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通风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453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通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通风控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顶端开设有转动室,所述转动室的表面焊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表面焊接有小弹簧,所述小弹簧的一端焊接在凹槽的表面。该除尘机构,使通风处的过滤网在吸气时,毛刷不对过滤网进行自洁,在风扇排风时,毛刷能够对过滤网进行自洁,并且清洁的灰尘随着排风排出到室外,不需要经常的换洗,确保了室内通风顺畅,使得使用者有一个适宜的环境。使得使用者有一个适宜的环境。使得使用者有一个适宜的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通风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通风控制
,具体为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通风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房地产事业的快速发展,城市楼房建筑数量越来越多,在楼房建筑中,住户不仅看重建筑格式和布局,而且对房屋的采光和通风情况要求很高;
[0003]目前在楼房建筑用的智能通风装置中,在通风处基本都装有滤网,这滤网需要经常更换,清洁,十分不便,有时长时间不清洁和更换就会堵塞,这样就存在着通风不畅、室内潮湿的现象,在住户在进行打扫卫生时,室内空气中会漂浮着大量的粉尘颗粒,还有就是当空气中出现对人体有害气体过高时需要快速排出,吸入新鲜空气,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通风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说明书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通风控制装置。
[0005]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通风控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顶端开设有转动室,所述转动室的表面焊接有固定块,所述第二转动轴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表面焊接有小弹簧,所述小弹簧的一端焊接在凹槽的表面,所述第一转动轴的顶端焊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内部与第二转动轴的表面转动连接。
[0006]可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后端焊接有第一毛刷,所述第一毛刷的表面与过滤网的前端相互接触,所述过滤网的表面与箱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箱体的后端焊接有控制板
[0007]可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前端焊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底端焊接有转动棒,所述转动棒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转动棒的底端焊接有第二毛刷。
[0008]可选的,所述除尘机构的后端设置有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半齿轮,所述半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直齿轮,所述直齿轮的表面啮合有齿轮盘,所述半齿轮的右端与齿轮盘的内壁焊接,所述齿轮盘的右端焊接有正反电机。
[0009]可选的,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与第三转动轴的表面传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的左端焊接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第一斜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第二斜齿轮的内部与第一转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表面焊接有风扇,所述第三转动轴的左端与箱体的内部转动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直齿轮的左端焊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表面啮合有涡轮,所述涡轮的内部焊接有圆棒,所述圆棒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底座,所述圆棒的顶端焊接有叶片板,所述蜗杆的表面与底座的内部转动连接。
[0011]有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通风控制装置,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通过除尘机构,使通风处的过滤网在吸气时,毛刷不对过滤网进行自洁,在风扇排风时,毛刷能够对过滤网进行自洁,并且清洁的灰尘随着排风排出到室外,不需要经常的换洗,也不会堵塞,确保了室内通风顺畅,空气清新,不仅使得使用者有一个适宜的环境,也节省了使用者的清洗时间。
[0013](2)、本技术通过摆动机构,当空气中存在大量的粉尘或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时,通过摆动机构的内部结构的相互配合,能够使不同方向的气体进行快速的移动,提高换气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除尘机构部分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图2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整体结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中摆动机构部分剖视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中摆动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箱体;2、除尘机构;21、第一转动轴;210、第二转动轴;22、转动室;221、小弹簧;222、活动块;223、固定块;224、盖板;225、凹槽;23、第一毛刷;24、过滤网;25、第一齿轮;26、第二齿轮;27、转动棒;28、固定板;29、第二毛刷;3、摆动机构;301、半齿轮;302、直齿轮;303、齿轮盘;304、第三转动轴;305、第一斜齿轮;306、第二斜齿轮;307、蜗杆;308、涡轮;309、圆棒;310、底座;311、叶片板;4、风扇;5、正反电机;6、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
[0024]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通风控制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除尘机构2,除尘机构2包括第一转动轴21,第一转动轴2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210,第一转动轴21的顶端开设有转动室22,转动室22的表面焊接有固定块223,第二转动轴210的表面开设有凹槽225,凹槽225的内壁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有活动块222,活动块222的表面焊接有小弹簧221,小弹簧221的一端焊接在凹槽225的表面,第一转动轴21的顶端焊接有盖板224,盖板224的内部与第二转动轴210的表面转动连接。
[0025]本实施例中,第二转动轴210的后端焊接有第一毛刷23,第一毛刷23的表面与过滤网24的前端相互接触,过滤网24的表面与箱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箱体1的后端焊接有控制板6,过滤网24有两个,分别放置在室内和室外,第一毛刷23对室内过滤网24进行自洁,同时
控制板6,能够感测到室内的空气质量和气压的变化,从而进行自动调节。
[0026]进一步的是,第二转动轴210的前端焊接有第一齿轮25,第一齿轮25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齿轮26,第二齿轮26的底端焊接有转动棒27,转动棒27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固定板28,转动棒27的底端焊接有第二毛刷29,通过第二毛刷29的转动,能够清洁室外的过滤网24上的灰尘,且随着排风换气的同时排出。
[0027]此外,除尘机构2的后端设置有摆动机构3,摆动机构3包括半齿轮301,半齿轮301的表面啮合有直齿轮302,直齿轮302的表面啮合有齿轮盘303,半齿轮301的右端与齿轮盘303的内壁焊接,齿轮盘303的右端焊接有正反电机5,通过半齿轮301和齿轮盘303的相互配合,使直齿轮302进行正转和反转交换运动。
[0028]除此之外,正反电机5的输出端通过皮带与第三转动轴304的表面传动连接,第三转动轴304的左端焊接有第一斜齿轮305,第一斜齿轮305的表面啮合有第二斜齿轮306,第二斜齿轮306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通风控制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除尘机构(2),所述除尘机构(2)包括第一转动轴(21),所述第一转动轴(21)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210),所述第一转动轴(21)的顶端开设有转动室(22),所述转动室(22)的表面焊接有固定块(223),所述第二转动轴(210)的表面开设有凹槽(225),所述凹槽(225)的内壁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有活动块(222),所述活动块(222)的表面焊接有小弹簧(221),所述小弹簧(221)的一端焊接在凹槽(225)的表面,所述第一转动轴(21)的顶端焊接有盖板(224),所述盖板(224)的内部与第二转动轴(210)的表面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通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轴(210)的后端焊接有第一毛刷(23),所述第一毛刷(23)的表面与过滤网(24)的前端相互接触,所述过滤网(24)的表面与箱体(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箱体(1)的后端焊接有控制板(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建筑的通风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轴(210)的前端焊接有第一齿轮(25),所述第一齿轮(25)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齿轮(26),所述第二齿轮(26)的底端焊接有转动棒(27),所述转动棒(27)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固定板(28),所述转动棒(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於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卓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