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失钻井液材料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32217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漏失钻井液材料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漏失钻井液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钻井液100份,柔性剂1~3份,防漏剂4~6份,增强剂2~8份,所述防漏剂由弹性石墨、纤维材料、油溶树脂、多孔材料、碳酸钙、石英砂、核壳类粒子和植物果壳颗粒组成;所述增强剂为平均粒径800~1500μm的塑料颗粒,具有类球体、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中的至少三种形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柔性剂、防漏剂和增强剂,协同作用,在钻井过程中实现主动防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失钻井液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钻井液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防漏失钻井液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陆地和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由浅层向5000m以上的深层转变,超5000m超层钻井液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深层钻井过程中的井漏问题也随之出现。与浅层钻井相比,深层钻井由于高温高压影响,井漏问题发生更频繁,重复漏失次数多,极大的影响了钻井效率。用于浅层钻井的防漏方法难以适用于深层钻井。
[0003]现有的防漏失方法主要包括两种方式:(1)普通钻井液配合防漏材料进行防漏失;中国专利申请CN105062440A公开了一种堵漏防漏材料,通过纤维、聚合物微球、聚合物粉末、高炉矿渣等来提升地层的防漏效果,但大量的纤维会在压差效应下出现快速浓集,导致孔隙或微裂缝口封门的现象,聚合物微球和矿渣本身的强度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在高温高压的地层条件下很难起到有效的防漏效果;(2)使用防漏钻井液进行防漏失,中国专利申请CN105199685A公开了一种诱导性裂缝防漏堵漏的水基钻井液,提供了利用聚合物凝胶堵漏剂、桥塞堵漏剂、橡胶粒、单向压力封堵剂、锯末、云母、蛭石等颗粒的随钻封堵方案,但上述颗粒对裂缝和空隙的适应性较差,难以在高温高压地层的长裸眼段具有长期稳定的高承压、高抗剪切性能。
[0004]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防漏失钻井液材料,应用于深层钻井可有效随钻防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深层钻井防漏失效果差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漏失钻井液材料,通过柔性剂、防漏剂和增强剂,协同作用,在钻井过程中实现主动防御

主动强化

强制强化的连续增强过程,具有高抗压、高抗剪切性能,有效避免了深层钻井过程出现了漏失情况。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防漏失钻井液材料的使用方法。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防漏失钻井液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0009]钻井液100份,
[0010]柔性剂1~3份,
[0011]防漏剂4~6份,
[0012]增强剂2~8份,
[0013]所述防漏剂由弹性石墨、纤维材料、油溶树脂、多孔材料、碳酸钙、石英砂、核壳类粒子组成;
[0014]所述增强剂为平均粒径800~1500μm的塑料颗粒,具有类球体、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中的至少三种形态。
[0015]本专利技术的防漏失钻井液材料中,柔性剂可以填充钻井时产生的部分微孔和极微小裂缝地层;防漏剂可覆盖0~800μm范围内大部分孔隙和微裂缝,通过弹性石墨等多种材料复配,保证了防漏剂与钻井液协同配合形成的风度具有良好的弹性变形空间,抗剪切性能优异,能够在高温高压地层的多压力系统下具有良好适应性;增强剂为具有多种形态的塑料颗粒,实现薄弱地层的颗粒嵌入,提高易失稳部分的填充和支撑能力,在提高强度的同时,进而保证防漏剂和柔性剂能够进入钻井过程中的薄弱部分,形成稳定封堵区,实现防漏失效果。
[0016]优选地,所述钻井液为水基钻井液或油基钻井液。
[0017]优选地,所述油基钻井液的油水比≥4。
[0018]优选地,所述油基钻井液中的油为5#白油和/或0#柴油。
[0019]优选地,所述水基钻井液为聚合物钻井液、聚合物氯化钾(Plus/KCl)钻井液或强抑制聚胺(HEM)钻井液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0]优选地,所述柔性剂为沥青、低热塑性材料或石蜡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1]所述低热塑性材料为聚醋酸乙烯酯或硬聚氯乙烯。
[0022]低热塑性保证滤液渗流通道在不同温度形态下的颗粒性或液体填充型封堵,且可强化钻井液本身的低失水造壁性。
[0023]优选地,所述低热塑性材料的平均粒径≤500μm。
[0024]优选地,所述沥青为乳化沥青或磺化沥青。
[0025]当钻井液为油基钻井液时,可搭配乳化沥青;当钻井液为水基钻井液时,可搭配磺化沥青。
[0026]优选地,所述防漏剂的平均粒径≤800μm。
[0027]优选地,所述弹性石墨在52MPa、30min条件下回弹率≥40%,且在30MPa、30min条件下回弹率≥60%。
[0028]所述弹性石墨的回弹率按照JB/T 9141.4

