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圆台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304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12
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圆台状结构,包括镜像对称设置合围成模腔的两个模具半体、位于模腔底部的底模以及用于扣紧安装底模的底模座,所述底模座的底部设有电动伸缩缸,所述电动伸缩缸的伸缩端连接有底杆,通过在底杆的顶部设置柔性托头,在吹塑过程中,通过从柔性托头侧壁的均风孔均匀排出气体,使瓶坯底部材料在吹塑成型过程中,瓶坯底部材料靠近底杆并进一步趋向底杆包裹底杆时,可以通过均风孔中排出的气体将瓶坯底部材料吹离,在底杆的外侧形成一股环绕其外周的风力,使瓶坯底部材料无法靠近底杆,从而起到防止包杆的效果,更有利于瓶坯底部结构的成型。更有利于瓶坯底部结构的成型。更有利于瓶坯底部结构的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圆台状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吹塑成型模具
,具体涉及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圆台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吹塑成型容器成型过程中,特别是注拉吹两步法的吹塑成型方法中,瓶坯的轴向拉伸基本都是通过一根拉伸杆(圆钢棒)接触瓶坯内底部一次性将瓶坯拉伸到模腔底部。在拉伸杆拉伸过程中同时注入压缩空气,借助压缩空气将瓶坯吹胀,使其紧贴于模具的型腔壁上,经冷却定型得到中空塑料制品。当瓶坯拉伸到与模腔底部金属接触时,瓶坯底部冷却比较快、加之拉伸空间受限材料很难充分拉伸,容器底部形成积料、导致材料浪费,产生的应力集中,使容器底部容易开裂,尤其在大容量容器(5L以上)上更为严重。此外,当瓶坯垂直拉伸尺寸较大时,拉伸杆易于出现速率不稳定、刚性不足、瓶坯底部容易产生偏心,导致吹塑容器壁厚不均匀,影响容器整体强度。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人此前在专利申请号为201811527312.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中提出了一种轴向双方向定位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方法,该方法通过中部的承托使瓶坯底部的材料得到充分的拉伸,更均匀地分布在瓶子底部,可以得到更好的冷却定型。由于得到充分的拉伸,不仅可以减小瓶底的内应力,降低爆裂的概率,而且还可以减轻底部材料的重量,达到减克重的效果,但是目前的吹塑成型模具在实现上述功能进行吹塑成型过程中,存在底部材料包裹底杆影响产品成型品质和脱模困难等问题,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成型模具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圆台状结构。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圆台状结构,包括镜像对称设置合围成模腔的两个模具半体、位于模腔底部的底模以及用于扣紧安装底模的底模座,所述底模座的底部设有电动伸缩缸,所述电动伸缩缸的伸缩端连接有底杆,所述底杆的顶端安装有柔性托头,所述柔性托头为圆台状结构,所述柔性托头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均风孔,所述底杆为中空结构,所述底杆内开设有沿中轴线方向贯穿底杆的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与均风孔连通,所述底杆的侧壁底部开设有连通至通风通道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接有向通风通道内通入风源的进风装置,所述底杆穿过底模座和底模延伸至模腔内,所述底杆和电动伸缩缸的伸缩方向沿模腔的中轴线方向伸缩。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电动伸缩缸的伸缩端处设有与底杆连接的螺柱,所述通风通道的底部开设有与螺柱配合连接的内螺纹,所述电动伸缩缸与底杆之间外侧壁通过螺纹套连接,所述螺纹套陷入电动伸缩缸的伸缩端和底杆的外侧壁,螺纹套的外
径与电动伸缩缸伸缩端外径、底杆外径相等。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进风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一端与空气压缩机连接的第一进风通道以及与第一进风通道另一端连接的第二进风通道,所述第二进风通道竖向开设在底模座内,所述第二进风通道开设在底杆的一侧,所述第二进风通道与进风口连通,所述进风口随底杆在第二进风通道的一侧上下移动。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底模和底模座之间的配合面设有用于对第二进风通道进行密封处理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环绕第二进风通道的外周设置。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底模内安装有用于与底杆配合导向的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套接在底杆外侧壁。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电动伸缩缸为伺服电动缸。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柔性托头的底部结构与底模的内壁中心部分的结构相适配,所述柔性托头下落至底部时,均风头与底模贴合。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进风通道的长度大于电动伸缩缸的行程。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模具半体中开设有若干个用于排出模腔内的气体的排气孔。
