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家明专利>正文

一种共用两条带触点端子输入连接片的分体式正、反打双刀开关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614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共用两条带触点端子输入连接片的分体式正、反打双刀开关组,包括由上、下壳体、底座互相卡扣的壳体,壳体顶部装有按键,壳体内装有两组由正、反打跳板、静触点端子和支架端子组成的通断切换装置,反打跳板与正打跳板头尾相对,互相平行,它们分别以支架端子为支点,在按键下方的钢球抵压下,正打跳板头部、反打跳板尾部同时压下与翘起,使两组电路同步闭合或分离,所述与正、反打跳板相配合的触点端子分别垂直相向弯折于相对应的输入连接片上,并与输入连接片加工成一体;在下壳体内壁设置有与输入连接片和触点端子相抵压的边缘筋,与所述支架端子金属端面相抵压的凸块;该双刀开关组用来制造电源插座,不仅工艺简单、原材料省,而且可靠。(*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型电器开关制造
,尤其是一种分体式正、反打双刀开关组,该开关组的两个触点端子都与两条的输入连接片加工成一体。
技术介绍
装有双刀开关的多插孔电源插座,既然分路控制电源,又有同时控制火线与零线的通断,使用非常安全,已广泛用于各类家用电器。现有的装有双刀开关的电源插座,首先是将双刀开关的两只输入触点端子和两只输出端子依靠铆接固定在底座中,这种传统的铆接方法容易使金属导电端子松动,造成开关接触不良,甚至使金属导电端子和塑料件报废,使成本提高。然后在电源插座的底座中嵌装有两条互相平行的连接火线与零线的输入连接片,在输入连接片上设置有垂直向上的带有插孔的插脚,每只双刀开关的两只输入导电端子与输入连接片插脚上的插孔相插接。这种传统的加工方法,不仅加工工序多,且金属端子间的插接方式极易造成端子松动,所以不仅浪费原材料,而且直接影响电源插座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为小型电器开关制造行业提供一种性能优良、装配制造工序简单的一种共用两条带触点端子输入连接片的分体式正、反打双刀开关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为该共用两条带触点端子输入连接片的分体式正、反打双刀开关组包括由上、下壳体以及底座互相卡扣相接的壳体,壳体顶部装有按键,壳体内装有两组由正、反打跳板、静触点端子和支架端子组成的通断切换装置,反打跳板与正打跳板头尾相对,互相平行,它们分别以各自的支架端子为支点,在按键下方的钢球抵压下,使固定在正打跳板头部、反打跳板尾部同时压下与翘起,使两组动、静触点同步闭合或分离,所述正打跳板和反打跳板相配合的触点端子分别垂直相向弯折于各自相对应的输入连接片上,并与各自对应的输入连接片加工成一体。 所述底座上左、右两边开有两条平行的可嵌合插接带正、反打触点端子的输入连接片的凹槽。 所述下壳体内壁设置有与输入连接片和触点端子以及所述支架端子金属端面相抵压的边缘筋和凸块。 所述按键下方装有氖灯座,氖灯座下方的两支弹簧座中的两弹簧通过钢球与位于底部的正、后打跳板相抵压。 本技术的双刀开关其两只触点端子分别垂直弯折于两条互相平行的输入连接片上,且与输入连接片加工成一体。在装配电源插座时,将该双刀开关组直接嵌合于电源插座的底座中,节约了许多制造工序和原材料。而且用双刀开关下壳内壁的边缘筋和凸块与输入连接片、触点端子和支架端子金属端面相抵压,提高了产品性能的可靠性,克服了现有技术装配工艺重复,原材料浪费、导电端子铆接、插接不牢,影响产品合格率的缺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技术下壳体与底座中的导电端子装配一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下壳体与底座中的导电端子装配另一方向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双刀开关组的装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该双刀开关组首先以单只双刀为例,详细说明其结构原理。该双刀开关包括由上、下壳体11、12与底座17所组成的壳体。带卡扣的上壳体11和底座17相扣合的下壳体12互相分离,自成一体。按键1装于壳体顶部,其端部装有灯罩2,按键下方装有氖灯座5,在氖灯座上装有串接有限流电阻4的氖灯3。氖灯座底部设有两弹簧座,弹簧6和6’分别置于两弹簧座中,两弹簧的底部分别通过钢球7与7’与位于下方的二组通断切换装置的正打跳板10和反打跳板8相抵压。