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深水海域的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双套笼附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31966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深水海域的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双套笼附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上套笼结构和下套笼结构;所述上套笼结构和下套笼结构均套装在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外,所述上套笼结构和下套笼结构之间分开并相隔一段距离,所述上套笼结构的下端低于平均海平面,防撞构件、外平台和爬梯均安装于上套笼结构,牺牲阳极的上部部分安装于上套笼结构,牺牲阳极的下部部分安装在下套笼结构上,下套笼结构的布置深度适配于安装牺牲阳极的下部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大大减少深水海域单桩基础集成式附属结构的工程量、减低制作、运输和安装难度,同时有利减少作用在单桩主体结构上的波浪载荷。时有利减少作用在单桩主体结构上的波浪载荷。时有利减少作用在单桩主体结构上的波浪载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深水海域的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双套笼附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深水海域的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双套笼附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适用于海上风力发电行业。

技术介绍

[0002]无过渡段单桩基础为国内近海浅水风电机组基础最常用的结构形式,应用广泛。其基础形式为一根大直径钢管桩,与风机塔筒之间通过桩顶设计法兰系统连接。单桩基础因其施工简便、快捷,基础费用较小,目前在已建成的海上风电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单桩基础的附属构件一般采用集成套笼型式,整体套笼将防撞构件、外平台、爬梯、电缆管及牺牲阳极设计为一整体安装,这种集成式单套笼附属结构在浅水海域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0003]随着风电场区往深远海发展的趋势,基础安装设备和施工技术成熟,未来40m水深以内的海上风机建设项目,大直径单桩基础由于结构型式简单、安装便利,仍存在较大的优势。然而,当水深超过30m时,若仍采用集成式单套笼附属结构,整体套笼的高度将超过50m以上,总工程量预计将超过300t,且制作、运输和安装难度很大,同时也会显著提高单桩基础的波浪载荷,不利于单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深水海域的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双套笼附属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套笼结构(1)和下套笼结构(2);所述上套笼结构(1)和下套笼结构(2)均套装在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外,所述上套笼结构(1)和下套笼结构(2)之间分开并相隔一段距离,所述上套笼结构(1)的下端低于平均海平面,防撞构件(7)、外平台(8)和爬梯(9)均安装于上套笼结构(1),牺牲阳极(10)的上部部分安装于上套笼结构(1),牺牲阳极(10)的下部部分安装在下套笼结构上,下套笼结构的布置深度适配于安装牺牲阳极(10)的下部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深水海域的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双套笼附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笼结构(1)的下端高度以适配于牺牲阳极(10)的上部部分的安装高度为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深水海域的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双套笼附属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套笼结构(1)为主套笼结构,是多层圈梁结构,并通过竖向支撑杆(6)将多层圈梁连接在一起,上套笼结构(1)经其圈梁(4)上的卡槽(6)支撑于单桩基础侧壁上的上支撑牛腿(13)上,所述上套笼结构(1)的圈梁(4)上均匀布置多个卡槽(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深水海域的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双套笼附属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套笼结构(2)为小套笼结构,是单层圈梁结构,牺牲阳极(10)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娜张学栋何奔李炜戚海峰罗金平姜贞强王淡善陈法波石锐龙高鹏吴新云吕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