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SB17在制备TRAF6相关炎症性疾病药物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2093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ASB17在制备TRAF6相关炎症性疾病药物中的用途,所述ASB17的Human ASB17Sequence.txt序列如SEQID NO:1所示,所述ASB17的Mouse ASB17Sequence.txt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验证ASB17制备治疗TRAF6相关炎症性疾病药物的方法包括:小鼠原代细胞BMDCs和BMDMs分离;蛋白质免疫印迹、免疫共沉淀以及免疫荧光;蛋白质稳定性检测及泛素化实验。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研究推测,ASB17和TRAF6相互作用,能够抑制TRAF6K48泛素化和稳定TRAF6,促进TRAF6介导的炎症反应。炎症反应。炎症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SB17在制备TRAF6相关炎症性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
,尤其涉及一种ASB17在制备TRAF6相关炎症性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树突状细胞(DCs)是抵抗病原体必不可少的,但也可能有助于免疫病理。它们连接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反应,对宿主防御入侵病原体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I型常规DCs(cDC1s)和cDC2s分别以BATF3/IRF

8和IRF4依赖的方式从共同的DCs前体发育而来,而浆细胞样DCs(pDCs)可能来自共同的DCs和共同的淋巴祖细胞。树突状细胞对病原体的检测主要由模式识别受体 (PRRs)介导,PRRs对树突状细胞的激活和随后的免疫反应至关重要。PRRs 中有TLRs,由人类中的10个和小鼠中的12个成员组成。有趣的是,仅在小鼠中表达的TLR11和TLR12很少感受到病原体相关的分子模式分子(PAMP)。相反,TLR4在小鼠和人类的许多细胞类型中表达,包括cDC1s、cDC2s和pDCs,并在革兰氏阴性细菌脂多糖(LPS)参与后诱导NF...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SB17在制备TRAF6相关炎症性疾病药物中的用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ASB17在制备TRAF6相关炎症性疾病药物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ASB17的Human ASB17 Sequence.txt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ASB17的Mouse ASB17 Sequence.txt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3.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ASB17在制备TRAF6相关炎症性疾病药物中的用途的验证ASB17制备治疗TRAF6相关炎症性疾病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ASB17制备治疗TRAF6相关炎症性疾病药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小鼠原代细胞BMDCs和BMDMs分离;步骤二,蛋白质免疫印迹、免疫共沉淀以及免疫荧光;步骤三,蛋白质稳定性检测及泛素化实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验证ASB17制备治疗TRAF6相关炎症性疾病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小鼠原代细胞BMDCs和BMDMs分离,包括:(1)分离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s准备6到8周龄的野生小鼠和ASB17

/

小鼠,无菌条件下,取出所有股骨和胫骨,在70%酒精的中浸泡5min,PBS洗2次;用注射器吸取PBS冲洗骨髓至培养皿中,至骨完全变为白色;细胞悬液过滤,离心,RPMI 1640培养基(包含20ng/ml GM

CSF)重悬,100mm细胞培养皿中培养;第3天,向培养皿中再加入10ml RPMI 1640培养基;第6天和第8天,培养液离心后用完全培养液重悬细胞沉淀,随后铺至原细胞皿;第10天得到BMDCs;(2)分离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s准备6到8周龄的野生小鼠和ASB17

/

小鼠,无菌条件下,取出所有股骨和胫骨并在70%酒精的中浸泡5min,PBS洗2次;用注射器反复冲洗出骨髓至培养皿中,至骨变白;悬液过滤,再离心,用红细胞裂解液除去红细胞;向培养皿中加入RPMI 1640培养基;第3天和第5天换为新鲜RPMI 1640培养基,第6天即为BMDMs。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验证ASB17制备治疗TRAF6相关炎症性疾病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蛋白质免疫印迹,包括:用裂解液处理细胞,并超声破碎后,再用Bradford法测定细胞蛋白的浓度;得到的细胞裂解液经过处理后,在8~12%的SDS

PAGE胶中跑胶2h,SDS

PAGE胶上跑开的蛋白质经转膜设备,经2h转到NC膜上;将NC膜用5%的脱脂牛奶封闭,经过一抗4℃孵育过夜和二抗室温孵育1h,再由化学显色液显色,最后通过化学发光仪观察目的蛋白条带;其中,所述脱脂牛奶由PBST配制。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验证ASB17制备治疗TRAF6相关炎症性疾病药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免疫共沉淀,包括:(1)转染后36~48h,收取细胞样品,用预冷的PBS润洗细胞1~2次,再用胰酶消化;随后用含有血清的培养基终止胰酶消化,1.5ml EP管收集细胞,低速离心后去掉上清,再用预冷的PBS吹洗细胞2次,最后得到细胞沉淀;(2)按照细胞量加入500~1000μl的RIPA裂解液以及蛋白酶抑制剂,在4℃冰箱中,旋转摇床上裂解细胞30min;裂解结束后,对剩余的细胞进行超声波破碎处理,随后4℃,转速12000rpm离心10min;(3)离心后,将上清分为两部分,其中100μl加入到新的1.5ml EP管中,随后和25μl的5
×
SDS Loading Buffer混匀,100℃加热10min,快速离心后放于

20℃保存;剩余的上清900μl,将20μl用RIPA裂解液洗净后的Protein A/G珠子加入其中,并在4℃,旋转摇床上吸附2h;(4)吸附结束后,1000g离心,用移液枪将上清转移到新的1.5ml EP管中;将1μg免疫沉淀抗体加入到溶液内,4℃旋转摇床过夜12~14h;(5)第二天,将40μl用RIPA裂解液洗好的Protein A/G珠子加入溶液中,4℃旋转摇床吸附2h;(6)2h后,将所述EP管4℃,转速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国杨戈万品潭秋萍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病原微生物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