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幼儿鼻塞式CPAP管路固定防压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46678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49
一种婴幼儿鼻塞式CPAP管路固定防压疮装置,包括额部固定带,额部固定带的两端对应设置有第一魔术贴,额部固定带的左右两侧分别粘贴有管路固定贴,额部固定带上连接有两根下颌固定带;综上所述,新技术固定效果良好,避免脱管,并且管路与皮肤及鼻周接触的部位均用防压疮垫和防压疮贴阻隔,避免压疮,保障需要应用CPAP的患儿的安全。CPAP的患儿的安全。CPAP的患儿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幼儿鼻塞式CPAP管路固定防压疮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
,具体涉及一种婴幼儿鼻塞式CPAP管路固定防压疮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其肺部具有特殊的生理特点,如:肺顺应性较差、气道阻力增加、肺容量较小、肺不张、存在潜在的肺损伤、氧合不良等,此时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给与婴幼儿足够的氧气吸入,并且保障肺部功能,避免呼吸机导致的肺损伤。CPAP模式就是呼吸机的单水平持续气道正压模式,就是通过面罩或鼻塞持续给气道一个较低的恒定压力,即吸入压力等于呼气压力,此模式适用于大部分自主呼吸稳定的患儿,CPAP模式对于婴幼儿具有明显优势,有助于建立并维持肺容量,增加了肺内气体交换的面积,保存表面活性物质的功能,防止再次肺不张,降低上、下气道的阻力,改善肺顺应性,减慢呼吸频率并使之规则,避免了常规机械通气将气体正压进入肺内导致的肺损伤增加。CPAP有面罩和鼻塞两种通气模式,其中鼻塞通气较为常用,现在使用时通常是用粘胶贴将CPAP管路固定在患儿的面部,防止其移位,但是由于婴幼儿皮肤稚嫩,长期应用CPAP管路通气常常形成皮肤的受压破损,尤其是鼻塞插入到鼻孔内的部位,由于鼻孔内空间较小,鼻塞常与鼻孔内壁摩擦,导致局部皮肤破损,而且现在采用粘胶贴固定的方式固定效果差,患儿苦闹后容易导致脱管,不及时发现的话,婴幼儿可能因缺氧而窒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一种婴幼儿鼻塞式CPAP管路固定防压疮装置,采用该防压疮装置固定效果好,且能够有效避免CPAP管路对婴幼儿造成压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婴幼儿鼻塞式CPAP管路固定防压疮装置,包括额部固定带,额部固定带的两端对应设置有第一魔术贴,额部固定带的左右两侧分别粘贴有管路固定贴,额部固定带上连接有两根下颌固定带,两根下颌固定带的端部对应设置有第二魔术贴,额部固定带上还连接有两根管路固定套,管路固定套为管体结构,管路固定套的横截面为优弧形,管路固定套的底部外侧面设置有防压软垫;两根管路固定套的端部之间连接有防压疮贴,防压疮贴上设置有两个鼻塞套。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新技术固定效果良好,避免脱管,并且管路与皮肤及鼻周接触的部位均用防压疮垫和防压疮贴阻隔,避免压疮,保障需要应用CPAP的患儿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管路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如图1

2所示,本技术的婴幼儿鼻塞式CPAP管路固定防压疮装置,包括额部固定带1,额部固定带1的两端对应设置有第一魔术贴2,额部固定带1的左右两侧分别粘贴有管路固定贴3,额部固定带1上连接有两根下颌固定带4,两根下颌固定带4的端部对应设置有第二魔术贴,额部固定带1上还连接有两根管路固定套6,管路固定套6为管体结构,管路固定套6的横截面为优弧形,管路固定套6的底部外侧面设置有防压软垫7;两根管路固定套6的端部之间连接有防压疮贴8,防压疮贴8上设置有两个鼻塞套9。
[0009]新技术使用时先将额部固定贴环绕患儿额部一周,然后用第一魔术贴2粘贴固定,接着再将两根下颌固定带4,环绕下颌后固定,新技术中材料均采用柔软棉质材料,避免因为摩擦导致皮肤破损;然后将CPAP管路的鼻塞部插入到鼻塞套9内,再将鼻塞套9插入婴幼儿鼻孔内,由于设置鼻塞套9以及防压疮贴8,CPAP鼻塞部不会直接压迫鼻子,避免压疮,然后将CPAP管路置入管路固定套6内,管路固定套6外侧设置有有防压疮垫,与皮肤接触,上方的CPAP管路通过额部固定带1上的两个管路固定贴3固定。
[0010]本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幼儿鼻塞式CPAP管路固定防压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额部固定带,额部固定带的两端对应设置有第一魔术贴,额部固定带的左右两侧分别粘贴有管路固定贴,额部固定带上连接有两根下颌固定带,两根下颌固定带的端部对应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佳陈茜乔俊英解硕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