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升降机单、双开门门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540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06
一种施工升降机单、双开门门框,下门拉手、门边框、耳板和贴板,所述耳板包括主板、设置主板底部的第一弯折板和设在主板一侧的第二弯折板,主板、第一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一体弯折成型,所述第一弯折板设在下门拉手的底部,所述贴板焊接在第一弯折板上,主板分别与下门拉手和门边框焊接,所述贴板分别与下门拉手和门边框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门框底部一共只有四个焊接零件,分别是下面拉手、门边框、耳板和贴板,利用耳板底部的第一弯折板代替传统独立的缓冲块安装板,利用贴板代替挡板和[型折弯板,进而能够减少焊接零件数量,减少焊接工序,解决了多零件焊接带来的结构尺寸偏差、焊接缺陷带来的接缝处断裂和美观度等问题。带来的接缝处断裂和美观度等问题。带来的接缝处断裂和美观度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升降机单、双开门门框


[0001]本技术涉及施工升降机,尤其是一种施工升降机单、双开门门框。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 现有的施工升降机单、双开门门框底部吊耳处由六种焊接零件组成:下门拉手1、位于下门拉手1底部的缓冲块安装板4、位于下门拉手1两端的门边框2、位于门边框2下端的[型折弯板5、位于下门拉手1一侧的耳板3和焊接在下门拉手1另一侧的挡板6;缓冲块安装板、[型折弯板、耳板和挡板分别与下门拉手和门边框焊接而成,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零件对接错位、变形;焊缝丑陋、开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升降机单、双开门门框,减少了零件焊接,解决了多零件焊接带来的结构尺寸偏差、焊接缺陷带来的接缝处断裂和美观度等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施工升降机单、双开门门框,包括位于门框底部的下门拉手、位于下门拉手两端的门边框、设在下门拉手一侧的耳板和设在下门拉手另一侧的贴板,所述耳板包括主板、设置主板底部的第一弯折板和设在主板一侧的第二弯折板,主板、第一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一体弯折成型,所述第一弯折板设在下门拉手的底部,所述贴板焊接在第一弯折板上,主板分别与下门拉手和门边框焊接,所述贴板分别与下门拉手和门边框焊接。本技术在门框底部一共只有四个焊接零件,分别是下面拉手、门边框、耳板和贴板,利用耳板底部的第一弯折板代替传统独立的缓冲块安装板,利用贴板代替挡板和[型折弯板,进而能够减少焊接零件数量,减少焊接工序,解决了多零件焊接带来的结构尺寸偏差、焊接缺陷带来的接缝处断裂和美观度等问题。
[0005]作为改进,所述主板上设有两个第一长形孔,所述贴板上对应第一长形孔处设有第二长形孔。
[0006]作为改进,所述下门拉手的截面呈S型,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弯部、第二弯部、第三弯部、第四弯部、第五弯部、第六弯部和第七弯部;第一弯部竖直,第二弯部水平且与第一弯部垂直,第三弯部竖直且与第二弯部垂直,第四弯部与第三弯部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五弯部竖直与第四弯部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六弯部水平且与第五弯部垂直,第七弯部竖直且与第六弯部垂直。
[0007]作为改进,所述主板分别与第三弯部和第七弯部焊接,所述贴板与第五弯部焊接。
[0008]作为改进,所述门边框的下端延伸至第四弯部处。
[0009]本技术在门框底部一共只有四个焊接零件,分别是下面拉手、门边框、耳板和贴板,利用耳板底部的第一弯折板代替传统独立的缓冲块安装板,利用贴板代替挡板和[型折弯板,进而能够减少焊接零件数量,减少焊接工序,解决了多零件焊接带来的结构尺寸偏差、焊接缺陷带来的接缝处断裂和美观度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现有技术门框底部局部放大图。
[0011]图2为门框示意图。
[0012]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0013]图4为下门拉手端部示意图。
[0014]图5为耳板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2、3所示,一种施工升降机单、双开门门框,尤其是门框底部结构包括位于门框底部的下门拉手1、位于下门拉手1两端的门边框2、设在下门拉手1一侧的耳板3和设在下门拉手1另一侧的贴板7。如图5所示,所述耳板3包括主板31、设置主板31底部的第一弯折板32和设在主板31一侧的第二弯折板33,主板31、第一弯折板32和第二弯折板33一体弯折成型,所述第一弯折板32设在下门拉手1的底部,所述第二弯折板33远离门框的侧面。所述贴板7焊接在第一弯折板32上,贴板7与主板31平行,主板31分别与下门拉手1和门边框2焊接,所述贴板7分别与下门拉手1和门边框2焊接。所述主板31上设有两个第一长形孔,所述贴板7上对应第一长形孔处设有第二长形孔。如图4所示,所述下门拉手1的截面呈S型,其从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弯部11、第二弯部12、第三弯部13、第四弯部14、第五弯部15、第六弯部16和第七弯部17;第一弯部11竖直,第二弯部12水平且与第一弯部11垂直,第三弯部13竖直且与第二弯部12垂直,第四弯部14与第三弯部13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五弯部15竖直与第四弯部14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第六弯部16水平且与第五弯部15垂直,第七弯部17竖直且与第六弯部16垂直;所述主板31分别与第三弯部13和第七弯部17焊接,所述贴板7与第五弯部15焊接;所述门边框2的下端延伸至第四弯部14处。
[0017]本技术在门框底部一共只有四个焊接零件,分别是下面拉手、门边框2、耳板3和贴板7,利用耳板3底部的第一弯折板32代替传统独立的缓冲块安装板,利用贴板7代替挡板和[型折弯板,进而能够减少焊接零件数量,减少焊接工序,解决了多零件焊接带来的结构尺寸偏差、焊接缺陷带来的接缝处断裂和美观度等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升降机单、双开门门框,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门框底部的下门拉手、位于下门拉手两端的门边框、设在下门拉手一侧的耳板和设在下门拉手另一侧的贴板,所述耳板包括主板、设置主板底部的第一弯折板和设在主板一侧的第二弯折板,主板、第一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一体弯折成型,所述第一弯折板设在下门拉手的底部,所述贴板焊接在第一弯折板上,主板分别与下门拉手和门边框焊接,所述贴板分别与下门拉手和门边框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升降机单、双开门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上设有两个第一长形孔,所述贴板上对应第一长形孔处设有第二长形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升降机单、双开门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萃旺周永杰刘得伏孙国来贺伟萍江秀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逸安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