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注塑模具用自动脱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3414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注塑模具用自动脱模机构,包括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顶端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定模具,所述定模具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内腔模具,所述定模具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部的底端可拆卸安装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顶端的表面可拆卸安装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顶端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稳定设备,所述下连接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稳定板。上述方案中,所述脱模机构利用第三液压杆和固定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保证装置的脱模精度,避免了因为内腔模具是活动放置在定模具内部的,没有加以限定,所以一旦受到外力的碰撞,就会导致内腔模具发生偏移,进而导致脱模不准确的问题。导致脱模不准确的问题。导致脱模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注塑模具用自动脱模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注塑模具用自动脱模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注射成型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射成型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的。
[0003]现有的基于注塑模具用自动脱模机构存在着脱模不精准的问题,现有的基于注塑模具用自动脱模机构在工作的时候,因为内腔模具是活动放置在定模具内部的,没有加以限定,所以一旦受到外力的碰撞,就会导致内腔模具发生偏移,进而导致脱模不准确;现有的基于注塑模具用自动脱模机构还存在着适配性差的问题,现有的基于注塑模具用自动脱模机构在工作的时候,为了保证脱模的精度,所以设置有稳定设备,而稳定设备能够固定内腔模具的型号是固定的,所以一旦固定不同型号的内腔模具,就会导致稳定设备无法工作,进而降低设备的脱模精度,不利于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注塑模具用自动脱模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的脱模机构利用第三液压杆和固定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保证装置的脱模精度,避免了因为内腔模具是活动放置在定模具内部的,没有加以限定,所以一旦受到外力的碰撞,就会导致内腔模具发生偏移,进而导致脱模不准确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注塑模具用自动脱模机构,包括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顶端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定模具,所述定模具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内腔模具,所述定模具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部的底端可拆卸安装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顶端的表面可拆卸安装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顶端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稳定设备,所述下连接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稳定板,所述稳定板顶端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下连接板顶端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端的表面卡接有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底端的表面可拆卸安装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底端的表面可拆卸安装有动模具。
[0006]其中,所述上连接板底端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内表面与所述支撑柱的顶端相贴合。
[0007]其中,所述稳定设备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形状呈圆形。
[0008]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槽内部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第三液压杆,所述第三液压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
[0009]其中,所述固定板的形状呈弧形,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固定板的材质为
橡胶质构件。
[0010]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内表面与螺栓的表面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孔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直径小于第二连接孔的直径。
[0011]其中,所述支撑柱的形状呈圆柱状,所述支撑柱的高度大于所述下连接板的高度,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四个。
[0012]其中,所述下连接板的表面积大于所述上连接板的表面积,所述下连接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稳定板的长度。
[0013]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上述方案中,所述脱模机构利用第三液压杆和固定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保证装置的脱模精度,避免了因为内腔模具是活动放置在定模具内部的,没有加以限定,所以一旦受到外力的碰撞,就会导致内腔模具发生偏移,进而导致脱模不准确的问题;上述方案中,所述脱模机构利用第三液压杆和固定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保证装置的适配性,避免了为了保证脱模的精度,所以设置有稳定设备,而稳定设备能够固定内腔模具的型号是固定的,所以一旦固定不同型号的内腔模具,就会导致稳定设备无法工作,进而降低设备的脱模精度,不利于发展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下连接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定模具拆分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稳定设备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上连接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1、下连接板;2、定模具;3、内腔模具;4、第一安装槽;5、第一液压杆;6、安装盘;7、稳定设备;8、稳定板;9、第一连接孔;10、支撑柱;11、上连接板;12、第二液压杆;13、动模具;14、第二连接孔;71、安装块;72、第二安装槽;73、第三液压杆;74、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3]如附图1至附图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注塑模具用自动脱模机构,包括下连接板1,下连接板1顶端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定模具2,定模具2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内腔模具3,定模具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4,第一安装槽4内部的底端可拆卸安装有第一液压杆5,第一液压杆5顶端的表面可拆卸安装有安装盘6,安装盘6顶端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稳定设备7,下连接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稳定板8,稳定板8顶端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连接孔9,下连接板1顶端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支撑柱10,支撑柱10顶端的表面卡接有上连接板11,上连接板11底端的表面可拆卸安装有第二液压杆12,第二液压杆12底端的表面可拆卸安装有动模具13;
[0024]上连接板11底端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4,第二连接孔14的数量为四个,第二
连接孔14的内表面与支撑柱10的顶端相贴合,稳定设备7包括安装块71,安装块71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槽72,第二安装槽72的形状呈圆形,第二安装槽72内部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第三液压杆73,第三液压杆7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74,固定板74的形状呈弧形,固定板74的数量为两个,固定板74的材质为橡胶质构件,第一连接孔9的内表面与螺栓的表面相适配,第一连接孔9的数量为四个,第一连接孔9的直径小于第二连接孔14的直径,支撑柱10的形状呈圆柱状,支撑柱10的高度大于下连接板1的高度,支撑柱10的数量为四个,下连接板1的表面积大于上连接板11的表面积,下连接板1的长度大于稳定板8的长度。
[0025]如图5,上连接板11底端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4,第二连接孔14的数量为四个,第二连接孔14的内表面与支撑柱10的顶端相贴合。
[0026]具体的,第二连接孔14的设置是为了有利于将上连接板11与支撑柱10进行连接,从而保证上连接板11的稳定,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
[0027]其中,第一液压杆5,第二液压杆12和第三液压杆73均为龙翔牌,支撑气弹簧型号。
[0028]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
[0029]所述脱模机构在工作的时候,为了保证脱模的精准度,所以设置有稳定设备7,在装置没有工作之前,通过现有的装置将内腔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注塑模具用自动脱模机构,包括下连接板(1),所述下连接板(1)顶端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定模具(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具(2)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内腔模具(3),所述定模具(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4),所述第一安装槽(4)内部的底端可拆卸安装有第一液压杆(5),所述第一液压杆(5)顶端的表面可拆卸安装有安装盘(6),所述安装盘(6)顶端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稳定设备(7),所述下连接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稳定板(8),所述稳定板(8)顶端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连接孔(9),所述下连接板(1)顶端的一侧可拆卸安装有支撑柱(10),所述支撑柱(10)顶端的表面卡接有上连接板(11),所述上连接板(11)底端的表面可拆卸安装有第二液压杆(12),所述第二液压杆(12)底端的表面可拆卸安装有动模具(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注塑模具用自动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11)底端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4),所述第二连接孔(14)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二连接孔(14)的内表面与所述支撑柱(10)的顶端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注塑模具用自动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设备(7)包括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富华仁合精密模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