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的俯卧位体位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393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的俯卧位体位垫,包括支撑垫,所述支撑垫上表面一侧中间部位设置有头部支撑垫,所述支撑垫的上表面两侧均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辅助垫,所述支撑垫位于头部支撑垫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手臂托垫,所述支撑垫远离头部支撑垫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且可左右旋转的腿部托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脊柱后凸畸形特点设计不同型号的主体垫和辅助垫,使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俯卧时与体位垫更加吻合、服帖,受力均匀,可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且术野充分显露,缩短体位安置时间,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本产品组合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可拆卸、可调节功能,可以更好地满足脊柱后凸畸形矫形手术的需求。满足脊柱后凸畸形矫形手术的需求。满足脊柱后凸畸形矫形手术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的俯卧位体位垫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是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的俯卧位体位垫。

技术介绍

[0002]俯卧位(prone position)是患者俯卧于床面、面部朝下、背部朝上、保证胸腹部最大范围不受压、双下肢自然屈曲的手术体位。适用于头颈部、背部、脊柱后路、盆腔后路、四肢背侧等部位的手术。
[0003]传统的俯卧位体位垫结构简单,不易调节组装,由于患者的体型及脊柱后凸部位、角度不同,存在俯卧时身体与俯卧位体位垫不相适应、不吻合,受力不均匀,需根据体型与俯卧位体位垫受力情况额外增加数个软垫叠加弥补该缺陷,易出现体位垫移位,体位摆放时需反复调整,安置困难、操作烦琐、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的俯卧位体位垫,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的俯卧位体位垫,包括支撑垫,所述支撑垫上表面一侧中间部位设置有头部支撑垫,所述支撑垫的上表面两侧均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辅助垫,所述支撑垫位于头部支撑垫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手臂托垫,所述支撑垫远离头部支撑垫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且可左右旋转的腿部托垫。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垫为“П”结构,且所述支撑垫的底部设置有与其尺寸相吻合的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底部设置有均与分布的防滑颗粒,通过将支撑垫设置为“П”结构,当患者俯卧在支撑垫上时,使得胸、腹部处于悬空状态,不易对患者的胸部及腹部造成挤压,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并在防滑垫及防滑颗粒的作用下,便于将支撑垫固定在接触面上。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助垫包括弧形辅助垫及矩形辅助垫,所述矩形辅助垫的底部与支撑垫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弧形辅助垫的底部与矩形辅助垫的上表面接触,通过弧形辅助垫与矩形辅助垫之间的配合,弧形辅助垫的设计与脊柱后凸相适配,符合脊柱后凸曲线需求,实现体位垫与特殊体型相吻合、服帖,矩形辅助垫叠加在支撑垫与弧形辅助垫之间,可满足脊柱后凸角度大、畸形严重患者的需求,可根据脊柱后凸角度需求自由选择增减矩形辅助垫,提高了灵活性,且操作简单快捷。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垫上表面与矩形辅助垫的连接处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槽,所述矩形辅助垫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与第一固定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固定槽,所述矩形辅助垫的底部及弧形辅助垫的底部均设置有两个尺寸与第一固定槽尺寸相吻合的固定块,通过固定槽及固定块之间的配合,便于对弧形辅助垫及矩形辅助垫之间进行固定,在需要叠加矩形辅助垫时,只需将固定块对应的卡在固定槽中即可,安装方便快
捷。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辅助垫的上表面设置为凸起的弧形结构,底部为水平结构,且两个所述弧形辅助垫的上表面相互远离一侧均设置有挡边,弧形辅助垫的设计与脊柱后凸相适配,符合脊柱后凸曲线需求,实现体位垫与特殊体型相吻合、服帖。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头部支撑垫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中间部位设置有贯穿的V型口,所述头部支撑垫的上表面与V型口的垂直方向上设置有弧形口,通过V型口及弧形口之间的配合,使得头部的额头和下颌分别与前后弧形口对应接触,从而使得面部器官均处于V型口中,使得患者更加舒适。