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3204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组合生化池、自然接触氧化塘和自净塘;其中,所述组合生化池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池、调节池、生化池和过滤床,过滤床与自然接触氧化塘连通。其中,格栅池主要用于拦截污水中的漂浮物,调节池用于维持水质的稳定性,生化池可将有机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达标后进入自然接触氧化塘进一步进行生态截留,削减水中BOD、COD、NH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舒适 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0003]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及使用受到地区经济条件、气候条件、村庄 土地等资源多种因素制约,发展投资低、占地面积小、处理水质稳定可靠、 运行费用节省、操作简单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是当今水处理领域的一个重 要的发展趋势,同时,农村地区由于技术人员缺乏以及经济力量薄弱,特 别是污水处理的配套基础设施的缺乏,也进一步制约了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发展。
[0004][0005]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可有效净化水 中的污染物。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组合生化池、自然接 触氧化塘和自净塘;
[0008]其中,所述组合生化池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池、调节池、生化池和过 滤床,所述过滤床与所述自然接触氧化塘连通。
[0009]进一步,所述调节池与所述生化池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 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溢流口;
[0010]所述生化池与所述过滤床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上方 设置有第二溢流口;
[0011]所述过滤床与所述自然接触氧化塘之间设置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 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溢流口。
[0012]进一步,自上而下,所述过滤床由高度比为(5

9):(3

7):(1

5): (1

3)的原土、河砂、沸石和椰糠组成;
[0013]其中,所述原土上可种植风车草、美人蕉或花叶芦竹中的任意一种或 多种。
[0014]进一步,所述过滤床与所述自然接触氧化塘之间设置有长8

12m的第 一管道,且所述第一管道的上方种植有耐水性植物和/或深根性植物。
[0015]进一步,所述第一管道的上方种植有香樟树、白蜡树、椴树、水曲柳、 水杉、钻天柳、麻栎、赤松、茅膏菜、香根草、国槐、榆树、桑树或铅笔 柏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且任意相邻植物之间的距离为5

7m。
[0016]进一步,所述自然接触氧化塘内设置或种植有柔性生物载体、水生植 物和挺水植
物;
[0017]其中,所述水生植物包括大藻、狐尾藻、铜钱草、睡莲、美人蕉、鸢 尾或菖蒲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8]所述挺水植物包括芦苇、蒲草、荸荠、莲、水芹、茭白荀、荷花或香 蒲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19]进一步,所述自然接触氧化塘与所述自净塘之间设置有长40

60m的第 二管道,且所述第二管道的上方种植有南瓜、丝瓜、冬瓜、苦瓜、葫芦或 梅豆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20]进一步,所述自净塘内种植或养殖有挺水植物、苦草、藻类、贝类鱼 虾和禽类;
[0021]所述藻类包括小茨藻或小球藻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0022]所述贝类鱼虾包括青虾、环棱螺、河蚌、黑鱼或草鱼中的任意一种或 多种。
[0023]进一步,所述格栅池与所述调节池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调节泵。
[0024]进一步,所述格栅池、所述调节池、所述生化池和所述过滤床的有效 容积比为(4

8):(30

40):(60

80):(25

40);
[0025]所述自然接触氧化塘与所述自净塘的有效面积比为(300

450): (1400

1800)。
[0026]本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7]本专利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池、调节池、生化池、过 滤床、自然接触氧化塘和自净塘,其中,格栅池主要用于拦截污水中的漂 浮物,调节池用于维持水质的稳定性,生化池可将有机物分解为水和二氧 化碳等物质,处理达标后进入自然接触氧化塘进一步进行生态截留,削减 水中BOD、COD、NH3‑
N和TP等有机污染物,最后进入自净塘,既能净 化水体,又能与农村水产养殖业相结合。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农村污水处理系 统可实现性强,不但对农村污水中常见BOD、COD、NH3‑
N和TP等污染 物去除效果较好,还能提高农村的生态效果、经济效果和景观效果。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 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 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污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过滤床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自然接触氧化塘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自净塘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格栅池;2:调节池;3:生化池;4:过滤床;5:自然接触氧化塘; 6:自净塘;7:原土;8:河砂;9:沸石;10:椰糠。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 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
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 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 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 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 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 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 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 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 "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专利技术 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 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 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 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 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8]如图1

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组合生化池、自然接触氧化塘(5)和自净塘(6);其中,所述组合生化池包括依次连通的格栅池(1)、调节池(2)、生化池(3)和过滤床(4),所述过滤床(4)与所述自然接触氧化塘(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2)与所述生化池(3)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溢流口;所述生化池(3)与所述过滤床(4)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溢流口;所述过滤床(4)与所述自然接触氧化塘(5)之间设置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溢流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所述过滤床(4)由高度比为(5

9):(3

7):(1

5):(1

3)的原土(7)、河砂(8)、沸石(9)和椰糠(10)组成;其中,所述原土(7)上可种植风车草、美人蕉或花叶芦竹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床(4)与所述自然接触氧化塘(5)之间设置有长8

12m的第一管道,且所述第一管道的上方种植有耐水性植物和/或深根性植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的上方种植有香樟树、白蜡树、椴树、水曲柳、水杉、钻天柳、麻栎、赤松、茅膏菜、香根草、国槐、榆树、桑树或铅笔柏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且任意相邻植物之间的距离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韩庆波吕涛毛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