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雷专利>正文

一种地质治理工程防灾害用的格构挡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4169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质治理工程防灾害用的格构挡墙,包括回形挡墙,所述回形挡墙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杆,安装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回形挡墙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十字形加强筋,所述回形挡墙的后侧活动接触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稳定固定机构;所述稳定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板前侧的四个定位杆,回形挡墙滑动套设在四个定位杆上,安装板的后侧开设有三个转动槽,转动槽内转动安装有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便于将回形挡墙稳定固定在山体的侧面上,通过回形挡墙配合安装板对山体进行遮挡,降低山体滑坡的风险,提高回形挡墙遮挡放置稳定性,满足使用需求。足使用需求。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治理工程防灾害用的格构挡墙


[0001]本技术涉及格构挡墙
,尤其涉及一种地质治理工程防灾害用的格构挡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公路、铁路也被人们广为修建,但是在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时候难免会遇到山地,为了减少山体在暴雨天或地震时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山体坍塌程度,人们会对山体侧面用格构挡墙进行加固,有效的缓解山体坍塌的程度,为公路和铁路的顺利通行提供可一定的保障;
[0003]现有的格构挡墙大多数是用水泥制成的,在使用时,大多是直接将格构挡墙放置山体的侧面,直接放置的方式稳定性较低,容易出现格构挡墙从山体上脱落滑落的现象,也有部分采用沙袋加固格构挡墙避免山体滑坡的现象,此种加固方式费时费力,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地质治理工程防灾害用的格构挡墙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地质治理工程防灾害用的格构挡墙。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地质治理工程防灾害用的格构挡墙,包括回形挡墙,所述回形挡墙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杆,安装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回形挡墙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十字形加强筋,所述回形挡墙的后侧活动接触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稳定固定机构;
[0007]所述稳定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板前侧的四个定位杆,回形挡墙滑动套设在四个定位杆上,安装板的后侧开设有三个转动槽,转动槽内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的后端延伸至安装板的后侧并固定连接有钻地杆,钻地杆的后端设为锥形结构,钻地杆的外侧设有螺旋钻地叶,转轴上固定套设有链轮,三个链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链条,三个转轴中位于中间的一个转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方杆,安装杆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块,两个安装块之间转动安装有螺杆,螺杆滑动套设在方杆上,安装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螺纹套设在螺杆上,安装杆滑动套设在移动杆上,螺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摇盘。
[0008]优选的,所述螺杆的后端开设有方孔,方孔的内壁与方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安装杆的后侧开设有第一矩形孔,第一矩形孔的内壁与移动杆的外侧滑动连接,移动杆的前端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螺杆螺纹连接。
[0010]优选的,两个安装块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内侧与螺杆的外侧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转动槽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内侧与对应的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三个转动槽中位于上方和下方的两个转动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穿孔,两个穿孔均与位于中间的转动槽相连通,链条位于两个穿孔内并与两个穿孔的内壁不接触。
[0013]优选的,所述回形挡墙的前侧呈矩形开设有四个第二矩形孔,第二矩形孔的内壁与对应的定位杆的外侧滑动连接。
[0014]优选的,位于中间的转动槽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圆形孔,圆形孔内固定套设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的内圈内侧与方杆的外侧焊接固定。
[0015]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通过回形挡墙、安装杆、十字加强筋、安装板、定位杆、钻地杆、转动槽、转轴、链轮、链条、方杆、移动杆、螺杆、安装块、摇盘与第一轴承相配合,将回形挡墙放置在山体的侧面,紧接着正向转动摇盘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带动移动杆向后移动,移动杆带动安装板向后移动,安装板依次通过三个第二轴承和三个转轴带动三个钻地杆向后移动,位于中间的转轴带动方杆在方孔内滑动,螺杆转动通过方杆带动中间的转轴转动,中间的转轴依次通过三个链轮和链条带动上方和下方的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对应的钻地杆转动,钻地杆带动对应的钻地叶转动并向后移动旋入到土壤内,当安装板移动至与山体的侧面接触时,停止转动摇盘,在钻地叶和土壤之间的抓地力作用下,实现对回形挡墙的固定,提高放置稳定性。
[0017]本技术设计合理,便于将回形挡墙稳定固定在山体的侧面上,通过回形挡墙配合安装板对山体进行遮挡,降低山体滑坡的风险,提高回形挡墙遮挡放置稳定性,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质治理工程防灾害用的格构挡墙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地质治理工程防灾害用的格构挡墙的链轮和链条连接件示意图。
[0022]图中:1回形挡墙、2安装杆、3十字加强筋、4安装板、5定位杆、6钻地杆、7转动槽、8转轴、9链轮、10链条、11方杆、12移动杆、13螺杆、14安装块、15摇盘、16第一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参照图1

