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晨远专利>正文

两键复合式一次性全自动活检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469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两键复合式一次性全自动活检针,包括外壳、固定架、外针管组件、中针管组件、内针芯组件和传动组件,外针管组件、中针管组件、内针芯组件、传动组件分别通过固定架与外壳相连接,外针管组件包括外针管,中针管组件包括中针管,内针芯组件包括内针芯,外针管的侧面开有外针管槽口,中针管插装在外针管内,中针管位于外针管槽口的正下方也开有中针管槽口,中针管槽口至少有一侧设置有切割刃,内针芯为实心针体,内针芯插装在中针管内,内针芯可在中针管长度方向上自由运动,中针管可在传动组件的带动下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两键复合式一次性全自动活检针,实现了现有三种活检针取样效果,同时降低甚至避免了导致内出血的可能性,对于医生来说可以简化选择又降低手术风险。降低手术风险。降低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键复合式一次性全自动活检针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两键复合式一次性全自动活检针。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医院使用的一次性医用活检针有槽式、管式和抽吸式几类。槽式的取样组织为半管半圆柱条形,相对来说取样量少,形状不够完整。管式的取样组织为全管圆柱状,取样量相对较大,但穿刺切割时可能引发内出血。抽吸式的只适于取脓液状组织。以上三种活检针因为穿刺时头部有针芯针管外露的相对直线运动,可能会导致取样时患者内出血从而增加手术风险和处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两键复合式一次性全自动活检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两键复合式一次性全自动活检针,包括外壳、固定架、外针管组件、中针管组件、内针芯组件和传动组件,外针管组件、中针管组件、内针芯组件、传动组件分别通过固定架与外壳相连接,外针管组件包括外针管,中针管组件包括中针管,内针芯组件包括内针芯,外针管的侧面开有外针管槽口,中针管插装在外针管内,中针管位于外针管槽口的正下方也开有中针管槽口,中针管槽口至少有一侧设置有切割刃,内针芯为实心针体,内针芯插装在中针管内,内针芯可在中针管长度方向上自由运动,中针管可在传动组件的带动下旋转。
[0005]取样过程说明:内针芯向远离中针管头一端快速运动时,中针管内产生负压,负压传到针管槽口,此时活检组织被吸到中针管内,中针管在传动组件的带动下完成一周的旋转及切割动作,此时取样完成,可以从体内拔出针头。
[0006]本技术进一步改进:外针管组件还包括外针管固定件,外针管的末端固定设置在外针管固定件内,外针管固定件固定设置在固定架内;中针管组件还包括中针管固定件、旋钮和密封圈,中针管的末端固定设置在中针管固定件内,旋钮套装在中针管固定件外且固定连接,中针管固定件的一端开有圆形槽;内针芯组件还包括导向管、负压管、推杆和密封圈,内针芯的末端与推杆固定连接,内针芯的首端穿过负压管、导向管、中针管固定件后插入中针管内,推杆的首端插接在负压管内、推杆与负压管内壁接触端面通过密封圈密封,负压管的末端插装在导向管内,中针管固定件的末端插装在负压管的首端、中针管固定件与负压管内壁接触端面通过密封圈密封;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离合控制件、制动件、扭簧、压簧、按键、棘轮、旋钮,按键固定设置在外壳上,传动杆上设置有凹槽,导向管上固定设置有突出部,导向管的突出部卡合在传动杆的凹槽内,导向管的首端固定设置有伸出部,伸出部的凸缘卡合在固定架上,伸出部与压簧固定连接且位于按键正下方,传动杆的首端与离合控制件卡合,离合控制件与制动件卡合,制动件上设置有凸齿,旋钮与棘轮固定连接,制动件的凸齿与棘轮相啮合,扭簧套装在棘轮向外伸出的圆柱头上,扭簧的一端与棘轮固
定连接,扭簧的另一端设置在负压管上。
[0007]使用说明:在推杆上膛后(自然状态),压下按键,导向管脱扣,在压簧的推力下,导向管与推杆等部件一起向后快速滑动,负压管固定不动,这样负压管内的气体空间快速加大4到5倍或更多,根据气体气压体积温度变化原理,P1V1/T1=P2V2/T2,在温度不变时气压与容积成反比,负压管内气压会降到大气压的1/4左右,通过中针管与内针芯的配合间隙,负压传到针管槽口,可产生明显的吸力将活检组织吸到中针管内;推动旋钮一圈上弦(可分多次操作)。旋钮同时上有棘轮结构,制动件与棘轮齿接触可以阻止旋钮上弦时反转,传动杆在导向管的带动下向后运动,从而带动制动件脱离棘轮,在扭簧的作用下带动旋钮旋转,从而可转换成中针管的旋转或暂停运动,完成取样。
