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启贺专利>正文

一种地面找平机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3197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面找平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地面找平机构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面找平机构及方法,可以对特定一个区域进行准确测量水平位置。一种地面找平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钢珠水平放置到地面找平机构内;步骤二:人工观察在地面找平机构内的钢珠的移动方向;步骤三:利用地面找平机构向钢珠运动的相反方向进行移动;步骤四:利用地面找平机构对地面不平整处进行磨平。利用地面找平机构对地面不平整处进行磨平。利用地面找平机构对地面不平整处进行磨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面找平机构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面找平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地面找平机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面找平是指将建筑物的原始地面,通过一定的方法找平,使地面平整度达到一定的标准,符合国家关于地面找平的规定。地面找平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原始的水泥砂浆地面找平、二是广泛运用的自流平水泥找平,但是这两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便于对特定一个区域进行准确测量水平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面找平机构及方法,可以对特定一个区域进行准确测量水平位置。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地面找平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步骤一:将钢珠水平放置到地面找平机构内;
[0006]步骤二:人工观察在地面找平机构内的钢珠的移动方向;
[0007]步骤三:利用地面找平机构向钢珠运动的相反方向进行移动;
[0008]步骤四:利用地面找平机构对地面不平整处进行磨平。
[0009]所述地面找平机构包括贴合框、长方架、中长条、弧形框、侧架和机座,长方架固接在贴合框中部的上侧,中长条固接在长方架的中部,弧形框设在贴合框下侧的中部,侧架固接在贴合框的右侧,机座固接在侧架的前侧。
[0010]所述侧架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长方形条孔。
[0011]所述地面找平机构还包括双向推杆、工形架、轮、限位柱、双向架和凹型架,双向推杆的两个活动端上分别固接有一个工形架,每个工形架的四角处均转动连接一个轮,每个工形架中部的上下两侧均设有一个限位柱,双向架的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一个凹型架的右侧,每个凹型架的上下两侧均活动连接一个限位柱,双向推杆的固定端固接在中长条的左侧,双向架的中部活动连接在中长条上。
[0012]所述每个轮均为实心橡胶材质。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0015]图2是本专利技术贴合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专利技术弧形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专利技术工形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专利技术移动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6是本专利技术电动推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7是本专利技术打磨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8是本专利技术翻转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Ⅰ;
[0023]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Ⅱ;
[0024]图中:贴合框101;长方架102;中长条103;弧形框104;侧架105;机座106;双向推杆201;工形架202;轮203;限位柱204;双向架205;凹型架206;电机Ⅰ301;丝杠302;移动架303;电动推杆304;顶座305;牵动杆306;翻转架401;电机Ⅱ402;打磨柱403;旋转杆404;滑杆Ⅰ405;滑杆Ⅱ406;牵引座407;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一种地面找平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步骤一:将钢珠水平放置到地面找平机构内;
[0027]步骤二:人工观察在地面找平机构内的钢珠的移动方向;
[0028]步骤三:利用地面找平机构向钢珠运动的相反方向进行移动;
[0029]步骤四:利用地面找平机构对地面不平整处进行磨平。
[0030]该部分根据图2和3中所表达的工作过程是:贴合框101中部的上端固接有长方架102,长方架102的中部固接有中长条103,贴合框101下端的中部设有弧形框104,贴合框101的右端固接有侧架105,侧架105的前端固接有机座106。