4,一种地质治理工程防灾害用的格构挡墙,包括回形挡墙1,回形挡墙1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杆2,安装杆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回形挡墙1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十字形加强筋3,回形挡墙1的后侧活动接触有安装板4,安装板4上设有稳定固定机构;
[0025]稳定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板4前侧的四个定位杆5,回形挡墙1滑动套设
在四个定位杆5上,安装板4的后侧开设有三个转动槽7,转动槽7内转动安装有转轴8,转轴8的后端延伸至安装板4的后侧并固定连接有钻地杆6,钻地杆6的后端设为锥形结构,钻地杆6的外侧设有螺旋钻地叶,转轴8上固定套设有链轮9,三个链轮9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链条10,三个转轴8中位于中间的一个转轴8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方杆11,安装杆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块14,两个安装块14之间转动安装有螺杆13,螺杆13滑动套设在方杆11上,安装板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12,移动杆12螺纹套设在螺杆13上,安装杆2滑动套设在移动杆12上,螺杆1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摇盘15,本技术设计合理,便于将回形挡墙1稳定固定在山体的侧面上,通过回形挡墙1配合安装板4对山体进行遮挡,降低山体滑坡的风险,提高回形挡墙1遮挡放置稳定性,满足使用需求。
[0026]本技术中,螺杆13的后端开设有方孔,方孔的内壁与方杆11的外侧滑动连接,安装杆2的后侧开设有第一矩形孔,第一矩形孔的内壁与移动杆12的外侧滑动连接,移动杆12的前端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螺杆13螺纹连接,两个安装块14相互靠近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16,第一轴承16的内圈内侧与螺杆13的外侧固定连接,转动槽7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内圈内侧与对应的转轴8的外侧固定连接,三个转动槽7中位于上方和下方的两个转动槽7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穿孔,两个穿孔均与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治理工程防灾害用的格构挡墙,包括回形挡墙(1),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挡墙(1)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杆(2),安装杆(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回形挡墙(1)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十字形加强筋(3),所述回形挡墙(1)的后侧活动接触有安装板(4),安装板(4)上设有稳定固定机构;所述稳定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板(4)前侧的四个定位杆(5),回形挡墙(1)滑动套设在四个定位杆(5)上,安装板(4)的后侧开设有三个转动槽(7),转动槽(7)内转动安装有转轴(8),转轴(8)的后端延伸至安装板(4)的后侧并固定连接有钻地杆(6),钻地杆(6)的后端设为锥形结构,钻地杆(6)的外侧设有螺旋钻地叶,转轴(8)上固定套设有链轮(9),三个链轮(9)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链条(10),三个转轴(8)中位于中间的一个转轴(8)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方杆(11),安装杆(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块(14),两个安装块(14)之间转动安装有螺杆(13),螺杆(13)滑动套设在方杆(11)上,安装板(4)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杆(12),移动杆(12)螺纹套设在螺杆(13)上,安装杆(2)滑动套设在移动杆(12)上,螺杆(1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摇盘(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治理工程防灾害用的格构挡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13)的后端开设有方孔,方孔的内壁与方杆(11)的外侧滑动连接。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雷
申请(专利权)人:于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