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机塔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491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机塔架结构,包含塔架平台、设置在塔架平台上方的风机塔筒、设置在塔架平台四周的多个水平转承件、设置在风机塔筒四周的多个风机塔筒斜撑及设置在塔架平台下方的多个风机塔筒肢腿;每个水平转承件均与塔架平台及一个风机塔筒斜撑和两个风机塔筒肢腿相连,每个风机塔筒斜撑分别与风机塔筒及一个水平转承件相连;在每个风机塔筒斜撑及风机塔筒肢腿内均穿设有若干预应力锚索,且穿设在风机塔筒肢腿内的预应力锚索分别与塔架基础上的预应力锚索头及对应风机塔筒斜撑内的预应力锚索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整体受力更安全可靠,结构抗压性、抗扭性、抗疲劳破坏能力及整体刚度显著提高,钢材用量更经济,工程造价相对较低。工程造价相对较低。工程造价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机塔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风机发电设施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风机塔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风力发电塔架属于大荷载和需承受循环荷载的结构。当高度在90m以内时,其主要采用纯钢筒塔结构;当高度达到90m以上时,则须增加其截面尺寸来满足结构刚度要求,但若采用纯钢筒结构时,则存在结构尺寸大,无法解决运输时受到高速公路的桥涵尺寸限制问题,为了克服这个问题目前工程上90m高度以上风机塔筒通常采用的是混凝土+纯钢筒和纯预制混凝土筒结构,但该类结构形式也同样存在诸如:工程量大、吊装困难、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结构可靠性差以及疲劳风险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塔架结构,用于克服
技术介绍
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风机塔架结构,包含塔架平台、设置在塔架平台上方的风机塔筒、设置在塔架平台四周的多个水平转承件、设置在风机塔筒四周的多个风机塔筒斜撑以及设置在塔架平台下方的多个风机塔筒肢腿;每个所述水平转承件均与所述塔架平台呈可拆卸式连接固定,并均还对应与一个风机塔筒斜撑及两个风机塔筒肢腿相焊接固定,每个所述风机塔筒斜撑上端均对应与所述风机塔筒相焊接固定,下端均对应一个所述水平转承件相焊接固定,所述风机塔筒与所述塔架平台通过法兰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
[0006]在每个所述风机塔筒斜撑及风机塔筒肢腿内均穿设有若干根预应力锚索;其中,穿设在每个风机塔筒肢腿内的预应力锚索一端对应与塔架基础上预留的预应力锚索头相连,另一端同与之相对应的风机塔筒斜撑内穿设的预应力锚索相连;穿设在每个风机塔筒斜撑内的预应力锚索一端对应与风机塔筒内预留的预应力锚索头相连,另一端同与之相对应的风机塔筒肢腿内穿设的预应力锚索相连。
[0007]进一步,在每个所述风机塔筒斜撑内均穿设有两根预应力锚索,在每个所述风机塔筒肢腿内均穿设有一根预应力锚索;其中,穿设在每个风机塔筒斜撑内的两根预应力锚索分别同与之相对应的两个风机塔筒肢腿内的预应力锚索一一相对应连接。
[0008]进一步,每个所述风机塔筒斜撑均包含一个第一斜钢管混凝土支撑及一个第二斜钢管混凝土支撑,每个所述第一斜钢管混凝土支撑一端同风机塔筒外壁相焊接固定,另一端通过法兰同与之相对应的第二斜钢管混凝土支撑相螺接固定,每个所述第二斜钢管混凝土支撑一端通过法兰同与之相对应的第一斜钢管混凝土支撑相螺接固定,另一端同一个水平转承件外壁相焊接固定。
[0009]进一步,每个所述风机塔筒肢腿均由多根钢管混凝土柱拼接而成。
[0010]进一步,每个所述风机塔筒肢腿中除了位于顶端的钢管混凝土柱同与之相对应的一个水平转承件通过焊接固定外,其余钢管混凝土柱之间依次通过法兰相连接固定。
[0011]进一步,在每个所述预应力锚索的外部均还套设有一个不锈钢波纹管,且每个不锈钢波纹管均预埋在与之相对应的风机塔筒斜撑或风机塔筒肢腿内部。
[0012]进一步,在相邻两个风机塔筒肢腿之间均间隔设置有若干水平拉梁,且每个水平拉梁的两端分别同与之相对应的两个风机塔筒肢腿通过连接板及螺栓连接固定。
[0013]进一步,每个水平转承件所连接的两个风机塔筒肢腿呈倒V字型架设在塔架平台的下方,且构成每个倒V字型的两个风机塔筒肢腿其上端相交汇于同一个水平转承件,下端各自与其相邻构成倒V字型的两个风机塔筒肢腿中的一个风机塔筒肢腿下端相交汇于同一塔架基础。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1)通过在钢管混凝土内设钢绞线预应力锚索结构,使得结构件本身可以承受更大的拉压荷载,同时还可以大大降低钢结构自身的疲劳风险,使得塔架整体可以承受更大的拉拔力,抗疲劳破坏能力更强;2)塔架整体受力更安全可靠,使得结构的抗压性、抗扭性、抗倒塌能力以及整体刚度得到显著提高;3)钢材用量更经济合理,工程造价相对较低,可适用于各种轮毂高度的风机机组,特别在高塔架风机中优势更为显著。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1、塔架平台;2、风机塔筒;3、水平转承件;4、风机塔筒斜撑;4.1、第一斜钢管混凝土支撑;4.2、第二斜钢管混凝土支撑; 5、风机塔筒肢腿;5.1、钢管混凝土柱;6、预应力锚索;7、不锈钢波纹管;8、水平拉梁;9、塔架基础;
