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芒硝外敷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673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肢体芒硝外敷袋,包括袋体,袋体包括相互缝合形成收纳夹层的内层和外层,内层和外层的左侧或右侧设有侧开口,侧开口与收纳夹层相连通;以内层和外层面对的一侧面为配合面,另一侧面为背离面,内层和外层的配合面分别缝制有相配合以将侧开口打开或闭合的拉链带;袋体的上侧通过上调节件形成有可调节周径的环形圈一,袋体的下侧通过下调节件形成有可调节周径的环形圈二,上调节件和下调节件分别沿周向设置于收纳夹层的上侧和下侧;外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粘接配合的第一粘接件和第二粘接件。袋体可根据患者腿部的粗细和曲线进行包覆,以使内层包覆患者的皮肤,外敷效果好,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通用性强,芒硝不易从袋体漏出。硝不易从袋体漏出。硝不易从袋体漏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肢体芒硝外敷袋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肢体芒硝外敷袋。

技术介绍

[0002]芒硝,一种硫酸盐类矿物质,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是临床常用的中药。临床上目前将芒硝放置于呈长方形的袋体中,外敷时将袋体贴附在肿胀位置,以达到消肿的目的,然而,因袋体呈长方形,故只适用于如腹部这种能够与袋体相适配的位置,而在大腿或小腿肿胀时,脚踝、小腿肚围、膝下围、大腿围和大腿根部围的大小有差异,袋体无法适用,且效果较差;而且,袋体的一侧设置有开口,该开口采用采用粘接的方式闭合而芒硝呈颗粒状,在患者活动或上药过程中容易使芒硝从袋体的开口漏出。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肢体芒硝外敷袋,其适用于患者的下肢位置,外敷效果好,并且芒硝不易从袋体漏出。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肢体芒硝外敷袋,包括与人体腿部与脚部之间或人体腿部适配的袋体,所述袋体包括相互缝合以形成收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肢体芒硝外敷袋,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人体腿部与脚部之间或人体腿部适配的袋体,所述袋体包括相互缝合以形成收纳夹层的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相互对应的左侧或右侧设有侧开口,所述侧开口与所述收纳夹层相互连通;以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相互面对的一侧面为配合面,相背的一侧面为背离面,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的配合面分别缝制有用于相互配合以将所述侧开口与所述收纳夹层相连通或使所述收纳夹层密封的拉链带;所述袋体的上侧通过上调节件形成有可调节周径的环形圈一,所述袋体的下侧通过下调节件形成有可调节周径的环形圈二,所述上调节件和所述下调节件分别沿周向设置于所述收纳夹层的上侧和下侧;所述外层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相互粘接配合的第一粘接件和第二粘接件,所述第一粘接件和所述第二粘接件粘接配合时所述内层围合成供人体腿部放置的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芒硝外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间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形成有所述侧开口,两所述侧开口均与所述收纳夹层相互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芒硝外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的上侧和下侧分隔出上容腔和下容腔,所述上容腔和所述下容腔均与所述收纳夹层相互阻隔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肢体芒硝外敷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调节件为抽拉带,所述外层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开设两穿孔,且两所述穿孔均与所述上容腔相互连通,所述抽拉带设于所述上容腔中,且所述抽拉带的两端分别伸出于对应的所述穿孔外,所述抽拉带的两端打结配合;或者,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冰冰余小娜魏小倩陈晓春杨京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