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反射板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268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弧形反射板固定装置,其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中心固定模组、第二中心固定模组、第一边缘固定机构和第二边缘固定机构;第一中心固定模组包括至少两组弧面吸附组件,若干组弧面吸附组件自靠近至远离第一安装座的垂直中轴线呈倾斜角度渐大地依次设置,弧面吸附组件包括吸盘、弧形辅助固定罩,弧形辅助固定罩和吸盘之间形成弧面吸附密封腔;第一边缘固定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边缘定位件,边缘定位件与若干弧面吸附密封腔之间形成反射板弧形定位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形成独立的用于固定弧形反射板的反射板弧形定位腔,实现在不损坏弧形反射板的前提下提高固定可靠性,以克服传统的固定装置仅能固定平板式反射板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弧形反射板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天线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弧形反射板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天线反射板的生产工艺中,一般需要采用固定装置将其固定以便于进行后续的工序,然而现有的固定装置,一般仅适用于固定平板式反射板,无法适用于弧形反射板,若直接采用此类固定装置,极易在后续工序中因过度挤压而造成弧形反射板变形损坏,或者因固定受力不均匀而造成弧形反射板晃动,影响加工或检测要求。
[0003]因此,如何设计一种适配于固定弧形反射板的固定装置,以达到最佳的固定稳固性成为当下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弧形反射板固定装置。
[0005]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弧形反射板固定装置,其包括第一安装座、及沿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垂直中轴线呈对称设置的第一中心固定模组和第二中心固定模组,分别于所述第一中心固定模组和第二中心固定模组的两侧设置有驱动方向相反的第一边缘固定机构和第二边缘固定机构;
[0007]所述第一中心固定模组包括至少两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的弧面吸附组件,若干组所述弧面吸附组件自靠近至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垂直中轴线呈倾斜角度渐大地依次设置,所述弧面吸附组件包括吸盘、及围绕所述吸盘设置的弧形辅助固定罩,所述弧形辅助固定罩和吸盘之间形成弧面吸附密封腔;
[0008]所述第一边缘固定机构包括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的第一驱动机构、及对应所述弧面吸附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上的边缘定位件,所述边缘定位件包括弧形支撑面,所述弧形支撑面的弧度等于弧形反射板的内弧度,所述边缘定位件与若干所述弧面吸附密封腔之间形成反射板弧形定位腔。
[0009]上述的弧形反射板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弧形辅助固定罩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安装段、第一缓冲段和第一适配段,所述第一适配段与所述第一缓冲段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一适配段的高度自接近至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垂直中轴线逐渐增大以形成弧面贴合缘。
[0010]上述的弧形反射板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弧面吸附组件包括至少两组沿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垂直中轴线按间隔距离设置的吸附机构,所述吸附机构包括纵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的第二驱动机构、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上的吸盘固定件,所述吸盘、第一安装段均对应设置于所述吸盘固定件上。
[0011]上述的弧形反射板固定装置,其中邻近所述吸附机构对应所述反射板弧形定位腔设置有第一接近传感器。
[0012]上述的弧形反射板固定装置,其中所述边缘定位件包括第二安装段、第一限位段、
以及由所述第一限位段的一端向上延伸形成的第一支撑段,所述第二安装段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段的支撑面为所述弧形支撑面,所述弧形支撑面与所述弧面贴合缘的弧度相同。
[0013]上述的弧形反射板固定装置,其中邻近所述第一边缘固定机构对应所述反射板弧形定位腔设置有第二接近传感器。
[0014]上述的弧形反射板固定装置,其中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置有若干结构加强筋。