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垫与腿部托垫的连接处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内转动连接有竖直分布的阻尼转轴,所述阻尼转轴通过连接块与腿部托垫固定连接,所述腿部托垫的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弧形槽,且所述腿部托垫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上设置有母魔术贴,所述腿部托垫的另一侧设置有与固定带对应分布的子魔术贴,且所述手臂托垫的结构与腿部托垫的结构相同,通过手臂托垫及腿部托垫的设置,便于对患者的手臂及腿部进行限位固定,并在固定带的作用下,便于对肢体进行束缚,当患者俯卧在支撑垫上时,其臀部处于支撑垫的尾部处,由于腿部托垫可进行左右转轴,从而可将两个腿部托垫向外转动,使得两个腿部托垫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即可,从而使得两个腿部托垫之间可容纳一个人,从而便于医护人员站在此处对患者进行手术,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同时,两个腿部托垫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不会造成患者的不适。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针对脊柱后凸畸形特点设计不同型号的主体垫和辅助垫,使脊柱后凸畸形患者俯卧时与体位垫更加吻合、服帖,受力均匀,可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且术野充分显露,缩短体位安置时间,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本产品组合简单、操作方便,具有可拆卸、可调节功能,可以更好地满足脊柱后凸畸形矫形手术的需求。
[0015]2、通过将支撑垫设置为“П”结构,当患者俯卧在支撑垫上时,使得胸、腹部处于悬空状态,不易对患者的胸部及腹部造成挤压,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通过V型口及弧形口之间的配合,使得头部的额头和下颌分别与前后弧形口对应接触,从而使得面部器官均处于V型口中,避免眼睛、耳廓受压,保持气管导管通畅。
[0016]3、通过弧形辅助垫与矩形辅助垫之间的配合,弧形辅助垫的设计与脊柱后凸相适配,符合脊柱后凸曲线需求,实现体位垫与特殊体型相吻合、服帖,矩形辅助垫叠加在支撑垫与弧形辅助垫之间,可满足脊柱后凸角度大、畸形严重患者的需求,可根据脊柱后凸角度需求自由选择增减矩形辅助垫,提高了灵活性,且操作简单快捷。
[0017]4、通过手臂托垫及腿部托垫的设置,便于对患者的手臂及腿部进行限位固定,并在固定带的作用下,便于对肢体进行束缚,当患者俯卧在支撑垫上时,其臀部处于支撑垫的尾部处,由于腿部托垫可进行左右转轴,从而可将两个腿部托垫向外转动,使得两个腿部托垫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即可,从而使得两个腿部托垫之间可容纳一个人,从而便于对患者进行护理,同时,有利于患者会阴部保持通风干燥,两个腿部托垫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不会造成患者的不适。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的俯卧位体位垫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的俯卧位体位垫中支撑垫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的俯卧位体位垫中支撑垫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的俯卧位体位垫中弧形辅助垫与矩形辅助垫的连接图。
[0022]图5为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的俯卧位体位垫中弧形辅助垫与矩形辅助垫的连接图。
[0023]图中:1、支撑垫;2、防滑垫;3、头部支撑垫;4、弧形辅助垫;5、矩形辅助垫;6、手臂托垫;7、腿部托垫;8、固定带;9、子魔术贴;10、U型槽;11、弧形槽;12、V型口;13、弧形口;14、第一固定槽;15、防滑颗粒;16、第二固定槽;17、挡边;18、固定块。
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的俯卧位体位垫,包括支撑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1)上表面一侧中间部位设置有头部支撑垫(3),所述支撑垫(1)的上表面两侧均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辅助垫,所述支撑垫(1)位于头部支撑垫(3)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手臂托垫(6),所述支撑垫(1)远离头部支撑垫(3)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且可左右旋转的腿部托垫(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的俯卧位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1)为“П”结构,且所述支撑垫(1)的底部设置有与其尺寸相吻合的防滑垫(2),所述防滑垫(2)的底部设置有均与分布的防滑颗粒(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的俯卧位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垫包括弧形辅助垫(4)及矩形辅助垫(5),所述矩形辅助垫(5)的底部与支撑垫(1)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弧形辅助垫(4)的底部与矩形辅助垫(5)的上表面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重症监护室用的俯卧位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1)上表面与矩形辅助垫(5)的连接处设置有两个第一固定槽(14),所述矩形辅助垫(5)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与第一固定槽(14)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固定槽(16),所述矩形辅助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盼张海浩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