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栋良专利>正文

儿童户外防走失用连接限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295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安防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儿童户外防走失用连接限制装置,包括主手环,所述主手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气囊环,且主手环外侧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阀,所述主手环左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蓄气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主手环、次手环与连接绳索等达到防走失效果好的目的,孩子区域则是可以自由组合调整次手环形成套环的大小,并且只有温感装置感应到其与肌肤相接触才能够算是穿戴好,并且接触的信息会反馈到显示控制装置,并且显示控制装置能够在温感装置的检测下实时了解孩子的手臂温度,有效地调整自身手环的内径值,上述结构配合工作能够很有效的实现家长在户外对儿童位置的限定,避免其走失确保安全。避免其走失确保安全。避免其走失确保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户外防走失用连接限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安防装置
,具体是儿童户外防走失用连接限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小孩子好奇心重,看到好玩有趣的东西,可能不知不觉的就跑远了,最担心的是遇到危险或者被拐走了,那后果真的不敢想,幸运的是,很多时候,他们仅仅是被什么有趣的事所吸引,短暂的迷路了,就算仅仅是短暂的走失对孩子和父母也可能造成很大的心理创伤,那真的是非常让人恐慌的经历,但是也有找不到孩子的情况发生,这对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儿童丢失在我国也偶尔发生,尤其是家长与孩子户外一起出行时,因此针对这方便需要做出相应的处理与保证。
[0003]最为常见的就是给孩子佩戴相应的具备GPS定位功能的东西,家长实时监控孩子的位置,但是该手段能够用于远距离监控,近距离的话就不适用,目前网上还出现了一种神器,就是孩子与监护人双方均手腕上套有一个橡胶环,中间利用类似于电话线一样的橡胶绳连接,可以做到近距离的限制孩子的移动,确保孩子的安全,该产品虽然能够做到有效的限位孩子,但是形式过于简单,家长和孩子在具体使用的时候还是会因为拉扯、收纳不便或是尺寸不合适等情况产生不便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儿童户外防走失用连接限制装置,具有防走失效果好与使用方便的优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儿童户外防走失用连接限制装置,包括主手环,所述主手环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气囊环,且主手环外侧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阀,所述主手环左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蓄气囊,所述蓄气囊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保护室,所述保护室内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收卷装置,所述电机收卷装置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控制装置,且电机收卷装置的表面缠绕有连接绳索,所述连接绳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次手环,所述次手环内侧的右端固定嵌入有温感装置。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次手环左部分的中部开设有卡扣槽,且次手环的头部浇注成型有引导块,所述引导块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卡条。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蓄气囊与气囊环相连通且控制阀位于二者的交界处,所述控制阀采用螺旋升降的方式完成蓄气囊与气囊环的连通,本专利中在气囊环区域的环形结构为监护人使用端,整个连接绳索的另一端为儿童使用,一般情况下为方便家长往往会直接将主手环套在手上,本专利通过设置有一个限定的环形主手环作为外壳,随后利用气囊的膨胀与否实现对应区域尺寸的变化,一方面家长套手方便快捷,同时气囊结构固定紧,但是使用相对舒适,其中气囊环主要是通过蓄气囊注气实现膨胀,为了保证其方便与膨胀的稳定,设置有相应的控制阀实现气体的移动开关。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引导块的横向开设有贯穿矩形口且其
