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引水式水电站防洪防地灾能力的设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348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提供一种提升引水式水电站防洪防地灾能力的设施,包括地下式厂房防洪防地灾设施,GIS楼防洪防地灾设施,柴油发电机室防洪防地灾设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建在山体内的水电站地下厂房设计为潜水艇模式,各入口能够通过防洪防地灾设施全封闭,在地下厂房各入口在洪水淹没深度达到地面以上6m或更高时,能保证地下厂房不进水,在极端天气、地震引发的暴雨泥石流灾害时,提高山区水电站防洪防地灾能力,避免水淹厂房事故,保障山区水电站厂房的安全性。的安全性。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升引水式水电站防洪防地灾能力的设施


[0001]本技术涉及水电站防洪防灾
,尤其涉及一种提升引水式水电站防洪防地灾能力的设施。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水电站工程的防洪设计一般按照《防洪标准》GB50201

2014、《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

2003的规定执行,该2个标准将水电站厂房划分为5个级别,不同级别的水电站厂房的防洪按重现期为20~200年设计,按重现期为50~1000年校核,具体设计时根据水电站厂房级别进行选择。近年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极端天气频发,暴雨、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水电站厂房进水的现象频繁发生,特别是分布在深山峡谷地带的引水式水电站尤为危险,比如四川地区由于近年来发生了汶川“5
·
12”特大地震、芦山“4
·
20”大地震以及九寨沟“8
·
8”大地震后,地震造成区域山体破碎、地质松散,崩塌积块碎石堆较多,连日的不间断降雨导致流域来水迅速增大,土壤饱和,近年连续发生了多起大规模、大范围超强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大量冲出物、推移质淤积于电站附件的河道,造成河床抬高、护堤、道路冲毁,并形成了多处小型堰塞湖,壅高的洪水淹没山体外的GIS楼等输变电设备、柴油发电机室等设施,并从水电站地下式厂房入口交通洞进入主厂房,造成按现有技术设计的深山地区引水式水电站的机电设备损坏,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0003]为提升深山峡谷地区引水式水电站在面对极端天气、地震引发的暴雨泥石流灾害时的防洪防灾能力,本技术研发高于现行防洪设计标准的水电站工程防洪防地灾的设施来解决上述问题,以提高深山峡谷地区引水式水电站工程的防洪防地灾能力和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技术将建在山体内的水电站地下厂房设计为潜水艇模式,各入口能够通过防洪防地灾设施全封闭,在地下厂房各入口在洪水淹没深度达到地面以上6m或更高时,能保证地下厂房不进水,在极端天气、地震引发的暴雨泥石流灾害时,提高山区水电站防洪防地灾能力,避免水淹厂房事故,保障山区水电站厂房的安全性。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提升引水式水电站防洪防地灾能力的设施,包括:厂房、尾闸室、GIS楼、柴油发电机室,厂房上设有相互独立的进厂交通洞、母线出线洞、排风洞,进厂交通洞出口与厂房连接,母线出线洞入口与厂房连接,排风洞入口与厂房连接,尾闸室设在厂房下游,尾闸室上设有相互独立的尾闸室联系洞和尾水洞,尾闸室与进厂交通洞通过尾闸室联系洞连接,尾水洞入口与尾闸室连接,GIS楼内设有相邻的主变压器室和配电室,主变压器室设置在母线出线洞出口处,柴油发电机室设在GIS楼内或GIS楼的外侧;
[0006]提升引水式水电站防洪防地灾能力的设施还包括:
[0007]地下式厂房防洪防地灾设施;进厂交通洞入口处向外延伸依次设置引洞、门洞,门
洞上安装有防洪闸门,门洞顶部设置有第一防洪窗;母线出线洞出口处设置第一防洪墙、第一防洪门,第一防洪门安装在第一防洪墙上,母线出线洞出口处侧面设置第二防洪窗,母线出线洞出口顶部处设置逃生出口;排风洞出口处设置第二防洪墙、第二防洪门,第二防洪门安装在第二防洪墙上;尾闸室与进厂交通洞的联系洞设有第三防洪墙、第三防洪门,第三防洪门安装在第三防洪墙上;
[0008]GIS楼防洪防地灾设施;主变压器室外侧设置防洪挡板,主变压器室与配电室连接处设置第五防洪门;配电室入口处设置第四防洪门,配电室窗户设置第三防洪窗;