[0015]上述的弧形反射板固定装置,其中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有若干避空孔。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设计合理巧妙,通过配合设置所述第一中心固定模组、第二中心固定模组、第一边缘固定机构和第二边缘固定机构,以使形成独立的用于固定弧形反射板的所述反射板弧形定位腔,实现在不损坏弧形反射板的前提下提高固定可靠性,以克服传统的固定装置仅能固定平板式反射板的问题;其次,根据弧形反射板的实际弧度依次设置若干组所述弧面吸附组件的设置位置,以适配于固定弧形反射板的上表面,极大地提高吸附固定稳固性;其中,结合采用所述吸盘和弧形辅助固定罩,增大所述第一中心固定模组和第二中心固定模组对弧形反射板的吸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吸附固定稳固性;并且配以所述边缘定位件,确保弧形反射板平稳地置于所述反射板弧形定位腔中,在后续的工序中而不发生晃动,提高固定稳固性。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弧形辅助固定罩的正视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边缘定位件的正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而非对本技术进行限制。
[0022]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弧形反射板固定装置,其包括第一安装座1、及沿所述第一安装座1的垂直中轴线呈对称设置的第一中心固定模组和第二中心固定模组,分别于所述第一中心固定模组和第二中心固定模组的两侧设置有驱动方向相反的第一边缘固定机构和第二边缘固定机构;
[0023]所述第一中心固定模组和第二中心固定模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中心固定模组包括至少两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上的弧面吸附组件,若干组所述弧面吸附组件自靠近至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座1的垂直中轴线呈倾斜角度渐大地依次设置,所述弧面吸附组件包括吸盘21、及围绕所述吸盘21设置的弧形辅助固定罩22,所述弧形辅助固定罩22和吸盘21之间形成弧面吸附密封腔,所述吸盘21的高度小于所述弧形辅助固定罩22的高度,所述吸盘21外接有负压发生装置;
[0024]所述第一边缘固定机构和第二边缘固定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边缘固定机构包括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1上的第一驱动机构31、及对应所述弧面吸附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1上的边缘定位件32,所述边缘定位件32包括弧形支撑面321,所述弧形
支撑面321的弧度等于弧形反射板的内弧度,所述边缘定位件32与若干所述弧面吸附密封腔之间形成反射板弧形定位腔。
[0025]具体地,通过配合设置所述第一中心固定模组、第二中心固定模组、第一边缘固定机构和第二边缘固定机构,以使形成独立的用于固定弧形反射板的所述反射板弧形定位腔,实现在不损坏弧形反射板的前提下提高固定可靠性,以克服传统的固定装置仅能固定平板式反射板的问题;其次,根据弧形反射板的实际弧度依次设置若干组所述弧面吸附组件的设置位置,以适配于固定弧形反射板的上表面,极大地提高吸附固定稳固性;其中,结合采用所述吸盘21和弧形辅助固定罩22,增大所述第一中心固定模组和第二中心固定模组对弧形反射板的吸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吸附固定稳固性;并且配以所述边缘定位件32,确保弧形反射板平稳地置于所述反射板弧形定位腔中,在后续的工序中而不发生晃动,提高固定稳固性。
[0026]较佳地,所述弧形辅助固定罩2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安装段221、第一缓冲段222和第一适配段223,所述第一适配段223与所述第一缓冲段222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一适配段223的高度自接近至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座1的垂直中轴线逐渐增大以形成弧面贴合缘224;当所述弧面吸附组件下降至抵接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弧形反射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安装座、及沿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垂直中轴线呈对称设置的第一中心固定模组和第二中心固定模组,分别于所述第一中心固定模组和第二中心固定模组的两侧设置有驱动方向相反的第一边缘固定机构和第二边缘固定机构;所述第一中心固定模组包括至少两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的弧面吸附组件,若干组所述弧面吸附组件自靠近至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垂直中轴线呈倾斜角度渐大地依次设置,所述弧面吸附组件包括吸盘、及围绕所述吸盘设置的弧形辅助固定罩,所述弧形辅助固定罩和吸盘之间形成弧面吸附密封腔;所述第一边缘固定机构包括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上的第一驱动机构、及对应所述弧面吸附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上的边缘定位件,所述边缘定位件包括弧形支撑面,所述弧形支撑面的弧度等于弧形反射板的内弧度,所述边缘定位件与若干所述弧面吸附密封腔之间形成反射板弧形定位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反射板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辅助固定罩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安装段、第一缓冲段和第一适配段,所述第一适配段与所述第一缓冲段呈钝角设置,所述第一适配段的高度自接近至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座的垂直中轴线逐渐增大以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陈洪胜高浩哲郭新建李永辉曾文友陈红松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振亮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