[0008]本技术进一步改进:在旋钮左侧设置有旋钮限位筋、环形凹槽、圆孔,环形凹槽、圆孔处于同一圆周上,固定架上设置有固定架限位筋、球头,旋钮限位筋和固定架限位筋处于同一圆周上,固定架限位筋可阻断旋钮限位筋在圆周上的运动,固定架上的球头可伸入旋钮左侧的环形凹槽和圆孔内,旋钮的圆孔与固定架上配合球头对应的位置正好是中针管与外针管槽口正对的位置。当棘轮脱扣后可旋转,旋转到中针管与外针管槽口要正对前24
°
(可调整)时开始遇阻减速,但仍可以继续转下去,到两槽口正对,再过24
°
(可调整)阻力减除,可快速转动剩下角度(156
°
)至槽口完全封闭。设计成在中针管与外针管槽口正对前后处于转动受阻状态是为了让两槽口打开状态适当延时,以保证负压状态下能吸入足够的活检组织。从人体内取样完成后,将针头拔出体外,顺时针旋转旋钮让旋钮侧面定点凹槽与下固定架上球头正对,可以克服扭簧此时的静态扭矩,此时外针管与中针管两槽口处于正对打开状态,推动推杆部件向前将中针管内组织挤出,完成整个取样过程。
[0009]本技术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旋钮盖,外壳包括外壳主体和外壳头部,固定架包括上固定架和右固定架,外壳主体和外壳头部之间可拆卸式连接,旋钮盖固定设置在外壳头部,旋钮盖盖合在旋钮上,上固定架和右固定架之间可拆卸式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
[0010]本技术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导向柱,导向柱固定设置在外壳头部的一端,外针管穿过导向柱。
[0011]本技术进一步改进:外针管组件还包括外针管固定件,外针管的末端固定设置在外针管固定件内,外针管固定件固定设置在固定架内;中针管组件还包括中针管固定件、旋钮和密封圈,中针管的末端固定设置在中针管固定件内,旋钮套装在中针管固定件外且固定连接,中针管固定件的一端开有圆形槽;内针芯组件还包括导向管、负压管、推杆和密封圈,内针芯的末端与推杆固定连接,内针芯的首端穿过负压管、导向管、中针管固定件后插入中针管内,推杆的首端插接在负压管内、推杆与负压管内壁接触端面通过密封圈密封,负压管的末端插装在导向管内,中针管固定件的末端插装在负压管的首端、中针管固定件与负压管内壁接触端面通过密封圈密封;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制动件、扭簧、压簧、按键、棘轮、旋钮,按键固定设置在外壳上,传动杆上设置有凹槽,导向管上固定设置有突出部,导向管的突出部卡合在传动杆的凹槽内,导向管的首端固定设置有伸出部,伸出部的凸缘卡合在固定架上,伸出部与压簧固定连接且位于按键正下方,传动杆的中部一截厚度小于首端,制动件为弹性件,制动件的上部设置有开口,开口尺寸介于传动杆中部厚度与传动杆首端厚度之间,传动杆一端穿过制动件的开口,制动件的下部设置有凸齿,旋钮与棘轮固定连接,制动件的凸齿与棘轮相啮合,扭簧套装在棘轮向外伸出的圆柱头上,扭簧的一端与
棘轮固定连接,扭簧的另一端设置在负压管上。
[0012]使用说明:在推杆上膛后(自然状态),压下按键,导向管脱扣,在压簧的推力下,导向管与推杆等部件一起向后快速滑动,负压管固定不动,这样负压管内的气体空间快速加大4到5倍或更多,根据气体气压体积温度变化原理,P1V1/T1=P2V2/T2,在温度不变时气压与容积成反比,负压管内气压会降到大气压的1/4左右,通过中针管与内针芯的配合间隙,负压传到针管槽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两键复合式一次性全自动活检针,包括外壳、固定架、外针管组件、中针管组件、内针芯组件和传动组件,外针管组件、中针管组件、内针芯组件、传动组件分别通过固定架与外壳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外针管组件包括外针管,中针管组件包括中针管,内针芯组件包括内针芯,外针管的侧面开有外针管槽口,中针管插装在外针管内,中针管位于外针管槽口的正下方也开有中针管槽口,中针管槽口至少有一侧设置有切割刃,内针芯为实心针体,内针芯插装在中针管内,内针芯可在中针管长度方向上自由运动,中针管可在传动组件的带动下旋转;外针管组件还包括外针管固定件,外针管的末端固定设置在外针管固定件内,外针管固定件固定设置在固定架内;中针管组件还包括中针管固定件、旋钮和密封圈,中针管的末端固定设置在中针管固定件内,旋钮套装在中针管固定件外且固定连接,中针管固定件的一端开有圆形槽;内针芯组件还包括导向管、负压管、推杆和密封圈,内针芯的末端与推杆固定连接,内针芯的首端穿过负压管、导向管、中针管固定件后插入中针管内,推杆的首端插接在负压管内、推杆与负压管内壁接触端面通过密封圈密封,负压管的末端插装在导向管内,中针管固定件的末端插装在负压管的首端、中针管固定件与负压管内壁接触端面通过密封圈密封;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制动件、扭簧、压簧、按键、棘轮、旋钮,按键固定设置在外壳上,传动杆上设置有凹槽,导向管上固定设置有突出部,导向管的突出部卡合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晨远
申请(专利权)人:邹晨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