[001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模具本体中设有若干个用于检测模腔内部气压值的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陷入模具本体内安装,所述气压传感器的感应面朝向模腔内。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底杆的顶部设置柔性托头,在吹塑过程中,通过从柔性托头侧壁的均风孔均匀排出气体,使瓶坯底部材料在吹塑成型过程中,瓶坯底部材料靠近底杆并进一步趋向底杆包裹底杆时,可以通过均风孔中排出的气体将瓶坯底部材料吹离,在底杆的外侧形成一股环绕其外周的风力,使瓶坯底部材料无法靠近底杆,从而起到防止包杆的效果,更有利于瓶坯底部结构的成型;另外通过利用柔性托头的柔性,可以使托头的安装更换更便捷,同时也有利于瓶坯底部脱模。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实施例底杆缩回至最低处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施例底杆伸出至最高处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施例底杆伸出至介于最低处与最高处之间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实施例底杆通风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施例底杆与电动伸缩缸连接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实施例进风装置的电信号控制和气路连接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实施例:
[0026]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圆台状结构,包括镜像对称设置合围成模腔1的两个模具半体2、位于模腔1底部的底模3以及用于扣紧安装底模3的底模座4,所述底模座4的底部设有电动伸缩缸5,所述电动伸缩缸5的伸缩端连接有底杆6,所述底杆6的顶端安装有柔性托头7,所述柔性托头7为圆台状结构,所述柔性托头7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均风孔,所述底杆6为中空结构,所述底杆6内开设有沿中轴线方向贯穿底杆6的通风通道61,所述通风通道61与均风孔连通,所述底杆6的侧壁底部开设有连通至通风通道61的进风口62,所述进风口62连接有向通风通道61内通入风源的进风装置8,所述底杆6穿过底模座4和底模3延伸至模腔1内,所述底杆6和电动伸缩缸5的伸缩方向沿模腔1的中轴线方向伸缩。通过在底杆6的顶部设置柔性托头7,在吹塑过程中,通过从柔性托头7侧壁的均风孔均匀排出气体,使瓶坯底部材料在吹塑成型过程中,瓶坯底部材料靠近底杆6并进一步趋向底杆6包裹底杆6时,可以通过均风孔中排出的气体将瓶坯底部材料吹离,在底杆6的外侧形成一股环绕其外周的风力,使瓶坯底部材料无法靠近底杆6,从而起到防止包杆的效果,更有利于瓶坯底部结构的成型;另外通过利用柔性托头7的柔性,可以使托头的安装更换更便捷,同时也有利于瓶坯底部脱模。
[0027]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圆台状结构,包括镜像对称设置合围成模腔的两个模具半体、位于模腔底部的底模以及用于扣紧安装底模的底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座的底部设有电动伸缩缸,所述电动伸缩缸的伸缩端连接有底杆,所述底杆的顶端安装有柔性托头,所述柔性托头为圆台状结构,所述柔性托头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均风孔,所述底杆为中空结构,所述底杆内开设有沿中轴线方向贯穿底杆的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与均风孔连通,所述底杆的侧壁底部开设有连通至通风通道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接有向通风通道内通入风源的进风装置,所述底杆穿过底模座和底模延伸至模腔内,所述底杆和电动伸缩缸的伸缩方向沿模腔的中轴线方向伸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圆台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缸的伸缩端处设有与底杆连接的螺柱,所述通风通道的底部开设有与螺柱配合连接的内螺纹,所述电动伸缩缸与底杆之间外侧壁通过螺纹套连接,所述螺纹套陷入电动伸缩缸的伸缩端和底杆的外侧壁,螺纹套的外径与电动伸缩缸伸缩端外径、底杆外径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双向拉伸中空吹塑成型模具上的底杆圆台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一端与空气压缩机连接的第一进风通道以及与第一进风通道另一端连接的第二进风通道,所述第二进风通道竖向开设在底模座内,所述第二进风通道开设在底杆的一侧,所述第二进风通道与进风口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国基姜晓平梁炎均卢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