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汇流条连接器及其连接器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20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汇流条连接器及其连接器组,包括壳体、接触模块,接触模块由壳体内若干个限位件固定在壳体内,壳体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插接口,接触模块包括导电部件、弹性部件,导电部件有两组,平行排列在插接口上下两端,且导电部件两端点分别暴露在插接口件外,弹性部件有若干个,且处于导电部件外侧将导电部件两端向插接口中间挤压,使同向的两组导电部件端点相互靠拢。产品能够模块化组装,可以针对于不同规格的电流场合,进行拼装生产,以满足产品的功耗要求,提高产品生产效率,降低质量风险,在多极产品中增加连接元和不同规格的铆钉或螺钉以实现产品多规格的变化。产品多规格的变化。产品多规格的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汇流条连接器及其连接器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汇流条连接器及其连接器组。

技术介绍

[0002]连接器是电器设备之间电连接的重要中间连接组件,现有技术中,大规格电流产品普遍采用是螺钉连接,其接线效率慢,同时不同电流规格的产品其尺寸差异较大,对现有直接连接汇流排的产品,其产品无法直接多极拼装,需要增加拼装零件,导致产品规格多,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及产品合格率, 因此亟需一种模块化汇流条连接器及其连接器组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汇流条连接器及其连接器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描述问题。
[0004]具体为:一种模块化汇流条连接器,包括壳体、接触模块,接触模块由壳体内若干个限位件固定在壳体内,壳体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插接口,接触模块包括导电部件、弹性部件,导电部件有两组,平行排列在插接口上下两端,且导电部件两端点分别暴露在插接口件外,弹性部件有若干个,且处于导电部件外侧将导电部件两端向插接口中间挤压,使同向的两组导电部件端点相互靠拢。
[0005]优选的,导电部件为接触板(2),接触板(2)两端设置有弧形触头(201)。优选的,接触板(2)中间设置有弧形安装部(202)。
[0006]优选的,弹性部件为弹片(3),弹片(3)设置有与弧形触头(201)匹配的弧形压槽(301)。
[0007]优选的,接触模块还包括固定支架(1)和接触板定位轴(4),固定支架(1)分为对称的两片,固定支架(1)两侧中部还开设有固定支架导向孔(103),定位轴安装孔(102)开设在固定支架导向孔(103)旁边,接触板定位轴(4)贯穿两侧定位轴安装孔(102)固定,接触板定位轴(4)和定位轴安装孔(102)至少有两组;优选的,固定支架(1)上下端两侧开设有弹片限位槽(104),弹片(3)中部两侧设置有弹片限位筋(302),弹片限位筋(302)卡接入弹片限位槽(101)内,弧形压槽(301)开设有分离槽(303),弧形安装部(202)卡接在接触板定位轴(4)上,接触板(2)和弹片(3)分上下两组,一组接触板(2)和弹片(3)包括两块并列的接触板(2)和若干叠加的弹片(3)。
[0008]优选的,壳体由壳体一(5)和壳体二(6)拼合,壳体一(5)和壳体二(6)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壳体一插接口(501)、壳体二插接口(601),壳体一(5)四角开设有安装孔一(502),壳体一(5)内侧中部设置有固定支架导向柱(503),固定支架导向柱(503)旁边设置有接触板定位轴座一(504),壳体一(5)上下端分别设置有卡接凸台(505),壳体一(5)内侧卡接凸台(505)下方设置有挡片一(507),壳体一(5)外侧设置有凸筋一(508),壳体二(6)四角开设有安装孔二(602),壳体二(6)上下两端中部设置有安装法兰(603),安装法兰(603)上开设
有安装孔三,壳体二(6)内侧中部设置有接触板定位轴座二(604),壳体二(6)上下两端内侧设置有卡接凹槽(605),安装孔二(602)边缘部分向上凸起形成安装孔定位柱(606),壳体二(6)内侧卡接凹槽(605)下方设置有挡片二(607),壳体二(6)外侧设置有凸筋二(608)。
[0009]优选的,安装孔一和安装孔二为沉头通孔设计。
[0010]可选的,弹性部件为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弧形触头(201)装配,另一端装配在壳体上。
[0011]可选的,接触板(2)一端的弧形触头(201)向外延伸形成单触板(203),单触板(203)上开设有接线孔(204)。
[0012]可选的,模块化汇流条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组绝缘套(7)和回位弹簧(8),绝缘套(7)滑动设置在导电部件之间,回位弹簧(8)一端卡接在绝缘套(7)上,另一端卡接在限位件上。
[0013]可选的,绝缘套(7)上下两端设置有滑槽(701),绝缘套(7)前端向前凸出设置有绝缘凸台(703),绝缘套(7)后端滑槽(701)两侧设置有限位凸台(702),绝缘套(7)后端开设有弹簧装配槽(704),弹簧装配槽(704)内壁设置有弹簧卡接凸台(705)。
[0014]一种模块化的连接器组,包括若干个模块化汇流条连接器,还包括有若干连接件(10)和连接单元(11),连接件(10)为螺钉或者铆钉,连接单元(11)为空心圆柱,连接单元(11)嵌入支撑设置在模块化汇流条连接器之间,连接件(10)穿透安装孔一(502)、安装孔二(602)和连接单元(11)将若干个模块化汇流条连接器固定连接。
[0015]有益效果1.接触板在装配入接触模块时,弹片对其施加装配预压力,施力与接触板的指定圆弧内使其接触板的圆弧能靠紧定位轴并使产生作用力,使得接触板在初始位置固定;2.待到接触板只有左侧或右侧单侧插入,导电板的圆弧定位特征能在两个定位轴的相切定位下进行转动,使得其装入汇流排的一侧能在弹片的施力下夹紧,待另一端汇流插入后的产品接触可靠性。
[0016]3.当整个产品插入汇流排后,由于接触板开口尺寸在设计时小于汇流排厚度,故在插入汇流排后接触模块的开口尺寸会撑大,从而压缩装配好的弹片或弹簧,使得弹片或弹簧对接触区域提供接触压力,保证汇流排与接触板可靠接触;4.产品在插入汇流排时,利用弹片或弹簧与固定部件的槽配合以实现当汇流排插入时对弹片的限位,进而限制当汇流排插入时导电板的位置;5.产品能够模块化组装,可以针对于不同规格的电流场合,进行拼装生产,以满足产品的功耗要求,提高产品生产效率,降低质量风险,在多极产品中增加连接元和不同规格的铆钉或螺钉以实现产品规格的变化。
[0017]6.弧形触头在插入汇流排后无明确的固定点,使得其能兼容一定的安装误差。
[0018]7.绝缘模块是能够随汇流排的插入而配合运动的,保证产品的绝缘保护性能,防止手指直接接触接触板,防止人身触电。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接触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接触板与弹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固定支架和接触板定位轴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壳体一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壳体二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接触模块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汇流排插入后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绝缘套和弹簧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七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图1