在底座17上插接有互相相对的支架端子16和支架端子16’,支架端子16和16’的一端弯折长臂分别用于搁置反打跳板8和正打跳板10,另一金属端面16.1、16.1’分别暴露于底座的上底面。搁置于支架端子16’上的正打跳板10头部的动触点9与触点端子15.1上的静触点14组成一组正打通断切换装置。由另一支架端子16搁置其上的反打跳板16头部的动触点9’与固定于触点端子13.1的静触点14’组成另一组反打通断切换装置。正、反打跳板头尾相对、互相平行,在按键下方的钢球抵压下同步压下或翘起,使固定其上的动触点分别与对应的静触点同步闭合或分离,使两组通断切换装置同时接通与断开。本技术固定有静触点14的触点端子15和固定有静触点14’的触点端子13.1分别垂直弯折于两条互相对称的输入连接片15和13上,并分别与各自对应的输入连接片加工成一体。底座上开有两条平行的可嵌合插接输入连接片15与13的凹槽17.1与凹槽17.2。底座上还设有将两组通断装置互相隔离的垂直的隔离栏17.3,以减少二组通断切换装置相互间的电磁干扰。在下壳体上设置与两条输入连接片15、13相抵压的边缘筋12.1和12.1’,与触点端子15.1、13.1相抵压的边缘筋12.3和12.3’与支架端子16和16’的金属端面相抵压的突块12.4和12.4’。 如在上述两条对称的输入连接片13和15上分别相间设置各个双刀开关对应的触点端子13.1和触点端子15.1,然后将该两条输入连接片嵌合于各个双刀开关的底座17上,在每个双刀开关底座的凹槽中相应插接支架端子16’、16。下壳体12与底座外壁上的止扣相扣合,装上正、反打跳板10、8及带氖灯、氖灯座的按键,通过弹簧6、6’与正、反打跳板相抵压,就组成一种共用两条带触点端子输入连接片的分体式正、反打双刀开关组。如图4所示最后把下壳体12、上壳体11进行扣合就组成完整的正、反打双刀开关组。双刀开关的数目,可根据电源插座需要决定。 只要把上述双刀开关组的两条共用输入连接片嵌装于电源插座的底座中,支架端子与电源插孔下方的输出五金件相连,就完成了电源插座的安装工作,所以不仅装配工艺简单方便,而且原材料省,大大降低电源插座的制造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共用两条带触点端子输入连接片的分体式正、反打双刀开关组,它包括由上、下壳体(11、12)以及底座(17)互相卡扣相接的壳体,壳体顶部装有按键(1),壳体内装有两组由正、反打跳板(10、8)、静触点端子(15.1、13.1)和支架端子(16’、16)组成的通断切换装置,反打跳板(8)与正打跳板(10)头尾相对,互相平行,它们分别以支架端子(16、16’)为支点,在按键下方的钢球(6’、6)抵压下,使固定在正打跳板头部、反打跳板尾部同时压下与翘起,使两组动、静触点(9)与(14)、(9’)与(14’)同步闭合或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打跳板和反打跳板相配合的触点端子(15.1、13.1)分别垂直相向弯折于输入连接片(15)和输入连接片(13)上,并与各自对应的输入连接片加工成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用两条带触点端子输入连接片的分体式正、反打双刀开关组,它包括由上、下壳体(11、12)以及底座(17)互相卡扣相接的壳体,壳体顶部装有按键(1),壳体内装有两组由正、反打跳板(10、8)、静触点端子(15.1、13.1)和支架端子(16’、16)组成的通断切换装置,反打跳板(8)与正打跳板(10)头尾相对,互相平行,它们分别以支架端子(16、16’)为支点,在按键下方的钢球(6’、6)抵压下,使固定在正打跳板头部、反打跳板尾部同时压下与翘起,使两组动、静触点(9)与(14)、(9’)与(14’)同步闭合或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打跳板和反打跳板相配合的触点端子(15.1、13.1)分别垂直相向弯折于输入连接片(15)和输入连接片(13)上,并与各自对应的输入连接片加工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用两条带触点端子输入连接片的分体式正、反打双刀开关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开有两条平行的可嵌合插接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家明
申请(专利权)人:杨家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