纵向也开设有矩形口,纵向所述矩形口从右往左依次贯穿引导块的右端与横向矩形口且不贯穿引导块的左端,所述次手环的左端穿过横向矩形口,所述卡条穿过纵向矩形口,不同体型与身高的儿童往往手臂粗细不同,为了适应不同儿童的需要,本专利中作为儿童使用的次手环采用的是穿绕卡扣的形式,这样大小就比较好调节,完成卡接固定后再利用卡条贯穿卡接对应区域,就能够很好的完成次手环的绕环限位固定,能够有效的完成儿童腕部的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手环与次手环均采用的是高强度医用软胶制成,所述连接绳索是由软胶包裹高强度尼龙绳制成,所述次手环左端的内壁与右端的外壁均嵌入有软磁胶条,整个连接绳索为二者结构的联系,既要防止其勒手不舒适,同时也要保证其安全稳定寿命长,采用该采用使用稳定效果好。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机收卷装置是由转动杆与小型低速电机组成,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且转动杆的表面缠绕有连接绳索,所述连接绳索与次手环连接的区域设置有三厘米的高强度缓冲连接胶条,当不使用时,常规的人工将其收卷归置比较麻烦,同时还容易出现打结的情况,本专利通过对应的设置简单的收卷设备,当不使用时能够很好的完成连接绳索的收卷,随后再利用次手环穿过主手环结构,此时二者就能够完成有效的收纳。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主手环、次手环与连接绳索等达到防走失效果好的目的,家长与孩子一人一端,同时家长端为一个完整的圆环,孩子区域则是可以自由组合调整次手环形成套环的大小,利用次手环弯曲穿过引导块结构,随后在卡条的帮助下依次穿过引导块的左端与卡扣槽的中空区域,最后活动卡接在引导块的内部,完成处理后利用自身的软磁条贴合形成一个环,具体的话还是需要家长来锁住孩子的手腕,并且只有温感装置感应到其与肌肤相接触才能够算是穿戴好,并且接触的信息会反馈到显示控制装置,并且显示控制装置能够在温感装置的检测下实时了解孩子的手臂温度,家长一端则是利用蓄气囊与气囊环的配合工作,有效地调整自身手环的内径值,保证套手紧实与舒适,上述结构配合工作能够很有效的实现家长在户外对儿童位置的限定,避免其走失确保安全。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次手环、电机收卷装置与连接绳索等达到使用方便与收纳组合效果好的目的,常规的连接绳索采用的是类似于电话线一般的螺旋线,虽然具备一定的稳定与抗拉强度,但是该连接线占用空间大,后续收纳也不容易,当家长需要将孩子牵引过来往往比较费劲,本专利通过将连接绳索设置成该样式并且是由软胶包裹高强度尼龙绳制成,强度与安全存在保障,当需要对孩子进行快速牵回,人工简单拉扯连接绳索孩子就能够感应到,没有多余的受力缓冲拉扯区域;当整个装置不使用时利用电机收卷装置实现整个连接绳索的收卷,同时次手环穿过气囊环在形成一个环形结构,整个产品会被有效的收集在一起,后续使用与拿取都很方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整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结构侧面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结构保护室与电机收卷装置位置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结构主手环与气囊环位置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结构次手环示意图。
[0019]图中:1、主手环;2、气囊环;3、控制阀;4、蓄气囊;5、保护室;6、电机收卷装置;7、显示控制装置;8、连接绳索;9、次手环;10、卡扣槽;11、引导块;12、温感装置;13、卡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儿童户外防走失用连接限制装置,包括主手环1,主手环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气囊环2,且主手环1外侧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阀3,主手环1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儿童户外防走失用连接限制装置,包括主手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手环(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气囊环(2),且主手环(1)外侧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阀(3),所述主手环(1)左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蓄气囊(4),所述蓄气囊(4)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保护室(5),所述保护室(5)内部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收卷装置(6),所述电机收卷装置(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控制装置(7),且电机收卷装置(6)的表面缠绕有连接绳索(8),所述连接绳索(8)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次手环(9),所述次手环(9)内侧的右端固定嵌入有温感装置(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户外防走失用连接限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手环(9)左部分的中部开设有卡扣槽(10),且次手环(9)的头部浇注成型有引导块(11),所述引导块(1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卡条(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户外防走失用连接限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气囊(4)与气囊环(2)相连通且控制阀(3)位于二者的交界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栋良
申请(专利权)人:廖栋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