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焊接的一次性PVC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3447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焊接的一次性PVC手套,涉及PVC手套技术领域,包括手套主体,所述手套主体的正面上方设置有硅胶垫,且手套主体的正面中央安设有耐磨带,所述手套主体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柔性套筒,且第一柔性套筒的底面设置有子粘扣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设置有第二柔性套筒、弹性套环、塑形条以及双面胶,塑形条通过双面胶与皮肤贴合,向着内侧挤压第二柔性套筒,进而能够对塑形条进行挤压,塑形条不断与手臂贴合,塑形条与手臂贴合后,第二柔性套筒能够在弹性套环的弹力作用下向着内侧移动,进而能够使第二柔性套筒紧贴在皮肤处,确保在焊接过程中,火星不会掉落至手套中,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烫伤。作人员造成烫伤。作人员造成烫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焊接的一次性PVC手套


[0001]本技术涉及PVC手套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焊接的一次性PVC手套。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制作手套的材质越来越多,PVC手套是采用聚氯乙烯,通过特殊工艺制作而成,手套不含过敏原,无粉、发尘量低,离子含量少,具有较强的化学抗性,良好的灵活性和触感,穿戴方便舒适,具有防静电性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焊接的一次性PVC手套。
[0003]现有的用于焊接的一次性PVC手套在使用过程中,手套的末端与手臂贴合不够严密,导致在焊接过程中,火星容易掉落手臂手套的内部对操作人员造成烫伤,手套为一次性产品,在使用结束后需要直接丢弃,无法对手套上的部件进行再利用,较为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用于焊接的一次性PVC手套在使用之前需要单独寻找另一只手套,较为麻烦,手套在一次使用后直接丢弃,无法对废弃的手套上的东西进行再利用,较为浪费资源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焊接的一次性PVC手套。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焊接的一次性PVC手套,包括手套主体,所述手套主体的正面上方设置有硅胶垫,且手套主体的正面中央安设有耐磨带,所述手套主体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柔性套筒,且第一柔性套筒的底面设置有子粘扣带,所述第一柔性套筒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柔性套筒,且第二柔性套筒的顶面固定有母粘扣带,所述第二柔性套筒的内侧固定有弹性套环,且弹性套环的内部安装有塑形条,所述塑形条的内侧粘接有双面胶,所述手套主体的背面中央设置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内部安设有第一磁条,所述第一凹槽的下方开设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的内部放置有第二磁条,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的内壁均设置有限制片。
[0007]优选的,所述硅胶垫与手套主体之间为缝纫连接,且硅胶垫在手套主体的正面上方分布有五组。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柔性套筒的直径与第二柔性套筒的直径一致,且第一柔性套筒与第二柔性套筒之间通过子粘扣带以及母粘扣带构成可拆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磁条的尺寸小于第一凹槽的尺寸,且第一磁条的磁性与第二磁条的磁性相反。
[0010]优选的,所述弹性套环的内壁与塑形条的外壁贴合严密,且弹性套环关于第二柔性套筒所在圆的中心对称分布有四组。
[0011]优选的,所述塑形条与第二柔性套筒之间通过弹性套环构成弹力结构,且塑形条的长度小于第二柔性套筒的内圈周长。
[001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中,设置有第二柔性套筒、弹性套环、塑形条以及双面胶,塑形条通
过双面胶与皮肤贴合,向着内侧挤压第二柔性套筒,进而能够对塑形条进行挤压,塑形条不断与手臂贴合,塑形条与手臂贴合后,第二柔性套筒能够在弹性套环的弹力作用下向着内侧移动,进而能够使第二柔性套筒紧贴在皮肤处,确保在焊接过程中,火星不会掉落至手套中,不会对操作人员造成烫伤。
