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外伤后病员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569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手外伤后病员服,包括衣体正面、衣体背面、衣肩、衣袖;衣体正面和衣体背面由衣肩连接,衣体正面和衣体背面的两侧边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件a;衣体正面设有门襟和里襟,门襟和里襟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件b;衣袖的后端与衣体正面、衣体背面、衣肩均有连接,衣袖的底部为打开结构,衣袖开打结构的两侧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件c;衣体背面靠近左右衣肩的内侧设有连接带a;左侧和右侧的衣袖肘部的前侧上分别设有连接带b;还包括三角绑带,三角绑带的三个角处分别设有连接带c,连接带c与手伤手对应衣袖的连接带b和衣肩的连接带a配合,组成手臂绑带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外伤后病员服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专用服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外伤后病员服。

技术介绍

[0002]手外伤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手部的外伤,可分为闭合伤和开放伤。手手外伤术后的病人,通常需要加压包扎或者打石膏,患者的手部无法动弹,不能传进普通的病号服的袖子内。而且,对于手外伤需行腹部带蒂修复术的病人,因为患者的患肢前端包埋在腹部,手部不能离开腹部,这种情况下,普通病号服根本无法穿到患者身上,使得患者的肩肘关节不得不暴露在空气中,容易造成患者肩肘关节部位受凉,从而导致关节僵硬,也容易使患者受凉感冒,影响患者身体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手外伤后病员服,该手外伤后病员服专门针对手外伤患者特殊设计,能够满足手部包扎、前臂悬吊以及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病人的特殊需要,使用方便,在投入临床实际使用后,患者反应良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所述的手外伤后病员服,包括衣体正面、衣体背面、衣肩、衣袖;
[0006]所述的衣体正面和衣体背面由衣肩连接,衣体正面和衣体背面的两侧边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件a;所述的衣体正面设有门襟和里襟,门襟和里襟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件b;
[0007]所述的衣袖的后端与衣体正面、衣体背面、衣肩均有连接,衣袖的底部为打开结构,衣袖开打结构的两侧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件c;
[0008]所述的衣体背面靠近左右衣肩的内侧设有连接带a;
[0009]所述的左侧和右侧的衣袖肘部的前侧上分别设有连接带b;
[0010]还包括三角绑带,所述的三角绑带的三个角处分别设有连接带c,所述的连接带c与手伤手对应衣袖的连接带b和衣肩的连接带a配合,组成手臂绑带结构。
[0011]所述的衣袖的肘部位置设有一层棉垫a。
[0012]所述的衣肩内设有一侧棉垫b。
[0013]所述的衣体正面下半段的外表面上,为门襟和里襟分开的两部分上,分别设有一层防水层a。
[0014]所述的防水层a的左右两侧不与衣体正面缝合,便于患者手伸入其中。
[0015]所述的衣袖的前部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层防水层b。
[0016]所述的连接件a、连接件b、连接件c均为魔术贴。
[0017]所述的左侧和右侧的衣袖上分别设有两根连接带b。
[0018]本技术手外伤后病员服通过衣肩和衣袖上设计的连接带a和连接带b,配合三角绑带,可以方便的形成一种前臂吊带结构,能够较好的保护和绑定患者包扎后或打上石
膏的手臂。而且,这种结构,还能够较好的协助固定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后的肢体,减轻患者手部负担,促进患者恢复。
[0019]本技术手外伤后病员服在衣袖前部,衣体正面下半段,分别设计了由防水面料制成的防水层,这样腹部带蒂皮瓣修复的病人手包埋在腹部的时候,换药就不会弄湿衣服,有效避免患者患处感染或者受凉。
[0020]本技术防水层a设计为两侧开口结构,能够方便腹部带蒂皮瓣修复的病人将患侧手指放到防水面料隔层里,可托住伤手,更好的减轻患者受伤手的负担,也可起到保暖指端的作用。
[0021]本技术手外伤后病员服在衣肩和衣袖肘部位加了一层棉垫,能够更好的进行关节保暖。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手外伤后病员服的结构侧视图;
[0023]图中各部分名称及序号如下:
[0024]1‑
衣体正面,2

衣体背面,3

衣肩,4

衣袖,5

连接件a,6

门襟,7

里襟,8

连接件b,9

连接件c,10

连接带a,11

连接带b,12

三角绑带,13

连接带c,14

棉垫a,15

棉垫b,16

防水层a,17

防水层b。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手外伤后病员服,包括衣体正面1、衣体背面2、衣肩3、衣袖4;
[0028]所述的衣体正面1和衣体背面2由衣肩3连接,衣体正面1和衣体背面2的两侧边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件a5;所述的衣体正面1设有门襟6和里襟7,门襟6和里襟7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件b8;
[0029]所述的衣袖4的后端与衣体正面1、衣体背面2、衣肩3均有连接,衣袖4的底部为打开结构,衣袖4开打结构的两侧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件c9;
[0030]所述的衣体背面2靠近左右衣肩3的内侧设有连接带a10;
[0031]所述的左侧和右侧的衣袖4肘部的前侧上分别设有连接带b11;
[0032]还包括三角绑带12,所述的三角绑带12的三个角处分别设有连接带c13,所述的连接带c13与手伤手对应衣袖4的连接带b11和衣肩3的连接带a10配合,组成手臂绑带结构。
[0033]所述的衣袖4的肘部位置设有一层棉垫a14。
[0034]所述的衣肩3内设有一侧棉垫b15。
[0035]所述的衣体正面1下半段的外表面上,为门襟6和里襟7分开的两部分上,分别设有一层防水层a16。
[0036]所述的防水层a16的左右两侧不与衣体正面1缝合,便于患者手伸入其中。
[0037]所述的衣袖4的前部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层防水层b17。
[0038]所述的连接件a5、连接件b8、连接件c9均为魔术贴。
[0039]所述的左侧和右侧的衣袖4上分别设有两根连接带b1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外伤后病员服,包括衣体正面(1)、衣体背面(2)、衣肩(3)、衣袖(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衣体正面(1)和衣体背面(2)由衣肩(3)连接,衣体正面(1)和衣体背面(2)的两侧边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件a(5);所述的衣体正面(1)设有门襟(6)和里襟(7),门襟(6)和里襟(7)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件b(8);所述的衣袖(4)的后端与衣体正面(1)、衣体背面(2)、衣肩(3)均有连接,衣袖(4)的底部为打开结构,衣袖(4)开打结构的两侧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件c(9);所述的衣体背面(2)靠近左右衣肩(3)的内侧设有连接带a(10);所述的左侧和右侧的衣袖(4)肘部的前侧上分别设有连接带b(11);还包括三角绑带(12),所述的三角绑带(12)的三个角处分别设有连接带c(13),所述的连接带c(13)与手伤手对应衣袖(4)的连接带b(11)和衣肩(3)的连接带a(10)配合,组成手臂绑带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献凤班荣曼石丹陈兰萍何勇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工人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