[0031]作进一步说明,为便于测量居民住宅楼内装修的地面是否水平,使用时,将贴合框101靠近居民住宅楼内装修的地面位置,弧形框104为弧形,便于对特定一个区域进行准确测量水平位置,并且弧形框104中部设有水平通槽,此时将贴合框101放置到所需要测量的居民住宅楼的地面上,然后将钢珠放置到弧形框104中部的水平通槽内,通过人工观察该钢珠的走向,用以确定居民住宅楼的地面上哪一侧较高,便于进行地面的水平检测,便于后续对凸起部分进行水平打磨。
[0032]该部分根据图2和3中所表达的工作过程是:设在贴合框101右端的侧架105上设有两个长方形条孔,两个长方形条孔分别设在侧架105的上下两端。
[0033]作进一步说明,侧架105上设有的两个长方形条孔便于后续进行安装打磨的装置,以及前后移动的限位。
[0034]该部分根据图4、9和10中所表达的工作过程是:工形架202镜像对称设有两个,两个工形架202分别固接在双向推杆201的两个活动端上,两个工形架202的四角处均转动连接一个轮203,限位柱204设有四个,两个限位柱204分别固接在一个工形架202中部的上下两侧,另两个限位柱204分别固接在另一个工形架202中部的上下两侧,凹型架206设有两个,两个凹型架206的左端分别转动连接在双向架205的前后两端,每个凹型架206左侧的上下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一个限位柱204,中长条103的左端固接有双向推杆201的固定端,中长条103上滑动连接有双向架205的中部。
[0035]作进一步说明,使用时,为便于贴合框101的底侧贴合的到地面上,驱动双向推杆201带动两个工形架202以水平位置靠近建筑内的两侧墙体上,两个凹型架206向两侧伸展,便于使得两个工形架202的移动更加稳定,此时贴合框101的位置贴合地面,从而两个工形
架202上的轮203贴合到两侧的墙面上,方便贴合框101在建筑内进行前后移动,用于测量各个位置的倾斜度,便于进行找平。
[0036]该部分根据图4、9和10中所表达的工作过程是:所述每个转动连接在工形架202四角处的轮203均为实心橡胶材质。
[0037]作进一步说明,工形架202四角处的轮203为实心橡胶材不仅便于靠近墙体时不会对墙体造成破坏,还可以更加稳定的进行移动,提高贴合框101位置的灵活性。
[0038]所述地面找平机构还包括电机Ⅰ301、丝杠302、移动架303、电动推杆304、顶座305和牵动杆306,电机Ⅰ301通过输出轴与丝杠302固定连接,移动架303的左侧传动连接在丝杠302上,电动推杆304的固定端固接在移动架303前侧的中部,顶座305固接在电动推杆304的活动端上,牵动杆306的中部固接在顶座305上,丝杠302转动连接在侧架105左侧的中部,电机Ⅰ301固接在机座106上,移动架303左侧的上下两侧活动连接在侧架105上下两侧的两个长方形条孔内。
[0039]该部分根据图5、6、9和10中所表达的工作过程是:电机Ⅰ30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302固定连接,丝杠302螺纹连接有移动架303的左端,移动架303前端的中部固接有电动推杆304的固定端,电动推杆304的活动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面找平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钢珠水平放置到地面找平机构内;步骤二:人工观察在地面找平机构内的钢珠的移动方向;步骤三:利用地面找平机构向钢珠运动的相反方向进行移动;步骤四:利用地面找平机构对地面不平整处进行磨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找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找平机构包括贴合框(101)、长方架(102)、中长条(103)、弧形框(104)、侧架(105)和机座(106),长方架(102)固接在贴合框(101)中部的上侧,中长条(103)固接在长方架(102)的中部,弧形框(104)设在贴合框(101)下侧的中部,侧架(105)固接在贴合框(101)的右侧,机座(106)固接在侧架(105)的前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面找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架(105)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长方形条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面找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找平机构还包括双向推杆(201)、工形架(202)、轮(203)、限位柱(204)、双向架(205)和凹型架(206),双向推杆(201)的两个活动端上分别固接有一个工形架(202),每个工形架(202)的四角处均转动连接一个轮(203),每个工形架(202)中部的上下两侧均设有一个限位柱(204),双向架(205)的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一个凹型架(206)的右侧,每个凹型架(206)的上下两侧均活动连接一个限位柱(204),双向推杆(201)的固定端固接在中长条(103)的左侧,双向架(205)的中部活动连接在中长条(103)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面找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轮(203)均为实心橡胶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面找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找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启贺
申请(专利权)人:张启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