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毂装置和纺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458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冷毂装置和纺丝装置,所述冷毂装置包括:冷毂、后端盖、冷毂轴筒架、吸风筒、联轴器、减速电机、冷却盘、安装墙板、传动轴;所述后端盖与所述冷毂相对设置,所述冷毂内设置有通风空间;所述冷却盘固定在所述冷毂上,且所述冷却盘上开设有与所述通风空间连通所述网孔;所述传动轴一端穿过所述后端盖固定于所述冷毂上;所述冷毂轴筒架一端固定于所述后端盖上,且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冷毂轴筒架和所述传动轴之间具有与所述通风空间连通的吸风通道;所述吸风筒设置于所述冷毂轴筒架上,所述吸风筒与所述吸风通道连通;所述联轴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减速电机,另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述传动轴的另一端。述传动轴的另一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毂装置和纺丝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纺丝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冷毂装置和纺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经膨化器高温高压膨化卷曲后的丝束,需要冷却定型。冷毂可以给丝束提供附着和冷却的转盘,使从膨化器高温高压膨化卷曲后的丝束,稳定附着在冷却的转盘上,通过空气冷却消除由于丝束卷曲变形产生的内应力。要尽可能让丝束以松弛的状态吸附在冷毂上,停留时间长一些,以便充分消除丝束卷曲变形产生的内应力。
[0003]现有的冷毂装置包括冷毂、固定在冷毂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使用时,前端盖和后端盖随着冷毂一起转动,完成丝束的卷曲。然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冷毂容易产生跳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冷毂装置和纺丝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跳动的技术问题。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冷毂装置,所述冷毂装置包括:冷毂、后端盖、冷毂轴筒架、吸风筒、联轴器、减速电机、冷却盘、安装墙板、传动轴;
[0006]所述后端盖与所述冷毂相对设置,所述冷毂内设置有通风空间;
[0007]所述冷却盘固定在所述冷毂上,且所述冷却盘上开设有与所述通风空间连通的网孔;
[0008]所述传动轴一端穿过所述后端盖固定于所述冷毂上;
[0009]所述冷毂轴筒架一端固定于所述后端盖上,且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冷毂轴筒架和所述传动轴之间具有与所述通风空间连通的吸风通道;
[0010]所述吸风筒设置于所述冷毂轴筒架上,所述吸风筒与所述吸风通道连通;
[0011]所述联轴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减速电机,另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以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带动所述冷毂和设置在所述冷毂上的所述冷却盘转动。
[0012]优选地,所述冷却盘的截面呈U型。
[0013]优选地,所述冷毂轴筒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滚动轴承,所述传动轴转动地固定在两个所述滚动轴承内。
[0014]优选地,所述冷毂装置还包括安装墙板,所述冷毂轴筒架固定在所述安装墙板上。
[0015]优选地,所述冷毂轴筒架与所述冷毂位于所述安装墙板的同一侧。
[0016]优选地,所述冷毂装置还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设置在所述后端盖和所述冷毂之间。
[0017]优选地,所述后端盖上设置有容置所述密封环的沟槽,所述密封环安装在所述沟槽内。
[0018]优选地,所述冷毂装置还包括挡风板,所述挡风板固定于所述后端盖上,所述挡风
板位于所述冷却盘未吸附丝束的一侧。
[0019]优选地,所述挡风板为弧形板。
[0020]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纺丝装置,所述纺丝装置包括所述的冷毂装置。
[0021]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0022]本申请的纺丝装置不仅能够对丝束进行冷却,而且能够消除由于丝束卷曲变形产生的内应力,而且通过将后端盖与冷毂轴筒架固定连接,与冷毂相对设置,在冷毂转动时,后端盖不必随着冷毂转动,可以减轻旋转部分的重量,使得冷毂的运行更加平稳,本申请的冷毂装置,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
[0024]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冷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的冷毂装置的II放大图;
