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腮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3207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性腮红及其制备方法,水性腮红包含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丙烯酸(酯)类共聚物2~6%、山梨坦异硬脂酸酯0.5~3%、丙烯酸(酯)类/聚三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0.5~5%、环己硅氧烷1~5%、PE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腮红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妆品
,具体涉及一种水性腮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腮红的基质与同剂型粉底类制品的原料接近,但其遮盖力比粉底弱,色调较粉底深。
[0003]腮红根据剂型的不同,可分为液体、半固体、固体剂型和气雾剂等。固体腮红是最常见的腮红类型,包括将粉体和胶合剂等压缩固实而成的块状制品,即粉饼状腮红以及散粉状腮红两种。固体腮红使用最为方便,妆面均匀持久,操作简便,容易掌握,适合初学者使用。但固体粉吸附能力较强,会吸取皮肤的水分和油分,不适合干性皮肤使用。膏状腮红是一种色调明亮,疏水性强,类似于戏剧化妆油彩,为浓妆或演员化妆之用的彩色化妆品。它使用方便,铺展性好,适合干性皮肤使用,但较油腻。
[0004]目前,腮红一般为粉块状或全油或油包水型等产品。粉块状腮红使用时粉尘较大,容易四处散飞,浪费较大且不易上妆,上妆后容易掉妆和花妆;全油的膏状腮红和油包水型气垫腮红涂抹时较油腻,较难吸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水性腮红及其制备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性腮红,包含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丙烯酸(酯)类共聚物2~6%、山梨坦异硬脂酸酯0.5~3%、丙烯酸(酯)类/聚三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0.5~5%、环己硅氧烷1~5%、PEG

240/HDI共聚物双<br/>‑
癸基十四醇聚醚

20醚0.01~0.5%、鲸蜡醇磷酸酯钾0.01~0.5%。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悬浮体系的腮红,但不同于常规的悬浮体系的是,本专利技术组分中含有较高含量的油包水乳化剂——山梨坦异硬脂酸酯,所以当产品施用于皮肤上,在涂抹过程中,水分逐步挥发,产品中的油相会与余下的部分水逐步形成油包水型产品,由于皮肤的亲脂性,所以该油包水型产品将在皮肤上均匀铺展成膜。而且产品中还加入了少量水包油乳化剂——鲸蜡醇磷酸酯钾,加入少量水包油乳化剂有助于降低水相整体的表面张力,使产品肤感清爽水润,易于涂抹,而且配方中还含有油相成膜剂——丙烯酸(酯)类/聚三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和环己硅氧烷,当产品在皮肤上作涂抹时,后期形成的油包水型产品由于油性成膜剂为连续膜,具有常规油包水型产品更优的抗水和妆效持久性能,解决了市面上现有腮红不易上妆,妆后易脱妆花妆的问题。
[0009]优选地,所述水性腮红包含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丙烯酸(酯)类共聚物2~4%、山梨坦异硬脂酸酯1~2.5%、丙烯酸(酯)类/聚三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0.5~2%、环己硅氧烷1~3%、PEG

240/HDI共聚物双

癸基十四醇聚醚

20醚0.01~0.3%、鲸
蜡醇磷酸酯钾0.01~0.3%。
[0010]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发现,将悬浮增稠剂——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油包水乳化剂——山梨坦异硬脂酸酯、油相成膜剂——丙烯酸(酯)类/聚三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和环己硅氧烷、增稠剂——PEG

240/HDI共聚物双

癸基十四醇聚醚

20醚及水包油乳化剂——鲸蜡醇磷酸酯钾共同使用,能使本专利技术产品水性腮红为悬浮体系,产品肤感清爽水润,易于涂抹,且抗水持妆性能持久。
[0011]优选地,所述水性腮红包含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丙烯酸(酯)类共聚物3%、山梨坦异硬脂酸酯2%、丙烯酸(酯)类/聚三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0.9%、环己硅氧烷2%、PEG

240/HDI共聚物双

癸基十四醇聚醚

20醚0.1%、鲸蜡醇磷酸酯钾0.2%。
[0012]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发现,组分含量会影响效果,在所述的重量百分含量范围下,本专利技术具有最佳的肤感、抗水持妆性能。
[0013]优选地,所述水性腮红还包含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成分:尿囊素0.05~0.5%、甘油7~15%、1,2

