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链带、拉链、应用拉链的物品及拉链带制作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拉链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拉链带、拉链、应用拉链的物品及拉链带制作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拉链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物品,广泛应用于衣物、箱包等制品上。一般地,拉链包括拉链带、固定在拉链带上的拉链牙、以及用于将两条拉链带上的拉链牙进行接合与打开的拉链头。
[0003]现今市场中的有少数拉链带是双层结构,该双层结构主要采用超声波压接技术或者采用模具导向模式,这两种方式将单层布带强制性变成双层带,通过事后再次加工等方式将单层布折叠而变成双层带。这些方式生产出的拉链带可能会出现折叠回弹,导致双层结构的拉链带难以应用在一些特制的服装、箱包等制品上。这样不仅导致缝制拉链的过程比较耗时,而且对于原材料的消耗也比较大,这些都会增加拉链缝制过程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拉链带、拉链、应用拉链的物品及拉链带制作设备。
[0005]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拉链带,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链带,用于形成拉链(200),所述拉链带(100)包括链带本体(10)和固定在所述链带本体(10)的侧边上的拉链牙(20),其特征在于,所述链带本体(10)包括:第一层链带(11),沿拉链带(100)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层链带(11)的第一侧边固定有所述拉链牙(20);第二层链带(12),沿拉链带(100)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层链带(12)与所述第一层链带(1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层链带(12)的远离所述拉链牙(20)的侧边与所述第一层链带(11)的第二侧边通过缝合线(15)连接;所述链带本体(10)构造为通过纺织工艺直接形成所述第一层链带(11)和所述第二层链带(12)的一体成型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链带(12)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层链带(11)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链带(11)包括多根第一经线(111)和多根第一纬线(112),所述第一纬线(112)和所述第一经线(111)相互交织,所述第二层链带(12)包括多根第二经线(121)和多根第二纬线(122),所述第二纬线(122)和所述第二经线(121)相互交织,所述缝合线(15)分别与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纬线(112)和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纬线(122)交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链带(11)的所述第二侧边的边缘为第一边缘(113),所述第一边缘(113)形成为通过所述第一纬线(112)在所述第一边缘(113)处回转而形成的圆弧边缘;所述第二层链带(12)的远离所述拉链牙(20)的侧边的边缘为第二边缘(123),所述第二边缘(123)形成为通过所述第二纬线(122)在所述第二边缘(123)处回转而形成的圆弧边缘。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带,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链带本体(10)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层链带(11)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层链带主体(114)、第一缝合段(115)和第一支撑段(116),所述缝合线(15)与所述第一缝合段(115)中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第一纬线(112)交织,所述第一经线(111)设置于所述第一层链带主体(114)和所述第一缝合段(115)中,所述第一支撑段(116)中设置有第三经线(117),所述第三经线(117)不与所述第一纬线(112)交织,所述第三经线(117)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经线(111)的直径;所述第二层链带(12)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二层链带主体、第二缝合段和第二支撑段,所述缝合线(15)与所述第二缝合段中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第二纬线(122)交织,所述第二经线(121)设置于所述第二层链带主体和第二缝合段中,所述第二支撑段中设置有第四经线(124),所述第四经线(124)不与所述第二纬线(122)交织,所述第四经线(124)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经线(121)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链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链带主体(114)和所述第一缝合段(115)之间还设置有第一隔离段(118),所述第一隔离段(118)中的1~4个筘齿不穿设第一经线(111);所述第二层链带主体和所述第二缝合段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隔离段,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道友,朱松峰,杨英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