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面层控制的超高吊顶转换层设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4726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面层控制的超高吊顶转换层设计结构,包括转换层本体、竖向吊杆和横向吊杆,所述转换层本体的下表面均匀的卡接有多个固定块,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块的下表面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可拆卸连接有竖向吊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竖向吊杆、固定块和固定机构的相互配合,使得工作人员们在进行安装竖向吊杆时,能够通过竖板和横板对准固定孔和横板槽将竖向吊杆向固定块推近,同时让两个第三角码和第二角码对齐,操作简单,无需携带电焊设备即可工作,避免了因工作人员们电焊工作时的操作不当从而引发安全事故的情况。作不当从而引发安全事故的情况。作不当从而引发安全事故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面层控制的超高吊顶转换层设计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室内装饰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面层控制的超高吊顶转换层设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装饰行业也随之高速的发展,现代化的建筑天花板吊顶千变万化的装饰风格形式,吊顶也作为一种现代化装饰艺术表现形式,在人们的生活日常中十分的常见,广泛应用在宾馆、会堂、医院和商场等共享空间中。
[0003]现有技术中的吊顶在进行安装时,都是通过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电焊加工安装,电焊的过程中火花四溅、烟雾缭绕,极大的污染了环境和空气,同时电焊施工的话,需要将电焊设备和安全网安装在高空脚架上,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且电焊施工后还需要对其电焊处进行去除焊渣、除锈和焊接丝杠等工序,操作繁琐,不利于工作人员们的工作,加大了工作人员们的工作强度,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吊顶中横向的吊杆和竖向的吊杆都是通过简单的螺栓连接,极有可能使得吊顶因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发生晃动进而可能会影响到电焊连接处的情况,不利于吊顶的使用安全性差,且现有技术中的吊顶在进行对其吊板进行安装时,需要工作人员一只手抬高支撑住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面层控制的超高吊顶转换层设计结构,包括转换层本体(1)、竖向吊杆(2)和横向吊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层本体(1)的下表面均匀的卡接有多个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固定机构(4),所述固定块(6)的下表面通过设置所述固定机构(4)可拆卸连接有所述竖向吊杆(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面层控制的超高吊顶转换层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4)包括开设在空腔内壁左右两侧面的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滑块分别固定连接在移动板(42)的左右两侧面,所述移动板(42)的上下两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弹簧(41)和软垫(43),所述弹簧(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空腔内壁的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面层控制的超高吊顶转换层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6)的下表面对应空腔的位置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壁的前后两侧面均开设有横板槽,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竖板(45)和两个横板(44),两个所述横板(44)固定连接在所述竖板(45)的左右两侧面,所述竖板(45)的底端穿过固定孔并固定连接在所述竖向吊杆(2)的顶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面层控制的超高吊顶转换层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6)的下表面卡接有两个第二角码(47),两个所述第二角码(47)分别位于所述竖板(45)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块(6)的下表面对应所述第二角码(47)的位置开设有第三螺纹孔(46),所述竖向吊杆(2)的左右两侧面均通过设置第四螺栓(410)可拆卸连接有第三角码(49),所述第三角码(49)内设置有第三螺栓(48),所述第三螺栓(48)螺纹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三螺纹孔(46)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面层控制的超高吊顶转换层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吊杆(2)的底端的前侧开设有铣槽(7),所述铣槽(7)内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群吴春卫余磊马伟峰买冬冬许光宝赖文婷葛孙翔邓卫杰方冬刘维洲严孝华徐益园伍婷杨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美瑞德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