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科冲洗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3904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31
一种牙科冲洗头,包括具有主体、设在主体入射端的接口和设在主体出射端的喷液口,主体内侧形成输液管道,输液管道分别与接口和喷液口连通;输液管道从入射端到出射端逐渐收窄,输液管管道靠近喷液口的一端设有球形加压腔,出射端的上部向前延伸形成上尖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输液管道内设置球形加压腔,从入射端注入的清洗液汇聚在球形加压腔内,然后清洗液从突然变小的通道流出形成加压状态,清洗液加压后从喷液口喷出清洗智齿冠周残留的食物残渣;由于主体的出射端上部延伸形成上尖端部,在冲洗前,可先用该上尖端部推开牙龈,然后再进行加压冲洗,操作一气呵成,冲洗效果显著。冲洗效果显著。冲洗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牙科冲洗头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针对智齿冠周炎的牙科冲洗头。

技术介绍

[0002]急性智齿冠周炎是最为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急性冠周炎是指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发生于牙冠周围软组织的炎症。临床上多见于下颌第三磨牙,因下颌第三磨牙萌出过程中或萌出困难时,牙冠的一部分被游离的牙龈所覆盖,在牙冠与龈瓣之间形成冠周袋,冠周袋内经常有食物残渣和细菌存留,这种局部条件使细菌易于生长、繁殖。其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高(40%以上),且病程急,易反复发作,影响正常生活。
[0003]目前,为了早期治疗智齿冠周炎,临床医生做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常规疗法是:

局部冠周冲洗上药,通常使用3%过氧化氢和0.9%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后点入3%的碘甘油;

全身治疗,口服抗生素;

急性炎症消退后考虑拔除。
[0004]其中局部冠周炎冲洗上药是最为常用且有效的局部疗法,但存在问题是现有冲洗器针头为常规注射器针头弯折使用,非常尖锐,操作不当会有损伤牙龈或者皮下气肿的风险,不适合非专业人员自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牙科冲洗头,解决智齿冠周炎冲洗操作中常规针头容易刺伤牙龈且专业要求高的问题,能够安全的推开肿胀牙龈并加压冲洗出智齿冠周残留的食物残渣。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牙科冲洗头,包括具有主体、设在主体入射端的接口和设在主体出射端的喷液口,所述主体内侧形成输液管道,所述输液管道分别与接口和喷液口连通;所述输液管道从入射端到出射端逐渐收窄,所述输液管管道靠近喷液口的一端设有球形加压腔,所述出射端的上部向前延伸形成上尖端部。本技术可用于牙槽外科或颌面外科临床工作中的智齿冠周炎冲洗操作;本技术在输液管道内设置球形加压腔,从入射端注入的清洗液汇聚在球形加压腔内,然后清洗液从突然变小的通道流出形成加压状态,清洗液加压后从喷液口喷出清洗智齿冠周残留的食物残渣;由于主体的出射端上部延伸形成上尖端部,在冲洗前,可先用该上尖端部推开牙龈,然后再进行加压冲洗,操作一气呵成,冲洗效果显著。
[0007]作为改进,所述主体呈平滑弧形弯曲。
[0008]作为改进,所述主体从入射端到出射端逐渐收窄。
[0009]作为改进,所述主体为塑料件或不锈钢件。
[0010]作为改进,所述主体的出射端下尖端部与输液管道形成所述喷液口。
[0011]作为改进,所述喷液口喷出路径中轴延长线与上尖端部的下缘相切。
[0012]作为改进,所述接口能与输液器对接。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技术在输液管道内设置球形加压腔,从入射端注入的清洗液汇聚在球形加压腔内,然后清洗液从突然变小的通道流出形成加压状态,清洗液加压后从喷液口喷出清洗智齿冠周残留的食物残渣;由于主体的出射端上部延伸形成上尖端部,在冲洗前,可先用该上尖端部推开牙龈,然后再进行加压冲洗,操作一气呵成,冲洗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冲洗头与输液器结合的示意图。
[0017]图3为冲洗头具体操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如图1所示,一种牙科冲洗头,包括具有主体1、设在主体1入射端的接口4和设在主体1出射端的喷液口5。所述主体1为塑料件或医用级不锈钢件,优选医用级不锈钢件,便于杀菌消毒重复利用,不但环保而且降低使用成本,也可考虑制作成一次性的塑料件或硅胶件;所述主体1大致呈平滑弧形弯曲,所述主体1从入射端到出射端逐渐收窄,该形状的主体1符合人体工学设计,便于在口腔中操作。
[0020]如图2所示,主体1的入射端设有接口4,该接口4能与常规的输液器7对接,对接方式可以是插拔或螺纹,所以冲洗头可替换,且整个冲洗装置组合起来方便。所述主体1内侧形成输液管道2,所述输液管道2分别与接口4和喷液口5连通,输液器7的清洗液(通常为双氧水或生理盐水交替使用)从入射端进入输液管道2,最后出射端的喷液口5输出;所述输液管道2从入射端到出射端逐渐收窄,所述输液管管道靠近喷液口5的一端设有球形加压腔3,球形加压腔3的进出口直径均小于球形加压腔3的直径,从入射端注入的清洗液经过较长的输液管道2路径积聚一定的动能后,在球形加压腔3内积聚,然后清洗液从突然变小的通道流出形成加压状态,并迅速从喷液口5喷出。所述主体1的出射端分上下部,出射端的上部向前延伸形成上尖端部6,该上尖端部6头部圆滑,用于推开肿胀牙龈8而不刺伤牙龈;所述主体1的出射端下尖端部与输液管道2形成所述喷液口5,所述喷液口5喷出路径中轴延长线与上尖端部6的下缘相切,以上尖端部6作为基准点,使喷射的位置更精准。
[0021]如图3所示,本技术可用于牙槽外科或颌面外科临床工作中的智齿冠周炎冲洗操作。患者智齿9(第三磨牙)通常位于口腔内所有牙齿的最后位置,且智齿9位置通常不正,表面牙龈8覆盖大部分牙面,在食物残渣10阻塞进入牙龈8与智齿9之间时,就会难以自行排出并持续刺激牙龈8造成急性智齿冠周炎。本技术在输液管道2内设置球形加压腔3,从入射端注入的清洗液汇聚在球形加压腔3内,然后清洗液从突然变小的通道流出形成加压状态,清洗液加压后从喷液口5喷出清洗智齿冠周残留的食物残渣10;由于主体1的出射端上部延伸形成上尖端部6,在冲洗前,可先用该上尖端部6推开牙龈8,然后再进行加压冲洗,操作一气呵成,冲洗效果显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科冲洗头,包括具有主体、设在主体入射端的接口和设在主体出射端的喷液口,所述主体内侧形成输液管道,所述输液管道分别与接口和喷液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道从入射端到出射端逐渐收窄,所述输液管管道靠近喷液口的一端设有球形加压腔,所述出射端的上部向前延伸形成上尖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牙科冲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呈平滑弧形弯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牙科冲洗头,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麒王晓洁郭莉李文荟金寅山张颖陈宇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空军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