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芪桂枝五物汤及其干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19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芪桂枝五物汤及其干燥工艺,该黄芪桂枝五物汤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黄芪41.4份、桂枝41.4份、白芍41.4份、生姜82.8份和大枣60~1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喷雾干燥法直接将提取液雾化成极细微的液滴,迅速与热空气进行热交换,直接获得粉末,产品粒度范围在20μm至数百微米之间,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良好的压缩成型性,可用于直接压缩。可用于直接压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芪桂枝五物汤及其干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黄芪桂枝五物汤及其干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伤寒论》,是中医名方剂,方中黄芪为君,甘温益气,补在表之卫气。桂枝散风寒而温经通痹,与黄芪配伍,益气温阳,和血通经。桂枝得黄芪益气而振奋卫阳;黄芪得桂枝,固表而不致留邪。芍药养血和营而通血痹,与桂枝合用,调营卫而和表里,两药为臣。生姜辛温,疏散风邪,以助桂枝之力;大枣甘温,养血益气,以资黄芪、芍药之功;与生姜为伍,又能和营卫,调诸药,以为佐使。黄芪桂枝五物汤为温里剂,具有益气温经,和血通痹之功效。主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紧。临床常用于治疗皮肤炎、末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等见有肢体麻木疼痛,属气虚血滞,微感风邪者。
[0003]目前,对干燥工艺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上,忽略了对中间体粉体学性质的影响,而复方制剂的成型工艺与中间体的粉体学性质密切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黄芪桂枝五物汤及其干燥工艺,以解决现有干燥工艺对中间体粉体学性质不够重视的问题,通过调整干燥工艺对粉体的粒径、粒径分布、粉体密度、孔隙率等尺寸参数进行调整。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黄芪桂枝五物汤,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黄芪41.4份、桂枝41.4份、白芍41.4份、生姜82.8份和大枣60~120份。
[000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干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制备黄芪桂枝五物汤浓缩浸膏;
[0008](2)黄芪桂枝五物汤浓缩浸膏在进风温度为120~140℃,进样流速为5~15%,雾化压力为40~60mmHg下干燥2~5h,制得浸膏粉末,再过70~90目筛,即得浸膏粉体。
[0009]进一步,黄芪桂枝五物汤浓缩浸膏由以下步骤制得: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和大枣加入其体积10~14倍的水中,煎煮3次,每次1~2h,并用150~250目滤布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0的浓缩浸膏。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干燥工艺对粉体的粒径、粒径分布、粉体密度、孔隙率等尺寸参数进行调整。黄芪桂枝五物汤提取物富含多糖、黏液质等成分,其黏性大、软化点较低、吸湿性强,在粉碎过程中样品易受热变软、难以粉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粉体的粒度,导致其粒度不均或粒径偏大。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喷雾干燥法直接将提取液雾化成极细微的液滴,迅速与热空气进行热交换,直接获得粉末,产品粒度范围在20μm至数百微米之间,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良好的压缩成型性,可用于直接压缩。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12]实施例1
[0013]一种黄芪桂枝五物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黄芪41.4份、桂枝41.4份、白芍41.4份、生姜82.8份和大枣60份。
[0014]上述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干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5](1)制备黄芪桂枝五物汤浓缩浸膏: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和大枣加入其体积12倍的水中,煎煮3次,每次1.5h,并用200目滤布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的浓缩浸膏;
[0016](2)黄芪桂枝五物汤浓缩浸膏在进风温度为130℃,进样流速为10%,雾化压力为50mmHg下干燥4h,制得浸膏粉末,再过80目筛,即得浸膏粉体。
[0017]实施例2
[0018]一种黄芪桂枝五物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黄芪41.4份、桂枝41.4份、白芍41.4份、生姜82.8份和大枣90份。
[0019]上述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干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0](1)制备黄芪桂枝五物汤浓缩浸膏: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和大枣加入其体积10倍的水中,煎煮3次,每次1h,并用150目滤布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的浓缩浸膏;
[0021](2)黄芪桂枝五物汤浓缩浸膏在进风温度为120℃,进样流速为5%,雾化压力为40mmHg下干燥2h,制得浸膏粉末,再过150目筛,即得浸膏粉体。
[0022]实施例3
[0023]一种黄芪桂枝五物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黄芪41.4份、桂枝41.4份、白芍41.4份、生姜82.8份和大枣120份。
[0024]上述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干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5](1)制备黄芪桂枝五物汤浓缩浸膏: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和大枣加入其体积14倍的水中,煎煮3次,每次2h,并用250目滤布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的浓缩浸膏;
[0026](2)黄芪桂枝五物汤浓缩浸膏在进风温度为140℃,进样流速为15%,雾化压力为60mmHg下干燥5h,制得浸膏粉末,再过250目筛,即得浸膏粉体。
[0027]对比例1
[0028]一种黄芪桂枝五物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黄芪41.4份、桂枝41.4份、白芍41.4份、生姜82.8份和大枣60份。
[0029]上述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干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0](1)制备黄芪桂枝五物汤浓缩浸膏: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和大枣加入其体积12倍的水中,煎煮3次,每次1.5h,并用200目滤布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的浓缩浸膏;
[0031](2)黄芪桂枝五物汤浓缩浸膏于

50℃、真空度20Pa下干燥4h,制得浸膏粉末,再过80目筛,即得浸膏粉体。
[0032]对比例2
[0033]一种黄芪桂枝五物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黄芪41.4份、桂枝41.4份、白芍41.4份、生姜82.8份和大枣60份。
[0034]上述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干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5](1)制备黄芪桂枝五物汤浓缩浸膏: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和大枣加入其体积12倍的水中,煎煮3次,每次1.5h,并用200目滤布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的浓缩浸膏;
[0036](2)黄芪桂枝五物汤浓缩浸膏于50℃、真空度为

0.1MPa下干燥4h,制得浸膏粉末,再过80目筛,即得浸膏粉体。
[0037]表1为实施例和对比例所得黄芪桂枝五物汤浸膏粉体的物理参数测定结果。
[0038]表1物理参数测定结果
[0039][0040][0041]虽然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作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芪桂枝五物汤,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黄芪41.4份、桂枝41.4份、白芍41.4份、生姜82.8份和大枣60~1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干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黄芪桂枝五物汤浓缩浸膏;(2)黄芪桂枝五物汤浓缩浸膏在进风温度为120~140℃,进样流速为5~15%,雾化压力为40~60mm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超群阮佳詹雁谭镭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