[0026]图3为图1中的冷毂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冷毂装置和纺丝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跳动的技术问题。
[0028]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29]本申请的纺丝装置不仅能够对丝束进行冷却,而且能够消除由于丝束卷曲变形产生的内应力,而且通过将后端盖与冷毂轴筒架固定连接,与冷毂相对设置,在冷毂转动时,后端盖不必随着冷毂转动,可以减轻旋转部分的重量,使得冷毂的运行更加平稳,本申请的冷毂装置,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
[0030]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冷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跳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冷毂装置和纺丝装置。
[0032]实施例一
[0033]现有技术的冷毂装置包括冷毂、固定在冷毂两端的前端盖和后端盖,使用时,前端盖和后端盖随着冷毂一起转动,完成丝束的卷曲,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冷毂容易产生跳动。经过专利技术人的潜心研究和无数次的实验,发现冷毂产生跳动的原因是由于前端盖和后端盖随着冷毂一起转动,造成转动部分的重量较大,进而使得冷毂产生跳动。
[0034]在发现冷毂产生跳动的原因后,针对该技术问题,提出了本申请的一种冷毂装置。
[0035]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冷毂装置包括冷毂1、后端盖2、冷毂轴筒架3、吸风筒4、联轴器5、减速电机6、冷却盘7、安装墙板10、传动轴11。
[0036]后端盖2与冷毂1相对设置,即后端盖2与冷毂1可相对转动。其中,冷毂1内设置有通风空间。
[0037]冷却盘7固定在冷毂1上,且冷却盘7上开设有网孔,网孔与冷毂1的通风空间连通,便于冷却盘7用于吸附丝束12。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地,冷却盘7的截面呈U型,可有效防止卡丝现象。
[0038]传动轴11一端穿过后端盖2固定于冷毂1上,在传动轴11转动时,带动冷毂1转动。
[0039]冷毂轴筒架3一端固定于后端盖2上,且套设于传动轴11上,在传动轴 11转动,带动冷毂1相对于后端盖2和冷毂轴筒架3转动。冷毂轴筒架3和传动轴11之间具有与冷毂1的通风空间连通的吸风通道31。冷毂轴筒架3上设置有吸风筒4,吸风筒4与抽吸风机连接,且吸风筒4与吸风通道31连通。在抽吸风机工作时,丝束12上的热量随着气流经过冷却盘7上的网孔后进入冷毂1的通风空间,再进入冷毂轴筒架3和传动轴11之间的吸风通道31,最后从吸风筒4抽出。
[0040]进一步地,冷毂轴筒架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滚动轴承,传动轴11转动地固定在两个滚动轴承内。
[0041]冷毂轴筒架3固定在安装墙板10上,用于固定该冷毂装置,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安装墙板10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进一步地,冷毂轴筒架3与冷毂1安装在安装墙板10的同一侧,传动轴11前端悬伸与冷毂1连接,使得传动轴11前端悬伸量少,挠度变形小。另外,后端盖2与冷毂轴筒架3固定连接,与冷毂1相对设置,在冷毂1转动时,后端盖2不必随着冷毂1转动,可以减轻旋转部分的重量,使得冷毂1的运行更加平稳。
[0042]联轴器5的一端连接减速电机6,另一端连接传动轴11的另一端,用于将减速电机6的动力传递到传动轴11上,驱动传动轴11转动,从而带动冷毂1 转动。该冷毂装置采用减速电机直连方式,减少后期维护,降低维护成本。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毂装置包括:冷毂、后端盖、冷毂轴筒架、吸风筒、联轴器、减速电机、冷却盘、安装墙板、传动轴;所述后端盖与所述冷毂相对设置,所述冷毂内设置有通风空间;所述冷却盘固定在所述冷毂上,且所述冷却盘上开设有与所述通风空间连通的网孔;所述传动轴一端穿过所述后端盖固定于所述冷毂上;所述冷毂轴筒架一端固定于所述后端盖上,且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冷毂轴筒架和所述传动轴之间具有与所述通风空间连通的吸风通道;所述吸风筒设置于所述冷毂轴筒架上,所述吸风筒与所述吸风通道连通;所述联轴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减速电机,另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以驱动所述传动轴转动,带动所述冷毂和设置在所述冷毂上的所述冷却盘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盘的截面呈U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毂轴筒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滚动轴承,所述传动轴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孟君刘京利罗美诚吕志锋李雅迪刘鑫张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