[0018]图中1和图2中虚线所示部分表示套设有不锈钢波纹管的预应力锚索。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是如何实施的。
[0020]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风机塔架结构,包含塔架平台1、设置在塔架平台1上方的风机塔筒2、设置在塔架平台1四周的多个水平转承件3、设置在风机塔筒2四周的多个风机塔筒斜撑4以及设置在塔架平台1下方的多个风机塔筒肢腿5;每个水平转承件3均与塔架平台1呈可拆卸式连接固定,并均还对应与一个风机塔筒斜撑4及两个风机塔筒肢腿5相焊接固定,每个风机塔筒斜撑4上端均对应与风机塔筒2相焊接固定,下端均对应一个水平转承件3相焊接固定,风机塔筒2与塔架平台1 通过法兰连接固定;在每个风机塔筒斜撑4及风机塔筒肢腿5内均穿设有若干根预应力锚索6;其中,穿设在每个风机塔筒肢腿5内的预应力锚索6 一端对应与塔架基础9上预留的预应力锚索头(图中未示出)相连,另一端同与之相对应的风机塔筒斜撑4内穿设的预应力锚索6相连;穿设在每个风机塔筒斜撑4内的预应力锚索6一端对应与风机塔筒2内预留的预应力锚索头(图中未示出)相连,另一端同与之相对应的风机塔筒肢腿5内穿设的预应力锚索6相连。
[002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参阅图1所示,在每个风机塔筒斜撑4 内均穿设有两根预应力锚索6,在每个风机塔筒肢腿5内均穿设有一根预应力锚索6;其中,穿设在每个
风机塔筒斜撑4内的两根预应力锚索6分别同与之相对应的两个风机塔筒肢腿5内的预应力锚索6一一相对应连接。
[0022]在本实施例中,每个风机塔筒斜撑4均包含一个第一斜钢管混凝土支撑4.1及一个第二斜钢管混凝土支撑4.2,每个第一斜钢管混凝土支撑4.1 一端同风机塔筒2外壁相焊接固定,另一端通过法兰同与之相对应的第二斜钢管混凝土支撑4.2相螺接固定,每个第二斜钢管混凝土支撑4.2一端通过法兰同与之相对应的第一斜钢管混凝土支撑4.1相螺接固定,另一端同一个水平转承件3外壁相焊接固定。
[0023]在本实施例中,每个风机塔筒肢腿5均由多根钢管混凝土柱5.1拼接而成;且每个风机塔筒肢腿5中除了位于顶端的钢管混凝土柱5.1同与之相对应的一个水平转承件3通过焊接固定外,其余钢管混凝土柱5.1之间依次通过法兰相连接固定。
[0024]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在每个预应力锚索6的外部均还套设有一个不锈钢波纹管7,且每个不锈钢波纹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塔架结构,包含塔架平台(1)、设置在塔架平台(1)上方的风机塔筒(2)、设置在塔架平台(1)四周的多个水平转承件(3)、设置在风机塔筒(2)四周的多个风机塔筒斜撑(4)以及设置在塔架平台(1)下方的多个风机塔筒肢腿(5);每个所述水平转承件(3)均与所述塔架平台(1)呈可拆卸式连接固定,并均还对应与一个风机塔筒斜撑(4)及两个风机塔筒肢腿(5)相焊接固定,每个所述风机塔筒斜撑(4)上端均对应与所述风机塔筒(2)相焊接固定,下端均对应一个所述水平转承件(3)相焊接固定,所述风机塔筒(2)与所述塔架平台(1)通过法兰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风机塔筒斜撑(4)及风机塔筒肢腿(5)内均穿设有若干根预应力锚索(6);其中,穿设在每个风机塔筒肢腿(5)内的预应力锚索(6)一端对应与塔架基础(9)上预留的预应力锚索头相连,另一端同与之相对应的风机塔筒斜撑(4)内穿设的预应力锚索(6)相连;穿设在每个风机塔筒斜撑(4)内的预应力锚索(6)一端对应与风机塔筒(2)内预留的预应力锚索头相连,另一端同与之相对应的风机塔筒肢腿(5)内穿设的预应力锚索(6)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塔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风机塔筒斜撑(4)内均穿设有两根预应力锚索(6),在每个所述风机塔筒肢腿(5)内均穿设有一根预应力锚索(6);其中,穿设在每个风机塔筒斜撑(4)内的两根预应力锚索(6)分别同与之相对应的两个风机塔筒肢腿(5)内的预应力锚索(6)一一相对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塔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风机塔筒斜撑(4)均包含一个第一斜钢管混凝土支撑(4.1)及一个第二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添雁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釜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