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抗压型玻纤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3679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抗压型玻纤布,包括玻纤布本体,所述玻纤布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弹性层,且第一弹性层的顶部与防水层的底部呈紧密贴合设置,所述第一弹性层的底部设置有抗压层,且抗压层的顶部与第一弹性层的底部呈紧密贴合设置,所述抗压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弹性层,且第二弹性层的顶部与抗压层的底部呈紧密贴合设置,所述第二弹性层的底部设置有吸水层,且吸水层的顶部与第二弹性层的底部呈紧密贴合设置,所述防水层内部设置有第一玻纤维,所述第一玻纤维交叉设置有聚乙烯纤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复合抗压型玻纤布不仅能起到抗压的作用,还可以在对玻纤维双面使用时产生不同的效果。同的效果。同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抗压型玻纤布


[0001]本技术涉及玻纤布应用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抗压型玻纤布。

技术介绍

[0002]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它是以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硼钙石、硼镁石六种矿石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0003]由于在对玻璃纤维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其造成挤压和弯曲的推挤,并且经常性的使用会对其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从而对被保护的材料造成损坏,并且达到绝对的抗压和防水时不现实的,因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复合抗压型玻纤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复合抗压型玻纤布。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抗压型玻纤布,包括玻纤布本体,所述玻纤布本体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弹性层,且第一弹性层的顶部与防水层的底部呈紧密贴合设置,所述第一弹性层的底部设置有抗压层,且抗压层的顶部与第一弹性层的底部呈紧密贴合设置,所述抗压层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弹性层,且第二弹性层的顶部与抗压层的底部呈紧密贴合设置,所述第二弹性层的底部设置有吸水层,且吸水层的顶部与第二弹性层的底部呈紧密贴合设置。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防水层内部设置有第一玻纤维,所述第一玻纤维交叉设置有聚乙烯纤维,所述聚乙烯纤维交叉设置有竹炭纤维,且竹炭纤维与第一玻纤维呈交叉设置。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第一弹性层由涤纶纤维材料组成。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抗压层由大麻纤维材料组成。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第二弹性层由涤纶纤维材料组成。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吸水层内部设置有第二玻纤维,所述第二玻纤维交叉设置有超高吸水纤维。
[0016]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复合抗压型玻纤布,通过对玻纤布的内部增加具有抗压性质的大麻纤维,使得在对玻纤布使用时可以较小程度的损坏,同时在抗压层外部包裹涤
纶纤维层,由于涤纶纤维的强度高,弹性好,使得在使用玻纤布时,可以大大增加对玻纤布的使用寿命。
[0018]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复合抗压型玻纤布,通过对玻纤布的顶部和底部增加有两个不同功能的效果层,防水层和吸水层,在防水层内设置有聚乙烯纤维、竹炭纤维和玻纤维交叉组成的防水层,同时吸水层设置有玻纤维和超高吸水纤维组成的吸水层,从而提高了玻纤布使用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复合抗压型玻纤布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复合抗压型玻纤布的剖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复合抗压型玻纤布的防水层结构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复合抗压型玻纤布的吸水层结构图。
[0023]图例说明:
[0024]1、玻纤布本体;11、防水层;111、第一玻纤维;112、聚乙烯纤维;113、竹炭纤维;12、第一弹性层;13、抗压层;14、第二弹性层;15、吸水层;151、第二玻纤维;152、超高吸水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参照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复合抗压型玻纤布,包括玻纤布本体1,玻纤布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层11,通过防水层11可以防止外来水的渗透,防水层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弹性层12,通过增加第一弹性层12,从而使得整个玻纤布的韧性得到提高,进而增加玻纤布的使用周期,且第一弹性层12的顶部与防水层11的底部呈紧密贴合设置,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层数之间相互脱落,第一弹性层12的底部设置有抗压层13,通过对玻纤布的内部增加抗压层13,使得玻纤布的抗压性提高,同时防止外来压力对玻纤布的损坏,且抗压层13的顶部与第一弹性层12的底部呈紧密贴合设置,防止使用过程中相互脱落,抗压层1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弹性层14,同过对玻纤布中增加相互配合的第一弹性层12和第二弹性层14,使得整个玻纤布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弹性高,从而增加其使用周期,且第二弹性
层14的顶部与抗压层13的底部呈紧密贴合设置,第二弹性层14的底部设置有吸水层15,用于对渗透的水进行吸收,且吸水层15的顶部与第二弹性层14的底部呈紧密贴合设置,防水层11内部设置有第一玻纤维111,第一玻纤维111交叉设置有聚乙烯纤维112,聚乙烯纤维112交叉设置有竹炭纤维113,且竹炭纤维113与第一玻纤维111呈交叉设置,通过交叉形设置,使得其提高防水效果,第一弹性层12由涤纶纤维材料组成,用于增肌玻纤布的强度和弹性,抗压层13由大麻纤维材料组成,用于提高对玻纤布的抗压能力,第二弹性层14由涤纶纤维材料组成,吸水层15内部设置有第二玻纤维151,第二玻纤维151交叉设置有超高吸水纤维152,便于对水的吸收,同时增加使用寿命。
[0028]工作原理: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复合抗压型玻纤布在对其使用时,首先对需要进行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做什么,由于玻纤布的双面有着不同的效果可以针对性的使用,防水层11内交叉设置的第一玻纤维111、聚乙烯纤维112和竹炭纤维113更好的起到了防水的作用,同时竹炭纤维113还可以起到抗菌抑菌的效果,大大提高了玻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抗压型玻纤布,包括玻纤布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纤布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层(11),所述防水层(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弹性层(12),且第一弹性层(12)的顶部与防水层(11)的底部呈紧密贴合设置,所述第一弹性层(12)的底部设置有抗压层(13),且抗压层(13)的顶部与第一弹性层(12)的底部呈紧密贴合设置,所述抗压层(1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弹性层(14),且第二弹性层(14)的顶部与抗压层(13)的底部呈紧密贴合设置,所述第二弹性层(14)的底部设置有吸水层(15),且吸水层(15)的顶部与第二弹性层(14)的底部呈紧密贴合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抗压型玻纤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11)内部设置有第一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维黄福显张偎杨心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市富联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