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预埋发热线发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475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预埋发热线发热装置,涉及预埋发热线装置制造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壳、控制装置、第一电动机、配电盒、第二电动机、固线架,外壳包括支撑柱,若干支撑柱一端连接于第一电动机本体内部,控制装置包括电池盒,电池盒设置于控制装置本体另一表面,第一电动机包括电机箱门,外壳本体另一表面设有旋转轴,配电盒包括探照灯,探照灯安装于外壳本体另一表面,第二电动机包括钻孔机,钻孔机安装于第二滑块一表面,固线架包括送线盒,送线盒安装于第二电动机本体另一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可调节式预埋发热线发热装置通过设置双滑轨滑块,使装置在一定范围内选择钻孔位置;通过设置探照灯,使装置在黑暗下仍可工作。下仍可工作。下仍可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式预埋发热线发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预埋发热线装置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式预埋发热线发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碳纤维发热线是碳纤维制成的增强塑料复合材料。碳纤维是一种纤维状碳材料。它是一种强度比钢的大、密度比铝的小、比不锈钢还耐腐蚀、比耐热钢还耐高温、又能像铜那样导电,具有许多宝贵的电学、热学和力学性能的新型材料。用碳纤维与塑料制成的复合材料所做的飞机不但轻巧,而且消耗动力少,噪音小;用碳纤维制电子计算机的磁盘,能提高计算机的储存量和运算速度;用碳纤维增强塑料来制造卫星和火箭等宇宙飞行器,机械强度高,质量小,可节约大量的燃料。
[0003]现有技术下预埋发热线发热装置不能自动对预埋目标的表面进行钻孔预埋,同时不能具体调节预埋孔位置,需要人工对齐耗费人力,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调节式预埋发热线发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预埋发热线发热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技术下预埋发热线发热装置不能自动对预埋目标的表面进行钻孔预埋,同时不能具体调节预埋孔位置,需要人工对齐耗费人力等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调节式预埋发热线发热装置,包括外壳、控制装置、第一电动机、配电盒、第二电动机以及固线架,所述外壳包括外壳本体、万向轮、通风孔以及把手,若干所述万向轮安装于外壳本体下表面,若干所述通风孔设置于外壳本体一表面,所述外壳本体另一表面设有固定架,所述把手安装于固定架内部,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本体以及控制屏,所述控制装置本体安装于外壳本体上表面,所述控制屏一端与控制装置本体一表面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机包括第一电动机本体以及散热孔,所述第一电动机本体安装于外壳本体内部,若干所述散热孔设置于第一电动机上表面,所述配电盒包括配电盒本体、第一电线、第二电线、第三电线以及插线安装槽,所述配电盒本体安装于外壳本体内部,所述第一电线一端与配电盒本体一表面连接,所述第一电线另一端与第一电动机本体一表面连接,所述第二电线一端与配电盒本体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三电线一端与配电盒本体另一表面连接,所述插线安装槽设置于外壳本体另一表面,所述第三电线另一端与插线安装槽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机包括第二电动机本体、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二滑轨以及第二滑块,所述第二电动机本体安装于外壳本体上表面,若干所述第一滑轨设置于第二电动机本体一表面,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轨设置于第一滑块一表面,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滑动配合,所述固线架包括固线架本体以及发热线,所述固线架本体设置于第一滑块另一表面,所述固线架本体内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发热线周侧面与安装孔相适应。
[0006]优选地,所述外壳还包括支撑柱,若干所述支撑柱一端连接于第一电动机本体内部,所述外壳本体下表面设有若干通孔,所述支撑柱周侧面与通孔相适应,通过设置支撑柱,达到提升装置稳定性的目的。
[0007]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电池盒,所述电池盒设置于控制装置本体另一表面,通过设置电池盒,达到为控制屏供电的目的。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电动机还包括电机箱门,所述外壳本体另一表面设有旋转轴,所述电机箱门一表面与旋转轴周侧面连接,通过设置电机箱门,方便使用者打开外壳检查内部情况。
[0009]优选地,所述配电盒还包括探照灯,所述探照灯安装于外壳本体另一表面,通过设置探照灯,达到在黑暗环境下仍可工作的目的。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电动机还包括钻孔机,所述钻孔机安装于第二滑块一表面,通过设置钻孔机,达到在预埋目标表面开孔的目的。
[0011]优选地,所述固线架还包括送线盒,所述送线盒安装于第二电动机本体另一表面,所述发热线安装于送线盒内部,通过设置送线盒,达到为预埋目标内部输送发热线的目的。
[0012]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双滑轨滑块使装置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钻孔位置,具体在于通过本装置所设的第二电动机驱动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移动,使钻孔机在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所建立的矩形范围内自由选择打孔位置,同时第二电动机所设的送线盒可在打孔完成后立即向孔内输送发热线,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探照灯,在黑暗环境下工作时可照亮周围环境保证工作的延续。
[0015]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式预埋发热线发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式预埋发热线发热装置的正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式预埋发热线发热装置的右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调节式预埋发热线发热装置的后视图;
[0021]图5为图3A

A处剖视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00、外壳;101、万向轮;102、通风孔;103、把手;104、支撑柱;200、控制装置;201、控制屏;202、电池盒;300、第一电动机;301、散热孔;302、电机箱门;400、配电盒;401、第一电线;402、第二电线;403、第三电线;404、插线安装槽;405、探照灯;500、第二电动机;501、第一滑轨;502、第一滑块;503、第二滑轨;504、第二滑块;505、钻孔机;600、固线架;601、送线盒;602、发热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预埋发热线发热装置,包括外壳(100)、控制装置(200)、第一电动机(300)、配电盒(400)、第二电动机(500)以及固线架(6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0)包括外壳本体、万向轮(101)、通风孔(102)以及把手(103),若干所述万向轮(101)安装于外壳本体下表面,若干所述通风孔(102)设置于外壳本体一表面,所述外壳本体另一表面设有固定架,所述把手(103)安装于固定架内部,所述控制装置(200)包括控制装置本体以及控制屏(201),所述控制装置本体安装于外壳本体上表面,所述控制屏(201)一端与控制装置本体一表面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机(300)包括第一电动机本体以及散热孔(301),所述第一电动机本体安装于外壳本体内部,若干所述散热孔(301)设置于第一电动机上表面,所述配电盒(400)包括配电盒本体、第一电线(401)、第二电线(402)、第三电线(403)以及插线安装槽(404),所述配电盒本体安装于外壳本体内部,所述第一电线(401)一端与配电盒本体一表面连接,所述第一电线(401)另一端与第一电动机本体一表面连接,所述第二电线(402)一端与配电盒本体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三电线(403)一端与配电盒本体另一表面连接,所述插线安装槽(404)设置于外壳本体另一表面,所述第三电线(403)另一端与插线安装槽(404)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机(500)包括第二电动机本体、第一滑轨(501)、第一滑块(502)、第二滑轨(503)以及第二滑块(504),所述第二电动机本体安装于外壳本体上表面,若干所述第一滑轨(501)设置于第二电动机本体一表面,所述第一滑块(502)与第一滑轨(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剑剑电线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