箱主轴7(如图1所示)在负荷开关中部,绝缘筒内置真空泡8,真空泡8有内部接点9。如图2A所示,在旋转绝缘筒1内放置真空泡,当开关在“合”的位置时就如图3A,绝缘筒1外的绝缘棒4与绝缘子2的接线端子夹3密合,使主回路通电。如图5B所示,操作把手14插入控制箱6,如图2A所示的真空泡8的内部接点9分离,如图3B所示,所述开关在“分”位置。再如图1操作控制箱6与图5B所示的操作把手14操作左旋绝缘筒1,绝缘铜棒4与绝缘子上的接线端子夹3分离,形成可见隔离断口,即如图3C所示,所述开关在“隔离”位置。旋转绝缘筒1自动形成断口间的隔板,与图2A的绝缘子支撑钢板10同在一水平线上,一次侧与二次侧的电源完全隔离。如图2A所示的绝缘筒1外绝缘棒4与接地铜夹5互相密合。操作把手14操作真空泡8的内部接点9合闭在“合”的位置,如图3D。如图2B所示,所述绝缘筒1内设置接点夹11和主接点铜棒12,灭弧室13内充填六氟化硫(SF6)气体。旋转主接点铜棒12与接点夹11相接,开关在“合”的位置,如图4A。如图2B所示,旋转绝缘筒1外绝缘棒4与绝缘子上的接线端子夹3密合,主回路通电。如图5B所示,操作把手14插入操作控制箱6,旋转主接点铜棒12与接点夹分离,如图4B所示,开关在“分”的位置。操作控制箱6与图5B的操作把手14,左旋绝缘筒1,外绝缘铜棒4与绝缘子上的接线端子夹3分离,形成如图2B的可见隔离断口,开关处于如图4C的“隔离”位置。操作控制箱6,绝缘筒1本身自动形成断口间的隔离板,与绝缘子支撑钢板10同在一水平线上,一次侧与二次侧的电源完全隔离。外绝缘铜棒4与接地铜夹5互相密合,主接点铜棒12与接点夹11相合成为“合”的位置,所述开关处于“接地”位置,如图4D。如图6所示,具有隔离断口的转筒式负荷开关的开关柜,操作控制箱6与开关柜的门把手15上的连锁装置,如图3A,4A当开关在“合”的位置,无法转动旋转绝缘筒1,转动旋转绝缘筒1到隔离位置时,开关应处于“分”的位置,如图3B,4B所示,操作控制箱6,旋转绝缘筒1处于“隔离”位置,如图3C,4C所示,操作控制箱6,旋转绝缘筒1处于“接地”位置,如图3D,4D所示,打开开关柜门。所述开关柜门处于打开时,一次及二次侧的电源完全被隔离,如图3D,4D。所述具有隔离断口的转筒式负荷开关,不论是采用真空或六氟化硫气体(SF6)作灭弧介质,都可以加装三根熔断器16,如图5A,5B所示,所述熔断器16通过联动机构与操作控制箱相接,开关在通电中,如图3A,4A,即是处于“合”的位置,任何一项熔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隔离断口转筒式负荷开关,包括一绝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筒是一移动三相位的长方体的绝缘筒(1),与操作控制箱(6)上的主轴(7)相连接,左右旋转的操作把手(14)置绝缘筒(1)在“合闸”“隔离”或“接地”位置,“接地”位置处于水平面上的绝缘筒本身是隔离断口的中间隔板,替代一次侧与二次侧电源完全隔离的隔离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立德
申请(专利权)人:戴立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