17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固定支架1,弹片限位面101,定位轴安装孔102,固定支架导向孔103,弹片限位槽104,2,弧形触头201,弧形安装部2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汇流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接触模块,所述接触模块由壳体内若干个限位件固定在壳体内,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插接口,所述接触模块包括导电部件、弹性部件,所述导电部件有两组,平行排列在插接口上下两端,且导电部件两端点分别暴露在插接口件外,所述弹性部件有若干个,且处于导电部件外侧将导电部件两端向插接口中间挤压,使同向的两组导电部件端点相互靠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汇流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件为接触板(2),接触板(2)两端设置有弧形触头(2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汇流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板(2)中间设置有弧形安装部(202),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片(3),所述弹片(3)设置有与所述弧形触头(201)匹配的弧形压槽(30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汇流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汇流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接触模块还包括固定支架(1)和接触板定位轴(4),所述固定支架(1)分为对称的两片,所述固定支架(1)两侧中部还开设有固定支架导向孔(103),定位轴安装孔(102)开设在固定支架导向孔(103)旁边,所述接触板定位轴(4)贯穿两侧定位轴安装孔(102)固定,所述固定支架(1)上下端两侧开设有弹片限位槽(104),所述弹片(3)中部两侧设置有弹片限位筋(302),所述弹片限位筋(302)卡接入弹片限位槽(101)内,所述弧形安装部(202)卡接在接触板定位轴(4)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汇流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板(2)一端的弧形触头(201)向外延伸形成单触板(203),所述单触板(203)上开设有接线孔(204)。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汇流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李阳智刘时胜付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航同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