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量子通信的防雷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2114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量子通信的防雷保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竖直安装有支柱,所述支柱上设置有量子卫星地面站,所述支柱采用中空结构,所述支柱内对称设置有两个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上共同套设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量子卫星地面站固定连接;所述支柱上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入端与接闪柱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出端与传动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传动机构,并将传动机构与接闪柱和量子卫星地面站连接,当接闪柱受到电能的闪电的冲击时,接闪柱会向下运动,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量子卫星地面站从地面抬起,从而最大化的避免传导至地面的电对量子卫星地面站的伤害。电对量子卫星地面站的伤害。电对量子卫星地面站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量子通信的防雷保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雷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量子通信的防雷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量子卫星地面站通过量子卫星进行通信,该产品能够帮助保密需求高,但不便建造量子保密通信网络的用户如驻外机构、近远海岛屿、远洋船舰、海上油汽田等便捷安全地获取量子密钥,保障信息传输安全。但是现有技术中防雷装置,其中接地装置是防雷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地装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这部分电流容易造成量子卫星地面站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量子通信的防雷保护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量子通信的防雷保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竖直安装有支柱,所述支柱的顶端设置有接闪柱,所述接闪柱的顶端设置有接闪针:
[0006]所述支柱上设置有量子卫星地面站,所述量子卫星地面站滑动连接在支柱上;
[0007]所述支柱采用中空结构,所述支柱内对称设置有两个传动轮,所述传动轮上共同套设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上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量子卫星地面站固定连接;
[0008]所述支柱上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具备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入端与接闪柱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出端与传动轮连接;
[0009]所述接闪柱向下运动时会带动量子卫星地面站向上运动。
[0010]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齿条、增速机构构成;
[0011]所述齿条为传动组件的输入端,所述增速机构为传动组件的输出端;
[0012]所述增速机构分别与齿条和传动轮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增速机构包括大齿轮、小齿轮和齿轮组;
[0014]所述大齿轮、小齿轮和齿轮组均轴连接在箱体内,所述大齿轮和小齿轮啮合,所述小齿轮与齿轮组同轴设置,所述齿轮组与传动轮同轴设置。
[0015]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有减震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带动减震组件减震。
[0016]可选地,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支架、扇形齿轮、连接杆、摆动球、第二齿条和皮带传动机构;
[0017]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底端,所述扇形齿轮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轴连接在支架上,两个所述扇形齿轮通过皮带传动机构连接;
[0018]所述扇形齿轮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摆动球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条与扇形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条与齿条固定连接。
[0019]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优点:
[0020]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传动机构,并将传动机构与接闪柱和量子卫星地面站连接,当接
闪柱受到电能的闪电的冲击时,接闪柱会向下运动,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量子卫星地面站从地面或其他承载台上抬起,从而最大化的避免传导至地面的电对量子卫星地面站的伤害。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减震组件,并将减震组件与传动组件连接,齿条带动第二齿条同步运动,第二齿条带动两侧的扇形齿轮间隙传动,两侧的扇形齿轮转动后会带动两个连接杆摆动,最终实现摆动球的运动,从而在连接杆和摆动球的运动中将振动能量转化为连接杆和摆动球的动能损耗掉。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传动机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减震组件示意图。
[0027]图中:1底座、2支柱、3量子卫星地面站、4传动组件、41齿条、42大齿轮、43箱体、44小齿轮、45齿轮组、5导线、6接闪柱、7接闪针、8传动轮、9传动带、10连接块、11减震组件、111支架、112扇形齿轮、113连接杆、114摆动球、115第二齿条、116。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9]实施例一
[0030]参照图1

3,一种用于量子通信的防雷保护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竖直安装有支柱2,支柱2的顶端设置有接闪柱6,接闪柱6的顶端设置有接闪针7,接闪柱6通过导线5引入地下网线(图中未画出)。
[0031]支柱2上设置有量子卫星地面站,量子卫星地面站滑动连接在支柱2上。
[0032]支柱2采用中空结构,支柱2内对称设置有两个传动轮8,传动轮8上共同套设有传动带9,传动带9上设置有连接块10,连接块10与量子卫星地面站3固定连接。
[0033]支柱2上设置有传动组件4,传动组件4具备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传动组件4的输入端与接闪柱6连接,传动组件4的输出端与传动轮8连接。
[0034]接闪柱6向下运动时会带动量子卫星地面站3向上运动。
[0035]参照图3,传动组件4包括箱体43和设置在箱体43内的齿条41、增速机构构成,具体如下:
[0036]齿条41为传动组件4的输入端,增速机构为传动组件4的输出端。
[0037]增速机构分别与齿条41和传动轮8连接,增速机构包括大齿轮42、小齿轮44和齿轮组45,具体如下:
[0038]大齿轮42、小齿轮44和齿轮组45均轴连接在箱体43内,大齿轮42和小齿轮44啮合,小齿轮44与齿轮组45同轴设置,齿轮组45与传动轮8同轴设置。
[0039]传动机构4的原理如下:通过齿条41带动大齿轮42运动,大齿轮42带动小齿轮44运
动,从而实现增速,可以使得小齿轮44转动更多圈,齿轮组45可以将动力传递给传动轮8,传动轮8带动传动带9运动,传动带9带动量子卫星地面站3向上运动。
[0040]常态下,接闪柱6由于通过传动组件4与量子卫星地面站3连接,因而在量子卫星地面站3的重力作用下,接闪柱6处于向上运动的装填,当接闪柱6受到电能的闪电的冲击时,接闪柱6会向下运动,并通过传动机构4带动量子卫星地面站3从地面抬起,从而最大化的避免传导至地面的电对量子卫星地面站3的伤害。
[0041]实施例二
[0042]参照图4

5,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传动组件4连接有减震组件11,传动组件4带动减震组件11减震,减震组件11包括支架111、扇形齿轮112、连接杆113、摆动球114、第二齿条115和皮带传动机构116。
[0043]支架111固定连接在箱体43的底端,扇形齿轮112的数量为连个且对称轴连接在支架111上,两个扇形齿轮112通过皮带传动机构116连接。
[0044]扇形齿轮112与连接杆113固定连接,摆动球114与连接杆113固定连接,第二齿条115与扇形齿轮112啮合,第二齿条115与齿条41固定连接。
[0045]当齿条41运动时,齿条41带动第二齿条115同步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量子通信的防雷保护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竖直安装有支柱(2),所述支柱(2)的顶端设置有接闪柱(6),所述接闪柱(6)的顶端设置有接闪针(7),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上设置有量子卫星地面站,所述量子卫星地面站滑动连接在支柱(2)上;所述支柱(2)采用中空结构,所述支柱(2)内对称设置有两个传动轮(8),所述传动轮(8)上共同套设有传动带(9),所述传动带(9)上设置有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与量子卫星地面站(3)固定连接;所述支柱(2)上设置有传动组件(4),所述传动组件(4)具备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所述传动组件(4)的输入端与接闪柱(6)连接,所述传动组件(4)的输出端与传动轮(8)连接;所述接闪柱(6)向下运动时会带动量子卫星地面站(3)向上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量子通信的防雷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4)包括箱体(43)和设置在箱体(43)内的齿条(41)、增速机构构成;所述齿条(41)为传动组件(4)的输入端,所述增速机构为传动组件(4)的输出端;所述增速机构分别与齿条(41)和传动轮(8)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量子通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宽特姆量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