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脱扣器操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3844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漏电脱扣器操作机构,机架内设有按钮、摇臂、推板、主力杠杆、主力弹簧、继电器、复位杆、锁扣和跳扣;它的主要特点在于主力杠杆上端紧靠在固定轴上,另一端可在跳扣的尾部及跳扣上所设短柱之间的一定范围内移动;推板上设有与断路器脱扣机构相耦合的推块。当继电器接收到漏电信号时,推杆推动复位杆进而使锁扣逆时针转动,锁扣与跳扣脱扣,杠杆在主力弹簧的拉力作用下向左摆动,压下跳扣并带动推板、推块迅速向左运动撞击断路器的脱扣机构,使断路器脱扣断电。它的优点在于缩短了运动传递路线,使结构简化。不仅大大减少了零件数量,节约成本费用,还有利于提高动作的可靠性。(*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安装的断路器漏电脱扣器操作机构,是对现有断路器漏电脱扣器操作机构的改进。
技术介绍
现有的断路器漏电脱扣器的操作机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操作机构的机架1’内设有按钮2’、摇臂3’、滑板4’和推板5’,所述摇臂3’两端分别与所述按钮2’和所述推板5’连动,所述滑板4’上设有主力杠杆7’,所述主力杠杆上设有主力弹簧16’,主力杠杆的上端插入推板的方孔内,可带动推板左、右运动,此外在机架内还设有杠杆8’、9’、10’,以及--一个用于接受剩余电流信号的继电器14’,所述继电器14’上设有顶杆19’;--一个与所述继电器14’上顶杆19’相对设置复位杆11’;--一个与所述复位杆11’相对设置的锁扣13’;--一个跳扣12’,所述跳扣12’与所述锁扣13’形成一个可脱开的机械联锁。按下按钮2’,按钮拨动摇臂3’,从而带动滑板4’向右运动。安装在滑板4’上的杠杆7’随之向右运动,直到滑板4’被杠杆9’钩住为止。杠杆7’向右运动过程中,其下端21’被滚柱18’挡住,迫使杠杆7’作顺时针方向转动,带动推板5’也向右运动至极限。此时推板5’右端顶住了杠杆8’,从而使杠杆8’压住了杠杆10’,使杠杆10’的下挡块22’脱离了与复位杆11’的接触。当继电器14’受剩余电流作用动作时,顶杆19’推动复位杆11’继而带动锁扣13’转动,跳扣12’脱扣,由于弹簧16’作用,杠杆7’的下端21’滑过滚柱18’,杠杆7’上的短柱17’拨动杠杆9’的下部使杠杆9’的挂钩与滑板4’脱扣,滑板4’、杠杆7’以及推板5’在弹簧16’的继续作用下一起向左运动,向断路器发出“断开”指令。此时,杠杆8’与推板5’脱离接触。杠杆10’在弹簧15’作用下复位,下挡块22’压住复位杆11’使继电器14’的顶杆19’复位。由此可见,其结构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是现有的漏电脱扣器操作机构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型的漏电脱扣器操作机构。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漏电脱扣器操作机构,机架内设有按钮、摇臂和推板,所述摇臂两端分别与所述按钮和所述推板连动,所述推板上设有主力杠杆,所述主力杠杆上设有主力弹簧,还包括--一个用于接受剩余电流信号的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上设有推杆;--一个与所述继电器上推杆相对设置复位杆;--一个与所述复位杆相对设置的锁扣;--一个跳扣,所述跳扣与所述锁扣形成一个可脱开的机械联锁;它的主要特点在于所述跳扣上设有短柱和复位扭簧;所述主力杠杆上端紧靠在固定轴上,另一端可在跳扣的尾部及跳扣上所设短柱之间作一定范围的移动;所述推板上设有与所述断路器脱扣机构相耦合的推块。当继电器接收到漏电信号时,其上所设推杆推动复位杆进而使锁扣作逆时针方向转动,锁扣与跳扣脱扣,杠杆在主力弹簧的拉力作用下迅速向左摆动,压下跳扣并带动推板、推块也迅速向左运动撞击断路器的脱扣机构,使断路器脱扣断电。本技术设计的优点在于缩短了运动传递路线,使结构简化。不仅大大减少了零件数量,节约成本费用,还有利于提高动作的可靠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力弹簧作用于主力杠杆上的作用力支点位于推板的上方;推板通过拉簧使之与所述主力杠杆紧密接触。所述主力杠杆安装在所述推板的圆弧面上,并可绕其作回转运动。主力杠杆的上端受主力弹簧和固定轴的共同作用,使上端紧靠在固定轴上,可以绕其转动和滑动,不能作水平方向移动。主力杠杆受到跳扣上的短柱的阻挡作用时,拉紧主力弹簧,主力杠杆处于承载位置;而在跳扣脱扣以后,主力杠杆的前端滑过短柱又反过来压住跳扣,以克服扭簧对跳扣的作用。所述跳扣尾部呈框形结构,跳扣在脱扣后的初期是由主力杠杆的前端压住跳扣尾部框底,而在后期改由杠杆的侧端压住框边。复位杆预先安装有扭力弹簧,当主力杠杆处于卸载位置时,主力杠杆作用于该扭簧,从而使复位杆给继电器推杆一个合适的复位力。所述锁扣上设有复位扭簧,锁扣在扭簧的作用下也可作顺时针方向转动,实现与跳扣的机械联锁。