己二醇0.3~1%、生育酚乙酸酯0.01~0.5%、丙二醇1~7%、氢化聚异丁烯1~8%、由水、丁二醇、积雪草提取物、虎杖根提取物、黄芩根提取物、光果甘草根提取物、母菊花提取物、迷迭香叶提取物、茶叶提取物组成的复合物0.01~1%。
[0014]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发现,保湿剂、皮肤调理剂的添加提高了皮肤角质层水分含量,进而提高整个产品的使用性能。当保湿剂、皮肤调理剂的添加在上述重量百分含量范围下,本专利技术能够很好的润肤护肤效果。
[0015]优选地,所述水性腮红包含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成分:丙烯酸(酯)类共聚物3%、山梨坦异硬脂酸酯2%、丙烯酸(酯)类/聚三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0.9%、环己硅氧烷2%、PEG

240/HDI共聚物双

癸基十四醇聚醚

20醚0.1%、鲸蜡醇磷酸酯钾0.2%、尿囊素0.1%、甘油10%、1,2

己二醇0.5%、生育酚乙酸酯0.06、丙二醇3%、氢化聚异丁烯3%、由水、丁二醇、积雪草提取物、虎杖根提取物、黄芩根提取物、光果甘草根提取物、母菊花提取物、迷迭香叶提取物、茶叶提取物组成的复合物0.05%。
[0016]专利技术人通过研究发现,上述组分含量使本专利技术产品的肤感、防水、滋润及妆效持久的效果达到最佳。
[0017]优选地,所述水性腮红还包含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成分:二氧化碳1~10%、CI 77492 0.1~3%、CI 77491 0.1~2%、CI 77499 0.05~1%。
[0018]优选地,所述的水性腮红还包含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成分:螯合剂0.01~0.2%、防腐剂0.3~1%、香精0.01~0.2%、中和剂0.3~1%。
[001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水性腮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1)将尿囊素、甘油、螯合剂、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防腐剂及水加热升温至80℃保温,再搅拌降温至40℃,得到A相;
[0021](2)将生育酚乙酸酯、山梨坦异硬脂酸酯、二氧化钛、CI 77492、CI 77491、CI 77499、氢化聚异丁烯混合均匀、均质,再将丙烯酸(酯)类/聚三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环己硅氧烷加入,搅拌均匀;
[0022](3)将40~60wt%中和剂加入A相,搅拌均匀,然后边搅拌边将步骤(2)所得原料加入,加完后均质,继续搅拌;
[0023](4)再将PEG

240/HDI共聚物双

癸基十四醇聚醚

20醚、鲸蜡醇磷酸酯钾、丙二醇、
由水、丁二醇、积雪草提取物、虎杖根提取物、黄芩根提取物、光果甘草根提取物、母菊花提取物、迷迭香叶提取物、茶叶提取物组成的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腮红,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丙烯酸(酯)类共聚物2~6%、山梨坦异硬脂酸酯0.5~3%、丙烯酸(酯)类/聚三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0.5~5%、环己硅氧烷1~5%、PEG

240/HDI共聚物双

癸基十四醇聚醚

20醚0.01~0.5%、鲸蜡醇磷酸酯钾0.01~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腮红,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丙烯酸(酯)类共聚物2~4%、山梨坦异硬脂酸酯1~2.5%、丙烯酸(酯)类/聚三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0.5~2%、环己硅氧烷1~3%、PEG

240/HDI共聚物双

癸基十四醇聚醚

20醚0.01~0.3%、鲸蜡醇磷酸酯钾0.01~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腮红,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丙烯酸(酯)类共聚物3%、山梨坦异硬脂酸酯2%、丙烯酸(酯)类/聚三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0.9%、环己硅氧烷2%、PEG

240/HDI共聚物双

癸基十四醇聚醚

20醚0.1%、鲸蜡醇磷酸酯钾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性腮红,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成分:尿囊素0.05~0.5%、甘油7~15%、1,2

己二醇0.3~1%、生育酚乙酸酯0.01~0.5%、丙二醇1~7%、氢化聚异丁烯1~8%、由水、丁二醇、积雪草提取物、虎杖根提取物、黄芩根提取物、光果甘草根提取物、母菊花提取物、迷迭香叶提取物、茶叶提取物组成的复合物0.01~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性腮红,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成分:丙烯酸(酯)类共聚物3%、山梨坦异硬脂酸酯2%、丙烯酸(酯)类/聚三甲基硅氧烷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0.9%、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雄周德勉陈志辉陈尊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卓芬化妆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