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避免交叉感染的输血器,包括储液瓶,储液瓶内侧由内胆、粗质过滤网与精密过滤网;粗质过滤网、精密过滤网与内胆内壁为贴合设置;精密过滤网过滤孔洞为200微米,且粗质过滤网与精密过滤网两者起到双重过滤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设置有调节盖、旋转按钮、内槽与开合页,使输血器的流量调节器在出现损伤不能进行流量调节时通过转动调节盖外圈的旋转按钮来使内槽内侧的开合页进行活动,使得开合页开口角度增大,当开合页开口角度增大时能增加血液输送量的增加,反向旋转旋转按钮来减少开口角度,以此来减少血液输送量,当流量调节器出现故障后通过调节盖也能起到调节效果。能起到调节效果。能起到调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避免交叉感染的输血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可避免交叉感染的输血器。
技术介绍
[0002]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0003]现有的可避免交叉感染的输血器内部过滤效果存在不足,在进行过滤时只能单一的过滤血液中的微小血凝块,在输血时间过长后将会出现部分血液会在过滤网或者套管中黏着,沉淀,影响滴速,且现有的可避免交叉感染的输血器在进行血液输送时都设有流量调节器,由于流量调节器在外端容易出现损坏情况,导致在进行输血时不能有效的调节血液输送量,不同人员适应度不一致将会出现不适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避免交叉感染的输血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结构设计简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可避免交叉感染的输血器内部过滤效果存在不足,在进行过滤时只能单一的过滤血液中的微小血凝块,在输血时间过长后将会出现部分血液会在过滤网或者套管中黏着,沉淀,影响滴速,且现有的可避免交叉感染的输血器在进行血液输送时都设有流量调节器,由于流量调节器在外端容易出现损坏情况,导致在进行输血时不能有效的调节血液输送量,不同人员适应度不一致将会出现不适情况发生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避免交叉感染的输血器,包括储液瓶;
[0007]所述储液瓶内侧由内胆、粗质过滤网与精密过滤网;
[0008]所述粗质过滤网、精密过滤网与内胆内壁为贴合设置;
[0009]所述精密过滤网过滤孔洞为200微米,且粗质过滤网与精密过滤网两者起到双重过滤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储液瓶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密封盖,所述上密封盖上端垂直连接有调节盖,所述调节盖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顶封盖。
[0011]优选的,所述调节盖外圈活动设置有旋转按钮,所述调节盖内侧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内侧活动设有开合页,且开合页依靠旋转按钮进行控制。
[0012]优选的,所述顶封盖上端固定连接有针筒,所述针筒内侧固定连接有针头,所述上密封盖与下密封盖均与储液瓶为密封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下密封盖下端贯穿设置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中部贯穿连接有流量调节器,所述流量调节器一端转动设置有调节旋钮。
[0014]优选的,所述输液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液针筒,所述输液针筒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液筒针头。
[00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避免交叉感染的输血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种现有的可避免交叉感染的输血器内部过滤效果加强,在进行过滤时不只能单一的过滤血液中的微小血凝块,在输血时间过长后通过双重过滤效果将会降低部分血液会在过滤网或者套管中黏着,沉淀,影响滴速的情况,且可避免交叉感染的输血器在进行血液输送时都设有流量调节器,由于流量调节器在外端容易出现损坏情况因此设置有调节盖,在进行输血时能有效的调节血液输送量,不会因为流量调节器出现问题后而不能调节血液输送量。
[0016]1、通过设置有内胆、粗质过滤网与精密过滤网,使人员在进行使用输血器进行输血时通过内胆内侧的粗质过滤网与精密过滤网起到的双重过滤效果来过滤血液中的微小血凝块与空气中的细微杂质与细菌,上端粗质过滤网过滤空气中的细菌与杂质,精密过滤网过滤微小血凝块,在长期进行使用下出现黏着与沉淀情况通过两种过滤网能有效的进行缓解,不会因为过滤网设置单一而导致血液黏着与沉淀在单一的过滤网上而导致影响滴速情况发生。
[0017]2、通过设置有调节盖、旋转按钮、内槽与开合页,使输血器的流量调节器在出现损伤不能进行流量调节时通过转动调节盖外圈的旋转按钮来使内槽内侧的开合页进行活动,使得开合页开口角度增大,当开合页开口角度增大时能增加血液输送量的增加,反向旋转旋转按钮来减少开口角度,以此来减少血液输送量,当流量调节器出现故障后通过调节盖也能起到调节效果。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储液瓶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调节盖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储液瓶;101、内胆;102、粗质过滤网;103、精密过滤网;2、上密封盖;3、调节盖;301、旋转按钮;302、内槽;303、开合页;4、顶封盖;5、针筒;6、针头;7、下密封盖;8、输液管;9、流量调节器;10、调节旋钮;11、密封圈;12、输液针筒;13、输液筒针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实施例:如图1
‑
3所示,一种可避免交叉感染的输血器,包括储液瓶1;
[0025]储液瓶1内侧由内胆101、粗质过滤网102与精密过滤网103;
[0026]粗质过滤网102、精密过滤网103与内胆101内壁为贴合设置;
[0027]精密过滤网103过滤孔洞为200微米,且粗质过滤网102与精密过滤网103两者起到
双重过滤效果。
[0028]其中,储液瓶1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密封盖2,上密封盖2上端垂直连接有调节盖3,调节盖3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顶封盖4;
[0029]本实施例中,通过此种设计,使储液瓶1通过上密封盖2起到外圈密封效果,而上密封盖2上端的调节盖3能有效的调节血液进入到储液瓶1中的量,调节盖3上端表面固定连接的顶封盖4则起到密封调节盖3的效果。
[0030]其中,调节盖3外圈活动设置有旋转按钮301,调节盖3内侧开设有内槽302,内槽302内侧活动设有开合页303,且开合页303依靠旋转按钮301进行控制;
[0031]本实施例中,通过此种设计,使调节盖3通过外圈的旋转按钮301转动来带动调节盖3内槽302内侧设置的开合页303进行开合,使血液进入量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
[0032]其中,顶封盖4上端固定连接有针筒5,针筒5内侧固定连接有针头6,上密封盖2与下密封盖7均与储液瓶1为密封设置;
[0033]本实施例中,通过此种设计,使顶封盖4在密封后通过上端的针筒5与针头6对血液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避免交叉感染的输血器,包括储液瓶(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瓶(1)内侧由内胆(101)、粗质过滤网(102)与精密过滤网(103);所述粗质过滤网(102)、精密过滤网(103)与内胆(101)内壁为贴合设置;所述精密过滤网(103)过滤孔洞为200微米,且粗质过滤网(102)与精密过滤网(103)两者起到双重过滤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避免交叉感染的输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瓶(1)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密封盖(2),所述上密封盖(2)上端垂直连接有调节盖(3),所述调节盖(3)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顶封盖(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避免交叉感染的输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盖(3)外圈活动设置有旋转按钮(301),所述调节盖(3)内侧开设有内槽(302),所述内槽(302)内侧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芳,牛勇生,
申请(专利权)人:赵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