[0014]2、本技术中,设置有第一柔性套筒、第二柔性套筒、子粘扣带以及母粘扣带,使用结束后,将手套主体与第二柔性套筒分离,手套主体废弃掉,而第二柔性套筒能够继续使用,此举能够充分利用手套主体上的部件,较为节约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0015]3、本技术中,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磁条以及第二磁条,在收捡过程中,手套主体的第一磁条以及第二磁条能够与另一只手套主体的第二磁条以及第一磁条贴合,进而能够将两只相匹配的手套主体连接在一起,此举确保手套均为成对存在,在收捡过程中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中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整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第二柔性套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柔性套筒底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例说明:
[0021]1、硅胶垫;2、手套主体;3、第一柔性套筒;4、第二柔性套筒;5、耐磨带;6、第一凹槽;7、第一磁条;8、限制片;9、第二磁条;10、第二凹槽;11、弹性套环;12、塑形条;13、母粘扣带;14、双面胶;15、子粘扣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参照图1

4,一种用于焊接的一次性PVC手套,包括硅胶垫1、手套主体2、第一柔性套筒3、第二柔性套筒4、耐磨带5、第一凹槽6、第一磁条7、限制片8、第二磁条9、第二凹槽10、弹性套环11、塑形条12、母粘扣带13、双面胶14和子粘扣带15,手套主体2的正面上方设置有硅胶垫1,且手套主体2的正面中央安设有耐磨带5,硅胶垫1与手套主体2之间为缝纫连接,且硅胶垫1在手套主体2的正面上方分布有五组,缝纫连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硅胶垫1不会从手套主体2的正面上方脱落,硅胶垫1能够增大手套主体2与焊接工具之间的摩擦力,确保在使用过程中,焊接工具不会从手套主体2上滑落,手套主体2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柔性套筒3,且第一柔性套筒3的底面设置有子粘扣带15,第一柔性套筒3的直径与第二柔性套筒4的直径一致,且第一柔性套筒3与第二柔性套筒4之间通过子粘扣带15以及母粘扣带13构成可拆卸连接,第一柔性套筒3的直径与第二柔性套筒4的直径一致,确保第一柔性套筒3与第二柔性套筒4之间能够完美贴合,可拆卸连接,能够在手套主体2使用结束后,将手套主体2与第二柔性套筒4分离,手套主体2废弃掉,而第二柔性套筒4能够继续使用,符合可持续发展
理念,第一柔性套筒3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柔性套筒4,且第二柔性套筒4的顶面固定有母粘扣带13,第二柔性套筒4的内侧固定有弹性套环11,且弹性套环11的内部安装有塑形条12,塑形条12与第二柔性套筒4之间通过弹性套环11构成弹力结构,且塑形条12的长度小于第二柔性套筒4的内圈周长,弹力结构确保塑形条12与手臂贴合后,第二柔性套筒4能够在弹性套环11的弹力作用下向着内侧移动,进而能够使第二柔性套筒4紧贴在皮肤处,确保手套主体2与皮肤之间不会存在缝隙,弹性套环11的内壁与塑形条12的外壁贴合严密,且弹性套环11关于第二柔性套筒4所在圆的中心对称分布有四组,贴合严密确保塑形条12与弹性套环11之间存在一定的阻尼,确保塑形条12不会从弹性套环11的内部滑出,弹性套环11关于第二柔性套筒4所在圆的中心对称分布有四组,确保弹性套环11能够在四个位置对塑形条12进行限制,限制效果较好,塑形条12的内侧粘接有双面胶14,手套主体2的背面中央设置有第一凹槽6,且第一凹槽6的内部安设有第一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焊接的一次性PVC手套,包括手套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主体(2)的正面上方设置有硅胶垫(1),且手套主体(2)的正面中央安设有耐磨带(5),所述手套主体(2)的底部连接有第一柔性套筒(3),且第一柔性套筒(3)的底面设置有子粘扣带(15),所述第一柔性套筒(3)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柔性套筒(4),且第二柔性套筒(4)的顶面固定有母粘扣带(13),所述第二柔性套筒(4)的内侧固定有弹性套环(11),且弹性套环(11)的内部安装有塑形条(12),所述塑形条(12)的内侧粘接有双面胶(14),所述手套主体(2)的背面中央设置有第一凹槽(6),且第一凹槽(6)的内部安设有第一磁条(7),所述第一凹槽(6)的下方开设有第二凹槽(10),且第二凹槽(10)的内部放置有第二磁条(9),所述第一凹槽(6)与第二凹槽(10)的内壁均设置有限制片(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焊接的一次性PVC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垫(1)与手套主体(2)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俊王庆俊常建石岩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杰盛医疗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