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钢轨群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525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长钢轨群吊系统,包括中心控制站、多个集中控制站和多个现场控制站,中心控制站、集中控制站和现场控制站通过总线方式连接,所述中心控制站、集中控制站和现场控制站组成分布式控制结构;现场控制站采用格雷母线定位装置采集各吊车位置并实时将传送给所述现场控制站,集中控制站通过变频器与各吊车的驱动器通讯,控制各吊车在水平方向的移动;长钢轨群吊系统还包括拉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采集吊车所吊重量,并将采集信号传送给所述现场控制站,现场控制站再次传输给所述集中控制站。本实用能够新型提高作业效率,保护设备及人员的安全,提高生产质量,节约生产成本,减小故障发生率。减小故障发生率。减小故障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长钢轨群吊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长钢轨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钢轨群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长钢轨焊(存)轨基地要对长钢轨进行整体移动,目前,牡佳线存轨基地群吊仍旧采用落后的人工操作方式——即目测工作方式,多人协调,每一人负责两个群吊的挂钩,现场人员过多;同时同步移动采用的是继电器同时运行控制方式,由于电机的性能和机械性能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同步集控性差,钢轨在吊运过程中容易出现扭曲变形等情形。此种操作方式安全隐患比较大,同时存取效率低,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长钢轨群吊系统,可以提高作业效率,保护设备及人员的安全,使钢轨始终保持平直,不扭伤钢轨,提高生产质量,节约生产成本,减小故障发生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长钢轨群吊系统,包括中心控制站、多个集中控制站和多个现场控制站,所述中心控制站、集中控制站和现场控制站通过总线方式连接,所述中心控制站、集中控制站和现场控制站组成分布式控制结构,所述中心控制站通过所述集中控制站与所述现场控制站连接,控制各现场控制站;所述现场控制站采用格雷母线定位装置采集各吊车位置并实时将传送给所述现场控制站,所述集中控制站通过变频器与各吊车的驱动器通讯,控制各吊车在水平方向的移动;
[0006]所述长钢轨群吊系统还包括拉力传感器,吊车起吊过程中,所述拉力传感器采集吊车所吊重量,并将采集信号传送给所述现场控制站,现场控制站再次传输给所述集中控制站。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中心控制站包括中心站控制台,所述中心站控制台安装在集控室内,所述中心站控制台包括PLC控制器、平板一体机、操作按钮及手柄,平板一体机上面显示钢轨堆放场信息及操作系统提示信息以及一些操作指令按钮。
[0008]进一步地,所述拉力传感器通过RS232C 无线通信单元传输至所述集中控制站。
[0009]进一步地,所述现场控制站通过RS485通讯接口与集中控制站连接,相邻集中控制站之间采用光纤转换器连接;所述现场控制站分别通过走形变频器和提升变频器与吊车连接,用于控制吊车动作;所述格雷母线定位装置通过地址读码器与所述现场控制站连接;所述拉力传感器通过AD转换器与地址读码器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平板一体机上显示报警指示及各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各吊车的二维信息,动态显示各吊车当前所在的位置,重量、联锁、控制方式、报警等信息。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本技术采用格雷母线定位装置,可实现各吊车精确一次定位到指定取轨和放
轨位置,整个控制过程只需一键操做,所有吊车会准确到达指定取放轨位置,确保所有吊车在同一水平坐标位置,从而提高取轨、放轨作业效率,格雷母线定位装置为绝对位置检测,即使小车打滑仍能准确检测出小车位置,可以彻底解决小车打滑时出现定位混乱或不准的情况。本技术采用现场总线控制网络,1 个中心控站 5 个集控中心与 38 个现场控制站组成分布式总线结构。通过总线网络发送控制命令,保证各 38 个吊车的同步起降和走行。本技术通过 1 个中心站控制台操作即可实现对所有 38 个吊车的控制,同时根据各吊车的格雷母线位置进行动态调整,保证所有吊车在同一水平线位置。满足焊轨铁路标准,使各吊车之间的水平误差控制在水平误差小于 10mm,垂直误差小于 30mm,单次作业时间小于 3 分钟。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2为本技术的单组吊车控制图。
