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3612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按键模块具有按键、光源部、导光板和电路板。导光板中有一导光层,将光源部产生的光线传导至按键上。导光层的表面上有一弹性结构,其中有一导电器件。反光层介于导光层和弹性结构之间,将从表面传出的光线反射回导光层中。(*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按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按键中的导光板。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电子信息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以 及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的设计莫不以轻巧便于携带作 为发展趋势。在电子信息设备之中,按键是一种最常见的输入装置,其种类主 要有按键式键盘和触控式面板。为了符合电子信息设备轻薄短小的需求,因此 按键的体积亦必须相对的縮小,以便于携带。一般来说,为了使得使用者在各种环境下仍可清楚辨识各个按键,会在按 键的结构中加入背光模块,用以照亮各个按键。然而,实现稳定且均匀的照明 效果,背光模块的构成器件至少包含光源部、导光板和反光板等器件。因此, 除了原有的按键、电路板等部件,再加上背光模块中繁多的构成器件,导致按 键整体结构厚度及重量的增加。基于上述理由,需要一种新的按键,具有照亮按键的功能,同时符合按键 尺寸薄型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按键模块,具有照明按键的功能且可 减少按键模块中器件的数量,以縮小其厚度,而縮小按键尺寸。按键模块具有一按键、 一光源部、 一导光板和一电路板。导光板主要包含 一导光层、 一反光层和至少一弹性结构。导光层将光源部产生的光线传导至其 第一表面上,再由第一表面射出而照射于按键上。反光层位在导光层的第二表 面上,将从第二表面传出的光线反射回导光层中,其中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 导光层中一对相对的表面。弹性结构亦位于第二表面上,对齐于按键,且在弹 性结构中有一导电器件。按键模块适用于连接一电路板,光源部电性连结于电路板。电路板的表面 上有一电路,其包含一对彼此电性隔绝的单元电路和一对彼此电性隔绝的触发 电路,且每一触发电路电性连接一个单元电路。其中,触发电路对齐于导电器 件。当按压按键时,按键挤压弹性结构,使得弹性结构中的导电器件电性接触 两个触发电路,进而使单元电路彼此电性接触,而导通电路。由此可知,本实施例利用一个导光板兼具导引光线和开关电路的作用,取 代原本以多个背光模块的器件和按键功能的器件构成一个按键模块,因此可实 现按键照明和按键模块薄形化的需求。当将弹性结构先对齐于触发电路,而连接于一载体上后,接着在组装在导 光层上时,弹性结构和导光层之间会隔着一层载体。而在本实施例中,将薄膜 按键直接连接于导光层上,无须通过载体,因此可减少按键模块中的厚度。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 用新型的限定。附图说明为使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 所附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1所示为依照一实施例的按键模块的立体图2A和图2B所示为根据图1的按键模块的两个使用状态。其中,图2A 为根据图1中AA连线的剖面图,表示按键静置的状态,图2B是按键被按下 的状态。其中,附图标记100 :按键模块110:按键120 :光源部130:导光板140 :电路板141:电路143 :单元电路145:单元电路147 :触发电路149:触发电路150 :导光层152: 表面154 :表面160:反光层170 :弹性结构m:导电器件180 :透孔 l卯反射图案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按键模块,具有照亮按键的功能,同时又可减少按键 模块中器件数量,使按键模块符合薄形化的趋势。请参考图1,其所示为依照一实施例的按键模块的立体图。按键模块100 中有按键110、光源部120、导光板130和电路板140。按键110置放于导光 板130上,而导光板130下方为电路板140。导光板130主要包含一导光层150 和一反光层160,导引光源部120发出的光,以均匀照亮按键模块100。一弹性结构170位于导光层150的表面152上,对齐于按键110,且在弹 性结构170中有一个导电器件172。电路板140上有一电路141,其包含两个 彼此电性隔绝的触发电路147和触发电路149,对齐于导电器件172,且分别 电性连接两个彼此电性隔绝的单元电路143和单元电路145。