[0009]柴油发电机室防洪防地灾设施;柴油发电机室入口处设置第六防洪门;柴油发电机室窗户设置第四防洪窗。
[0010]进一步地,进厂交通洞入口处还设有门槽、排架,门槽设置在门洞洞口两侧,防洪闸门可滑动安装在门槽内,排架设置在门洞正上方,排架上安装有启闭机,启闭机用于控制防洪闸门升降,防洪闸门下部开设有进人门,进人门为防洪密闭门。
[0011]进一步地,第一防洪门、第二防洪门、第三防洪门、第四防洪门、第五防洪门、第六防洪门均为防洪密闭门,防洪密闭门包括门框、门铰、门叶、密封条,门叶通过门铰可转动安装在门框上,门框上还设有密封条。
[0012]进一步地,主变压器室外侧设置有防洪挡板,防洪挡板包括中立柱、两个侧立柱,中立柱和两个侧立柱均竖向设置,中立柱设置在两个侧立柱之间,中立柱的两侧与两个侧立柱之间均设置有多个挡板,挡板横向设置,位于中立柱与侧立柱之间的多个挡板上下堆叠设置。
[0013]进一步地,第一防洪窗、第二防洪窗、第三防洪窗、第四防洪窗均为防洪密闭窗,防洪密闭窗包括窗框、窗铰、窗叶、密封条、用于开关防洪窗的操作把手,窗叶通过窗铰可转动安装在窗框上,窗框上还设有密封条,操作把手安装在窗叶后侧。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5]1、本技术的地下式厂房防洪防地灾设施将建在山体内的地下厂房设计为潜水艇模式,各入口能够通过防洪防地灾设施全封闭,当地下厂房各入口在洪水淹没深度H1达到地面以上6m或更高时,能保证地下厂房不进水;GIS楼一楼主变压器室能够通过防洪挡板部分封闭,在洪水淹没深度H2达到达到地面以上1.5m时,能保证主变压器室不进水;GIS楼一楼配电室能够通过防洪门和防洪窗全封闭,在洪水淹没深度H3达到地面以上3m时,能保证配电室不进水;柴油发电机室各入口能够通过防洪防地灾设施全封闭,柴油发电机室在洪水淹没深度H4达到地面以上3m时,能保证柴油发电机室不进水;通过设置这些设施可以提高山区水电站防洪防地灾能力,避免水淹厂房事故,保障山区水电站厂房的安全性。
[0016]2、地下厂房进厂交通洞是通往厂房的主要通道,洪水期间,如果其下游冲沟发生泥石流堵河,或者上游冲沟泥石流堵河后突然坍塌,河道水位将突然快速上升,洪水将直接进入进厂交通洞淹没厂房。鉴于该位置的重要性,采用竖向起吊防洪闸门密封洞口的措施,防洪闸门为潜孔平面钢闸门结构,闸门强度按载荷6m以上水压设计,这样使防洪闸门具有较强的防洪水和防冲击能力,并能保证较好的密封效果,防洪闸门的耐磨耐腐蚀性更好,可以提高防洪闸门密封的使用寿命。
[0017]3、尾水洞是发电引用水流通过水轮机进行能量转换后排出厂外主河道的通道,尾水洞的入口位于尾闸室,进厂交通洞通过尾闸室联系洞与尾闸室连接,当主河道洪水水位
突增,洪水将通过尾水洞—尾闸室—尾闸室联系洞—进厂交通洞进入厂房,在该位置设置防洪墙和防洪密闭门的组合防洪设施,可以避免出现超标准洪水和极端情况河道水位突增时倒灌进入厂房。
[0018]4、本技术中主变压器室本身为密封较好的设备,防洪保护主要考虑一般性防洪要求,预防重现期200年一遇(或更高)洪水或局部区间积水情况下,室内配电设备不进水,在主变压器室门口外侧设置防洪挡板,这样可以保证在洪水很大或局部积水的情况下,主变压器室室内不进水,从而提高防洪能力,不需要时还方便拆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提升引水式水电站防洪防地灾能力的设施,包括:厂房、尾闸室、GIS楼、柴油发电机室,厂房上设有相互独立的进厂交通洞、母线出线洞、排风洞,进厂交通洞出口与厂房连接,母线出线洞入口与厂房连接,排风洞入口与厂房连接,尾闸室设在厂房下游,尾闸室上设有相互独立的尾闸室联系洞和尾水洞,尾闸室与进厂交通洞通过尾闸室联系洞连接,尾水洞入口与尾闸室连接,GIS楼内设有相邻的主变压器室和配电室,主变压器室设置在母线出线洞出口处,柴油发电机室设在GIS楼内或GIS楼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下式厂房防洪防地灾设施;进厂交通洞入口处向外延伸依次设置引洞、门洞,门洞上安装有防洪闸门,门洞顶部设置有第一防洪窗;母线出线洞出口处设置第一防洪墙、第一防洪门,第一防洪门安装在第一防洪墙上,母线出线洞出口处侧面设置第二防洪窗,母线出线洞出口顶部处设置逃生出口;排风洞出口处设置第二防洪墙、第二防洪门,第二防洪门安装在第二防洪墙上;尾闸室联系洞设有第三防洪墙、第三防洪门,第三防洪门安装在第三防洪墙上;GIS楼防洪防地灾设施;主变压器室外侧设置防洪挡板,主变压器室与配电室连接处设置第五防洪门;配电室入口处设置第四防洪门,配电室的窗口处设置第三防洪窗;柴油发电机室防洪防地灾设施;柴油发电机室入口处设置第六防洪门;柴油发电机室的窗口处设置第四防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陈健刘宏文张晓洪谢江红汪龙周武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能涪江水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