2013标准方法检测。
[0029]优选地,所述纤维材料为木棉纤维、丝纤维、亚麻纤维、椰子纤维、石棉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丙烯晴纤维或金属纤维中的至少五种。
[0030]优选地,所述油溶树脂包括脆性油溶树脂和/或可塑性油溶树脂。
[0031]可选地,所述脆性油溶树脂可以为油溶性聚苯乙烯、改性酚醛树脂、二聚松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2]可选地,所述可塑性油溶树脂可以为氨基树脂、丙烯酸树脂、硝基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3]优选地,所述多孔材料的平均孔径为50~100nm,所述多孔材料的密度为1.8~2.4g/cm3。
[0034]优选地,所述多孔材料为金属纤维毡、硅气凝胶、开孔橡胶或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5]优选地,所述碳酸钙为100目、200目、400目、800目、1500目、2500目的不同粒径碳酸钙按照质量比1:(0.8~1.2):(0.8~1.2):(0.8~1.2):(0.8~1.0):(0.6~0.8)的混合物。
[0036]优选地,所述石英砂为经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石英砂。
[0037]优选地,所述核壳类粒子的壳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核为丙烯酸酯化聚氨酯。
[0038]优选地,所述防漏剂还包括植物果壳颗粒。
[0039]更优选地,所述植物果壳颗粒为核桃壳颗粒和/或棉籽壳颗粒。
[0040]优选地,所述增强剂由平均粒径为800~1000μm的第一粒径塑料颗粒、平均粒径为1000~1200μm(不包括1000μm)的第二粒径塑料颗粒、平均粒径为1200~1500μm(不包括1200μm)的第三粒径塑料颗粒组成。
[0041]优选地,所述第一粒径塑料颗粒、第二粒径塑料颗粒和第三粒径塑料颗粒的质量比为3~4:2~3:1~2。
[0042]优选地,所述增强剂为正四面体时,正四面体棱长≤1500μm;所述增强剂为正八面体时,正八面体任一顶点至其他顶点长度≤1500μm;所述增强剂为正十二面体时,正十二面体任一顶点至其他顶点长度≤1500μm。
[0043]优选地,所述塑料颗粒的热变形温度≥190℃。
[0044]优选地,所述塑料颗粒为聚醚酰亚胺、聚苯并咪唑、聚酰胺酰亚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0045]优选地,所述增强剂由如下方法制得:
[0046]将塑料使用不同尺寸的球体、正十二面体、正八面体、正四面体模具注塑成型,得到具有类球体、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或正十二面体形态的塑料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失钻井液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钻井液100份,柔性剂1~3份,防漏剂4~6份,增强剂2~8份,所述防漏剂包括弹性石墨、纤维材料、油溶树脂、多孔材料、碳酸钙、石英砂和核壳类粒子;所述增强剂为平均粒径800~1500μm的塑料颗粒,具有类球体、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中的至少三种形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漏失钻井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钻井液为水基钻井液或油基钻井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漏失钻井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剂为沥青、低热塑性材料或石蜡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漏失钻井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剂的平均粒径≤800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漏失钻井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石墨在52MPa、30min条件下回弹率≥40%,且在30MPa、30min条件下回弹率≥6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漏失钻井液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剂由平均粒径D1∈[800μm,1000μm]的第一粒径塑料颗粒、平均粒径D2∈(1000μm,1200μm]的第二粒径塑料颗粒、平均粒径D3∈(1200μ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熠李炎军罗鸣张万栋韩成张超彭巍李文拓曾春珉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