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家昌专利>正文

插埋式渗灌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6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插埋式渗灌管,由渗灌管体、透水层组成,其特点是渗灌管体上的通水小孔出口处设有透水层包覆,组成插埋式渗灌管,其中小孔出口处也可以是凹槽、凹坑。这样防止土壤中的泥土将小孔堵塞。渗灌时小通过小孔经透水层和小孔与透水层之间的缝隙迅速将水渗透到土壤内,润湿土壤,供农作物吸收。其渗透效果好,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用水量。该装置使用方便而且可以根据需要插置渗灌管的深度及数量,方便维修更换损坏件,不会损伤农作物。(*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属于农业灌溉用具。目前农业灌溉中,渗灌是一种最节水的方式。现在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埋式渗灌方式,是将灌溉用渗水管埋在土壤内,水通过渗水管上的小孔慢慢地渗到田里润湿土壤而供给田里的农作物吸收生长。这种方式可以节省大量的水资源,保证土壤湿度,但因渗水管要埋在土壤内,当渗水管堵塞维修时,需要挖开土壤,影响作物生长,费功费时。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插埋式渗灌管,在渗灌管件上设有小孔,并用透水层覆盖,以保护渗灌管上的小孔渗水时不被土壤堵塞。渗灌管使用时插入土壤中,水由供水管路、渗灌管均匀的渗入地下,润湿土壤而灌溉农作物。本技术主要由渗灌管体1、透水层2组成插埋式渗灌管,如图1、2所示;其特征在于渗灌管体1上的通水小孔出口处设有透水层2包覆,组成插埋式渗灌管;其中所说的渗灌管体1的小孔出口处也可以是凹槽、凹坑。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插埋式渗灌管,由渗灌管体1和透水层2组成,并且透水层2包覆在渗灌管体1上的小孔出口处,小孔出口处可直接与透水层2相接,小孔出口处也可开有凹槽、凹坑。当将此管分别插入土壤内,水由水箱经过滤由阀门进入各支管,支管水进入渗灌管体1,再由其体上小孔和透水层2进入土壤。灌溉时,打开阀门,水进入渗灌管体1的小孔出口处,在水的压力作用下,小孔内的水一方面通过透水层2渗水,同时使透水层2膨胀,一部分水经透水层2与渗灌管体1的小孔相接之间的缝隙可以迅速排出,增加渗透速度。当用水阀门关闭时,通过包覆在渗灌管体1上的透水层2将管体上的小孔覆盖住,防止土壤将小孔堵塞,保证渗灌正常进行。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渗灌管体1上设有小孔,而小孔出口处也可以是凹槽、凹坑,并用透水层2包覆,这样防止土壤中的泥土堵塞通水小孔,同时在水的作用下,水不但通过透水层2,并且可以经过透水层2与小孔的凹槽、凹坑之间的缝隙迅速进入土壤中,渗透效果好,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灌溉用水量。同时该管是插埋在田里土壤中,可以根据需要方便的插入,同时在维修时,可以方便维修更换损坏件,不会损伤农作物根系。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渗灌管体1小孔处带凹槽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图1的A-A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图2的B-B剖面图。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由渗灌管体1、透水层2组成,如图1、2所示,其中渗灌管体1用塑料注塑而成,其体壁上有多处通水小孔,其小孔出口处也可是凹槽、凹坑。透水层2可用高分子吸水纸,也可用其它透水材料制成。将透水层2包覆在渗灌管体1的小孔出口处,组成插埋式渗灌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埋式渗灌管,包括渗灌管体,其管体上有小孔,其特征在于:渗灌管体(1)上的通水小孔出口处设有透水层(2)包覆,组成插埋式渗灌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埋式渗灌管,包括渗灌管体,其管体上有小孔,其特征在于渗灌管体(1)上的通水小孔出口处设有透水层(2)包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家昌王瑞
申请(专利权)人:孙家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