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非均质油气藏流体平衡分布的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13231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研究非均质油气藏流体平衡分布的方法及设备,首先根据储层渗透率将储层分为数层,建立围岩内地层水的压深曲线,过储层中的一点,以非湿润相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乘积为斜率做非湿润相的压深曲线,在地层水的压深曲线的基础上加上储层的排驱压力的压深曲线,根据非湿润相的压深曲线和排驱压力的压深曲线进行重复比较,得出储层内流体静平衡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相对于传统方法来讲,其不需要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研究非均质油气藏流体平衡分布的方法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藏勘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研究非均质油气藏流体平衡分布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确定油气藏在原始状态下流体的平衡分布是建立其地质模型和流动模型的基础,它是计算储量、明确流体分布、建立油藏数值模拟初始化条件、认识水机理或来源、建立产液剖面的基础,对于油气藏渗流场和剩余油气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提供油气藏动态分析和产量预测的数据基础。
[0003]对于岩性均质的油气藏,在静力平衡状态下,气、油和水自上而下分布,中间有气

油过渡带和油

水过渡带,过渡带的长度受毛管力控制。但是对于岩性非均质的油气藏,油气水分布非常复杂,对于同一层而言,由于不同位置的储层差异,毛管力差不同,导致气

水界面出现倾斜和起伏;对于多层油气藏而言,油气水的静平衡就会出交替、倒置等现象。在已知油水界面、气水界面条件下,利用现有流体垂向平衡分布模型,可以确定油气藏在平衡状态下的流体分布。
[0004]如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以下方法确定油气藏在原始状态下的流体分布:1、垂向平衡计算,其通过油气水界面(油水界面、汽油界面或气水界面)、毛管力曲线确定流体的饱和度分布,最终确定流体的平衡分布。
[0005]但是,一些油气藏的油水界面或气水界面可能不存在、不清楚或难以确定的条件下,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确定流体的静态平衡分布。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研究非均质油气藏流体平衡分布的方法,其无需确定的流体界面,即可确定非均质油层的流体静态平衡分布。
[0007]为达成以上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研究非均质油气藏流体平衡分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排驱压力和渗透率,将整体储层从上到下纵向分为M层,其中,对于相邻的储层a和储层b,,需满足 ,且,式中, 为储层a的排驱压力, 为储层b的排驱压力, 为储层a的渗透率, 为储层b的渗透率;步骤S2:根据围岩内地层水的的压力

深度关系建立压深曲线:,式中, 为围岩湿润相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D为储层深度, 为参考点压力;
步骤S3:取储层 上的一点A,其中, ,经该点做两端均穿过岩层
ꢀꢀ
的直线:,式中:为围岩非湿润相
ꢀꢀ
的密度, 为点A的深度, 是点A的压力;步骤S4:根据压深曲线和储层的排驱压力,建立直线
ꢀꢀ
,式中,为储层的排驱压力,并根据直线和直线
ꢀꢀ
在储层内的是否相交以及压力大小,判断非湿润相 在储层内的分布情况:当直线
ꢀꢀ
和直线在储层相交,两者的交点即为非湿润相和湿润相的交界点;当直线和直线在储层不相交,且 ,非湿润相 在储层内连续分布,式中, 为直线在储层内的取值, 为直线 在储层 内的取值;当直线和直线 在储层不相交,且
ꢀꢀ
,储层内不存在连续分布的非湿润相;步骤S5:当非湿润相在储层内连续分布时,建立直线,式中, 为储层内的排驱压力,且储层位于储层的上方,并根据直线和直线在储层内的是否相交以及压力大小,判断非湿润相在储层内的分布情况:当直线和直线在储层不相交,且,式中,为直线在储层内的取值,为直线在储层内的取值;非湿润相在储层内连续分布,同时令,重复步骤S5;否则,储层内不存在连续分布的非湿润相;步骤S6:当储层内的非湿润相连续分布或存在非湿润相和湿润相的交界点时,建立直线,式中,为储层内的排驱压力,且储层位于储层的下方,并根据直线和直线在储层内的是否相交以及压力大小,判断非湿润相在储层内的分布情况:当直线和直线在储层不相交,且,非湿润相在储层内连续分布,同时令,重复步骤S6,否则,进行以下判定:若直线和直线在储层相交,交点处即为非湿润相和湿润相的分界点,在该条件下,当时,式中,为储层的排驱压力,则储层为纯湿润相,令,持续进行和的大小判定,直至不满足该条件或;步骤S7,对于同一储层且与A点所在区域相邻的区域中一点B,若点B所在区域和点
A所在区域处于非湿润相n同一连续分布区域,则点B所在区域的计算和点A所在区域的步骤完全相同;若点B所在区域和点A所在区域处于非湿润相n不同的连续分布区域,则以点B为基准,重复步骤S3