当按压按键110时,按键110挤压弹性结构170,使得导电器件172电性 接触触发电路147和触发电路149,进而使得单元电路143和单元电路145彼 此电性接触,而导通电路141。换句话说,导电器件172选择性地接触或不接 触触发电路147和触发电路149,等同于导通或切断电路141。由此可知,在按键模块110中,通过一个导光板130,结合导引光线照明 按键110的功能和开关电路141的功能。以下就各个器件依序详细说明。光源部120用来照明按键110,使得使用者在各种环境中可以清晰辨识按 键110上的符号。光源部120可为发光二极体或冷阴极荧光管。在本实施例中, 光源部120电性连接电路板140。光源部120所发出的光通过导光板130导引,而均匀分布于各个按键110 上。光源部120的位置可在导光板130的一侧,其发出的光从导光板130的端 面射入于导光板130中。另外,光源部120也可置放于导光板130之中。具体 而言,导光板130中有透孔180,以容纳光源部120,光源部120所发出的光 由透孔180四周射入导光板130中。光源部120所发出的光照射进入导光板130后,会在导光层150中进行全 反射,通过导光层150的形状变化或导光层150的表面152上图案的变化,使得光传导到导光层150上面对于按键110的表面154,而照射到按键110。表 面152和表面154为导光层150 —对相对的表面。导光层150的材质包含透光 率高且具有可挠曲性的导光材料,像是聚碳酸酯。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导光层150的表面152上有多个反射图案1卯。当 光在导光层150中进行全反射过程中,照射于反射图案l卯上时,反射图案 l卯会将光反射且射出表面154。反射图案190对齐于按键110,因此光经反 射图案l卯反射后,会照射到按键110的位置上。虽然通过导光层150的导引,大部分的光会自表面154射出,而照射按键 110,然而仍有部分的光会自导光层150的表面152射出。因此在导光层150 的表面152上有一反光层160,用来将光反射回导光层150中。反光层160可 为一层均匀涂布于导光层150表面152上的反光材料。弹性结构170是直接连接于导光层150上,具体而言,弹性结构170可通 过粘着剂而粘着于导光层150的表面152上,或者在制作过程中将导光层150 和弹性结构170 —体成形。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结构170为金属薄膜按键(metal dome),且以粘接剂粘着于导光层150的表面152上。导光板130的下方为电路板140。电路141位于电路板140的表面上,与 导光层150的表面154相对。电路141泛指各种可应用于按键控制的电路,例 如应用于电脑键盘中的电路或手机按键中的电路。电路141区分成单元电路143和单元电路145,触发电路147电性连接单 位电路143,触发电路149电性连接单位电路145。单位电路143和单位电路 145彼此电性隔绝,意即电路141为切断的状态。图2A和图2B所示为根据图1中AA'连线的剖面图,分别表示按键模块 IOO的两个操作状态。其中,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模块,适用于连接于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按键模块包含:    至少一按键;    至少一光源部,电性连结于该电路板;    一导光板,包含:    一导光层,将该光源部产生的光线传导至该导光层的一第一表面,使得该光线自该第一表面照射到该按键;    一反光层,位于该导光层的一第二表面上,将自该第二表面传出的光线反射回该导光层中,其中该第二表面和该第一表面为该导光层的一对相对的表面;以及    至少一弹性结构,位于该第二表面上,对齐于该按键,其中该弹性结构包含一导电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模块,适用于连接于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按键模块包含至少一按键;至少一光源部,电性连结于该电路板;一导光板,包含一导光层,将该光源部产生的光线传导至该导光层的一第一表面,使得该光线自该第一表面照射到该按键;一反光层,位于该导光层的一第二表面上,将自该第二表面传出的光线反射回该导光层中,其中该第二表面和该第一表面为该导光层的一对相对的表面;以及至少一弹性结构,位于该第二表面上,对齐于该按键,其中该弹性结构包含一导电器件。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模块,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电路位于该电 路板的一表面上,与该第二表面相对,该电路包含至少一对单元电路,彼此电性隔绝;以及至少一对触发电路,彼此电性隔绝,分别电性连接该单元电路,且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侨仑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