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淼专利>正文

一种康复科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31920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锻炼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康复科锻炼装置,包括两个推动杆,还包括轮椅架,轮椅架通过背架连接有升降架,升降架连接有两个支撑板,推动杆连接在支撑板上,轮椅架连接有座板,座板与升降架连接,座板连接有两个脚踏机构,两个脚踏机构均与轮椅架连接,轮椅架连接有两个筒架,两个筒架均连接有手动轮,两个筒架之间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与座板之间连接有电动伸缩杆,筒架安装有行走轮、支撑轮和传动机构,轮椅架安装有蓄电池,电动伸缩杆与蓄电池电性连接,其患者锻炼过程中站起和坐下休息均较为方便,实用性较好,患者行走康复锻炼过程中移动较为省力,支撑较为可靠,锻炼过程中患者不易倾倒,使用安全性较好。使用安全性较好。使用安全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科锻炼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锻炼装置
,具体为一种康复科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康复科锻炼装置是一种用于患者康复过程中,进行康复锻炼,以便于患者更好康复的辅助装置,其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得到了广泛使用。现有的康复科锻炼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腿,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推动杆,其在使用时,患者站于支撑架内,双手握住推动杆,以支撑架为支撑进行站立及行走等康复锻炼。现有专利技术CN209808782U公开了一种新型康复辅助器具,虽然可以通过折叠将踏板和坐板底部收至支架一侧,使轮椅变成行走锻炼辅助装置,同一器具可以在两种功能间切换,但在轮椅和行走锻炼辅助装置间切换时,需要患者先从轮椅上站起来,再手动折叠收纳踏板和坐板、拉伸并固定外杆,再让患者站在支架内进行行走康复锻炼,操作手段麻烦,对于需要行走康复锻炼的患者的身体条件要求较高,患者从轮椅上站起或是康复锻炼后坐下休息较为费力,不适用于站立相对困难、腿脚不便、身体虚弱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而且上述操作过程难以由患者独立操作完成,需要家属或医护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科锻炼装置,包括两个推动杆(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轮椅架(2),所述轮椅架(2)内滑动连接有背架(3),所述背架(3)内滑动连接有升降架(4),所述升降架(4)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圆块(5),两个所述圆块(5)上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板(6),两个所述推动杆(1)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支撑板(6)上,轮椅架(2)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7),两个滑块(7)之间转动连接有座板(8),所述座板(8)与升降架(4)之间连接有两个连接杆(9),所述座板(8)的前端和后端均转动连接有脚踏机构,两个所述脚踏机构均与轮椅架(2)滑动连接,轮椅架(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筒架(10),两个所述筒架(10)上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1),两个所述连接块(11)内均转动连接有手动轮(12),两个筒架(10)之间转动连接有连接轴(13),所述连接轴(13)上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4),所述电动伸缩杆(14)与座板(8)铰接,两个筒架(10)内均滑动连接有前轮杆(15)和后轮杆(16),所述前轮杆(15)和后轮杆(16)分别安装有行走轮(17)和支撑轮(18),两个筒架(10)上均安装有与所述前轮杆(15)和后轮杆(16)相匹配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矩形套(19)和驱动齿轮(20),所述矩形套(19)与筒架(10)固定连接,矩形套(19)内滑动连接有上齿条(21)和下齿条(22),所述上齿条(21)和下齿条(22)分别通过连接柱(23)和连接板(24)与前轮杆(15)和后轮杆(16)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20)与连接轴(13)固定连接,上齿条(21)和下齿条(22)均与驱动齿轮(20)相啮合,轮椅架(2)的底端安装有蓄电池(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淼
申请(专利权)人:王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