S6。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研究非均质油气藏流体平衡分布的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研究非均质油气藏流体平衡分布的初始数据,输出模块,用于输出计算结果,储存器,所述储存器上储存有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用于研究非均质油气藏流体平衡分布的程序,所述用于研究非均质油气藏流体平衡分布的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000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内储存有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可读储存介质包括多条指令,所述多条指令被配置为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前所述的研究非均质油气藏流体平衡分布的方法。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相比传统的流体垂向平衡分布模型,本专利技术不需要油气水界面;(2)相比ECIPSE等油藏数值模拟软件采用的毛管力和相对渗透率端点校正,本专利技术能够对毛管力曲线进行整体校正;(3)能够处理横向和垂向储层非均质的油气藏;(4)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如果已知储层内流体的某一位置流体的分布和各相流体的压力,则可实现对毛管力曲线的校正。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实施例1中研究非均质油气藏流体平衡分布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技术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0013]在以下实施例中,所述的湿润相为水相,所述的非湿润相为油相或气相。
[0014]实施例1一种研究非均质油气藏流体平衡分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排驱压力和渗透率,将整体储层从上到下纵向分为M层,其中,对于相邻的储层a和储层b,,需满足,且,式中,为储层a的排驱压力,为储层b的排驱压力,为储层a的渗透率,为储层b的渗透率。
[0015]步骤S2:根据围岩内地层水的的压力

深度关系建立压深曲线:,式中,为围岩湿润相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D为储层深度,为参考点压力,为参考点深度。
[0016]在本实施例中,认为围岩的封隔性是因为其毛管力的作用,阻碍油气进入围岩,但
地层水作为湿润相,可以进入围岩,所以在油气藏的原始状态下,围岩内的压深曲线和油气藏所处地层的地下水的压深曲线相同,因此,建立的压深曲线和油气藏所在地层的地下水的压深曲线等效。
[0017]步骤S3:取储层上的一点A,其中,,经该点做两端均穿过岩层的直线,式中:为围岩非湿润相n的密度,为点A的深度,是点A的压力。
[0018]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研究非均质油气藏流体平衡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根据排驱压力和渗透率,将整体储层从上到下纵向分为M层;步骤S2:根据围岩内地层水的的压力

深度关系建立压深曲线:,式中, 为围岩湿润相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D为储层深度, 为参考点水相压力, 为参考点深度;步骤S3:取储层i上的一点A,其中, ,经该点做两端均穿过岩层i的直线,式中: 为围岩非湿润相n的密度, 为点A的深度, 是点A的压力;步骤S4:根据压深曲线和储层i的排驱压力,建立直线
ꢀꢀ
,式中, 为储层i的排驱压力,并根据直线
ꢀꢀ
和直线
ꢀꢀ
在储层i内的是否相交以及压力大小,判断非湿润相n在储层i内的分布情况:当直线
ꢀꢀ
和直线
ꢀꢀ
在储层i相交,两者的交点即为非湿润相n和湿润相的交界点;当直线
ꢀꢀ
和直线在储层i不相交,且 ,非湿润相n在储层i内连续分布,式中, 为直线
ꢀꢀ
在储层i内的取值, 为直线
ꢀꢀ
在储层i内的取值;当直线和直线在储层i不相交,且
ꢀꢀ
,储层i内不存在连续分布的非湿润相n;步骤S5:当非湿润相n在储层i内连续分布时,建立直线
ꢀꢀ
,式中, 为储层
ꢀꢀ
内的排驱压力,且储层位于储层i的上方,并根据直线
ꢀꢀ
和直线
ꢀꢀ
在储层内的是否相交以及压力大小,判断非湿润相n在储层内的分布情况:当直线
ꢀꢀ
和直线在储层不相交,且
ꢀꢀ
,式中, 为直线
ꢀꢀ
在储层内的取值, 为直线
ꢀꢀ
在储层内的取值,非湿润相n在储层内连续分布,同时令 ,重复步骤S5;否则,储层内不存在连续分布的非湿润相n;步骤S6:当储层i内的非湿润相连续分布或存在非湿润相和湿润相的交界点时,建立直线,式中, 为储层
ꢀꢀ
内的排驱压力,且储层位于储层i的下方,并根据直线
ꢀꢀ
和直线
ꢀꢀꢀ
在储层内的是否相交以及压力大小,判断非湿润相n在储层内的分布情况:
当直线
ꢀꢀ
和直线
ꢀꢀ
在储层不相交,且,非湿润相n在储层内连续分布,同时令 ,重复步骤S6,否则,进行以下判定:若直线和直线在储层相交,交点处即为非湿润相和湿润相的分界点,在该条件下,当 时,式中, 为储层
ꢀꢀ
的排驱压力,则储层为纯湿润相,令,持续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小龙王超文邓鹏朱苏阳贾春生吴昊镪叶泽禹张斯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