[0015]附图标记:1.中心控制站;2.集中控制站;3.现场控制站;4.中心站控制台;5.平板一体机;6.操作台按钮及手柄;7.第一手持遥控器;8.第二手持遥控器;9.第三手持遥控器;10.第四手持遥控器;11.第五手持遥控器;12.第一遥控接收器;13.第二遥控接收器;14.第三遥控接收器;15.第四遥控接收器;16.第五遥控接收器;17.第一集中控制站;18.第二集中控制站;19.第三集中控制站;20.第四集中控制站;21.第五集中控制站;22.第一现场控制站;23第八现场控制站;24.第九现场控制站;25.第十六现场控制站;26.第十七现场控制站;27.第二十四现场控制站;28.第二十五现场控制站;29.第三十二现场控制站;30.第三十三现场控制站;31.第三十八现场控制站;32.走形变频器;33.提升变频器;34.吊车;35.光纤转换器;36.地址读码器;37.格雷母线定位装置;38.发射器;39.编码器;40.拉力传感器;41.AD转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17]如图1所示,一种长钢轨群吊系统,包括1个中心控制站1、5个集中控制站2和38个现场控制站3,中心控制站1、集中控制站2和现场控制站3通过总线方式连接;中心控制站1、集中控制站2和现场控制站3组成分布式控制结构,中心控制站1通过RS485通讯总线与5个集中控制站2连接;第一集中控制站17通过RS485通讯总线与第一现场控制站22至第八现场控制站23连接;第二集中控制站18通过RS485通讯总线与第九现场控制站24至第十六现场控制站25连接;第三集中控制站19通过RS485通讯总线与第十七现场控制站26至第二十四现场控制站27连接;第四集中控制站20通过RS485通讯总线与第二十五现场控制站28至第三十二现场控制站29连接;第五集中控制站21通过RS485通讯总线与第三十三现场控制站30至第三十八现场控制站31连接;每一个现场控制站3通过走行变频器32和提升变频器33控制吊车34的水平方向移动和上下起吊和落下。
[0018]每个吊车34上面均安装有格雷母线定位装置37,实现吊车34沿水平方向移动的位置信号检测,该位置信号通过地址读码器36经RS232C接口传入相应的现场控制站3,各吊车34位置实时通过相应的现场控制站3传递到相应的集中控制站2,集中控制站2根据各吊车
34的位置进行统一调度和调整,在水平移动方向上,采用走行变频器32控制吊车移动,集中控制站2根据各吊车34当前位置与目的地址以及各走行变频器32的输出频率,保证各吊车34的位置同步,精确的控制吊车34停到目的地址,格雷母线定位装置37为现有装置。
[0019]吊车34在起吊的过程中,本系统采用拉力传感器40采集吊车34所吊钢轨重量,并通过AD转换器41将转换后的信号经地址读码器36传送给相应的现场控制站3,该信号通过RS232C通信接口传输,现场控制站3再次将该信号传送给相应的集中控制站2,集中控制站2根据各现场控制站3传送过来的吊车34所吊重量信息进行逻辑分析,保证每台吊车34同时负荷钢轨重量,保持各台吊车34负载均衡,在某台吊车34负荷过重或过轻时可以动态调整该吊车的起升高度,以便保证所有吊车34在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钢轨群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控制站、多个集中控制站和多个现场控制站,所述中心控制站、集中控制站和现场控制站通过总线方式连接,所述中心控制站、集中控制站和现场控制站组成分布式控制结构,所述中心控制站通过所述集中控制站与所述现场控制站连接,控制各现场控制站;所述现场控制站采用格雷母线定位装置采集各吊车位置并实时将传送给所述现场控制站,所述集中控制站通过变频器与各吊车的驱动器通讯,控制各吊车在水平方向的移动;所述长钢轨群吊系统还包括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采集吊车所吊重量,并将采集信号传送给所述现场控制站,现场控制站再次传输给所述集中控制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长钢轨群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控制站包括中心站控制台,所述中心站控制台安装在集控室内,所述中心站控制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江张兆钦罗浩郭成金颜海建丛义营丁文长高士亮闫金刚孙磊李宗田陈温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四局集团青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