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从对本技术的一个实例说明中,其另外的优点和特征将会更加清楚,该实例仅作为一种非限制性实例。附图中图1是现有漏电脱扣器操作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设计漏电脱扣器操作机构的正视图,脱扣器处于闭合位置;图3是一个与图2相同的视图,脱扣器处于跳闸位置。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现有漏电脱扣器操作机构的结构在本说明的前面已作了简单介绍,不再重复。参照图2,漏电脱扣器操作机构,机架1内设有按钮4、摇臂5和推板2,所述摇臂5两端分别与所述按钮4和所述推板2连动,所述推板2可在机架1内水平方向滑动,推块3安装在推板2的心轴25上,可以与推板2连动,实现与断路器脱扣机构相耦合。杠杆6安装在推板2上,可以绕推板2的圆弧面14作回转运动;所述主力杠杆6上设有主力弹簧11,主力弹簧11作用于杠杆6上的作用力支点12位于推板2的上方,推板2依靠弹簧13使之与杠杆6紧密接触。杠杆6的上端受主力弹簧11和固定轴15的共同作用,使上端紧靠在固定轴15上,可以绕其转动和滑动,不能作水平方向移动;还包括--一个用于接受剩余电流信号的继电器10,所述继电器10上设有推杆23;--一个与所述继电器10上推杆23相对设置复位杆7;--一个与所述复位杆7相对设置的锁扣9;--一个跳扣8,所述跳扣8与所述锁扣9形成一个可脱开的机械联锁;所述跳扣8上设有短柱16和复位扭簧19;所述主力杠杆6上端紧靠在固定轴15上,另一端可在跳扣8的尾部及跳扣8上所设短柱16之间作一定范围的移动;杠杆6受到跳扣8上的短柱16的阻挡作用时,拉紧主力弹簧11,杠杆6处于承载位置;而在跳扣8脱扣以后,杠杆6的前端17滑过短柱16又反过来压住跳扣8,以克服弹簧19对跳扣8的作用;跳扣8的尾部作成框形结构,跳扣8在脱扣后的初期是由杠杆6的前端17压住跳扣8尾部框底20,而在后期改由杠杆6的侧端18压住框边21;复位杠杆7预先安装有扭力弹簧22,当杠杆6处于卸载位置时,杠杆6作用于扭簧22,从而使复位杆7给继电器推杆23一个合适的复位力。漏电脱扣器操作机构的动作说明如下漏电脱扣器处于闭合位置(图2)漏电脱扣器处于闭合位置是由按下按钮4来实现的。按下按钮4,从而转动摇臂带动推板2向右运动;安装在推板2上的杠杆6克服主力弹簧11的拉力随着推板2向右摆动;杠杆6向右摆动过程中,其侧端18滑过跳扣8的尾部框边21,随后其前端17滑过框底20,再滑过短柱16至其右侧;跳扣8在扭簧19的作用下作顺时针方向转动,其端部退出锁扣9;锁扣9在扭簧24的作用下也可作顺时针方向转动,实现与跳扣8联锁。松开按钮4,杠杆6在主力弹簧11的拉力作用下压紧短柱16。此时由于跳扣8和锁扣9已实现闭合联锁,杠杆6便固定在此极右位置上不动,主力弹簧11处于储能状态。漏电脱扣器跳闸(图3)当继电器10接受到漏电信号时,其推杆23推动复位杆7从而使锁扣9作逆时针方向转动,锁扣9与跳扣8脱扣,杠杆6在主力弹簧11的拉力作用下迅速向左摆动,压下跳扣8并带动推板2,推块3也迅速向左运动撞击断路器的脱扣机构,使断路器脱扣断电。杠杆6向左摆动过程中带动扭簧22,使复位杆7压住推杆23,继电器10复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漏电脱扣器操作机构,机架(1)内设有按钮(4)、摇臂(5)和推板(2),所述摇臂(5)两端分别与所述按钮(4)和所述推板(2)连动,所述推板(2)上设有主力杠杆(6),所述主力杠杆(6)上设有主力弹簧(11),还包括: --一个用于接受剩余电流信号的继电器(10),所述继电器(10)上设有推杆(23); --一个与所述继电器(10)上推杆(23)相对设置复位杆(7); --一个与所述复位杆(7)相对设置的锁扣(9); --一个跳扣(8),所述跳扣(8)与所述锁扣(9)形成一个可脱开的机械联锁; 其特征在于所述跳扣(8)上设有短柱(16)和复位扭簧(19);所述主力杠杆(6)上端紧靠在固定轴(15)上,另一端可在跳扣(8)的尾部及跳扣(8)上所设短柱(16)之间作一定范围的移动;所述推板(2)上设有与所述断路器脱扣机构相耦合的推块(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漏电脱扣器操作机构,机架(1)内设有按钮(4)、摇臂(5)和推板(2),所述摇臂(5)两端分别与所述按钮(4)和所述推板(2)连动,所述推板(2)上设有主力杠杆(6),所述主力杠杆(6)上设有主力弹簧(11),还包括--一个用于接受剩余电流信号的继电器(10),所述继电器(10)上设有推杆(23);--一个与所述继电器(10)上推杆(23)相对设置复位杆(7);--一个与所述复位杆(7)相对设置的锁扣(9);--一个跳扣(8),所述跳扣(8)与所述锁扣(9)形成一个可脱开的机械联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跳扣(8)上设有短柱(16)和复位扭簧(19);所述主力杠杆(6)上端紧靠在固定轴(15)上,另一端可在跳扣(8)的尾部及跳扣(8)上所设短柱(16)之间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祁阳曹文渠
申请(专利权)人:正泰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