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用屈曲约束支撑结构以及具有其的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187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3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屈曲约束支撑结构以及具有其的建筑结构,装配式建筑用屈曲约束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连接管的外部两侧均通过固定组件连接在槽钢的中部,两个所述连接管的相邻侧均固定连接有减振支座,两个所述减振支座之间通过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相邻侧。通过将两个槽钢放在两个钢板的侧面形成中空内腔作为外围约束构件,两个连接管形成部分内核芯,多个固定组件均匀分布在连接管的两侧,起到连接固定作用,通过预断式构造和减振支撑,实现整体屈曲约束功能。体屈曲约束功能。体屈曲约束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用屈曲约束支撑结构以及具有其的建筑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耗能减振控制领域,具体为装配式建筑用屈曲约束支撑结构以及具有其的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防屈曲支撑构件是一种具有消能减震作用的抗侧力构件,一般由内核芯材构件与外围约束构件两部分组成,构件的截面沿着长度统一大小,并采用同一种材料均匀分布,这种构造方法在超高层建筑或大跨桥梁中,需要设计成超大吨位和长度的屈曲约束支撑,进一步造成了支撑构件在中间容易形成应力集中,并最终导致面外变形过大而功能失效。
[0003]现有的在工程上普遍采用的屈曲约束支撑结构由外围钢管、内置混凝土与内核钢板组成,这种结构虽然起到一定的减振防屈曲作用,但是对于大地震的耗能不够,一般只能提供一定刚度,不具有强有效的减振耗能防屈曲能力,不利于超高超大建筑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屈曲约束支撑结构以及具有其的建筑结构,解决了现有屈曲约束支撑结构耗能不够且刚度较弱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屈曲约束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槽钢,所述槽钢的一端侧面固定连接在第二安装板的一侧,所述槽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端盖,两个所述端盖的之间通过两个连接管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管分别分布在端盖的上下两端中部,所述连接管的外部两侧均通过固定组件连接在槽钢的中部,两个所述连接管的相邻侧均固定连接有减振支座,两个所述减振支座之间通过支撑块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相邻侧。
[000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槽钢的两侧分别通过紧固螺钉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块包括支撑板、混凝土块和矩形框,两个所述支撑板的相远离侧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减振支座的相邻侧,两个所述支撑板的边缘通过矩形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和矩形框形成的空腔内设置有混凝土块。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顶板、三角板和竖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槽钢的中部,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顶板的一侧,所述
顶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三角板的一端,所述三角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竖板的一侧,所述竖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连接管的外侧。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板的中部内设置有贯穿固定板和槽钢的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内设置有螺栓,并且螺栓和三角板交替分布。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的内部设置有混凝土填充物,所述混凝土填充物的中部内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贯穿并固定连接在两个端盖内。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端盖的四角通过预应力钢丝绳固定连接,所述预应力钢丝绳的外侧位于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槽钢形成的空腔内。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端盖的相远离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中部两侧设置有通孔。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减振支座由多个橡胶垫粘结而成。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建筑结构包括钢架和第一屈曲约束支撑结构,所述钢架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屈曲约束支撑结构,两个所述钢架之间通过第一屈曲约束支撑结构连接。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具有装配式建筑用屈曲约束支撑结构的建筑结构,所述建筑结构包括钢架和第一屈曲约束支撑结构,所述钢架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屈曲约束支撑结构,两个所述钢架之间通过第一屈曲约束支撑结构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屈曲约束支撑结构的相邻端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屈曲约束支撑结构的相邻侧通过墙体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用屈曲约束支撑结构的特点及优点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两个槽钢放在两个钢板的侧面形成中空内腔作为外围约束构件,槽钢和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二安装板的截面沿长度方向统一大小,两个连接管形成部分内核芯,多个固定组件均匀分布在连接管的两侧,起到连接固定作用,加强连接稳定性,各组减振支座之间的支撑块断开,通过预断式构造和减振支撑,对横向和纵向屈曲起到消耗,实现整体屈曲约束功能,对于地震尤其大地震中建筑的稳定性起到显著提高,增加了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适用性和整体的稳定性。
[0017]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顶板通过三角板和竖板连接在连接管的侧面,通过固定板连接顶板和连接管,固定板可以在槽钢和固定组件之间起到加强强度的作用,螺栓和三角板在连接管长度方向上交替分布,通过加强筋对混凝土填充物施加了预应力,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受拉开裂,当连接管向外侧挤压端盖时,预应力钢丝绳可以形成牵引力,采用高强度橡胶制成减振支座,实现了建筑结构安装过程中装配化施工,整体的结构稳定性高,对屈曲约束支撑结构的内部变形起到吸收作用,能够减少屈曲约束支撑结构的内部变形,提高整体结构的屈曲约束性能,提高使用寿命,显著提高了结构的刚度与强度。
[0018]3、本专利技术通过屈曲约束支撑结构内部的混凝土填充物可以起到吸收钢铁材质的热量的目的,通过屈曲约束支撑结构与墙体、钢架组合使用,实现了装配式建筑的装配化施工,通过屈曲约束支撑结构对建筑起到防屈曲作用,可以起到保温作用,节能减排,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耗能性能的效果,实现建筑结构整体屈曲约束功能。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块与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块与固定组件侧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的建筑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的钢架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的钢架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号说明:1、第一安装板;2、端盖;3、预应力钢丝绳;4、连接板;5、紧固螺钉;6、槽钢;7、支撑块;8、减振支座;9、固定组件;10、固定板;11、顶板;12、三角板;13、竖板;14、支撑板;15、混凝土块;16、矩形框;17、连接管;18、混凝土填充物;19、连接通孔;20、加强筋;21、钢架;22、第一屈曲约束支撑结构;23、第二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屈曲约束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板(1),所述第一安装板(1)的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槽钢(6);第二安装板(24),所述槽钢(6)的一端侧面固定连接在第二安装板(24)的一侧,所述槽钢(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端盖(2),两个所述端盖(2)的之间通过两个连接管(17)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管(17)分别分布在端盖(2)的上下两端中部,所述连接管(17)的外部两侧均通过固定组件(9)连接在槽钢(6)的中部;减振支座(8),两个所述连接管(17)的相邻侧均固定连接有所述减振支座(8),两个所述减振支座(8)之间通过支撑块(7)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板(1)和第二安装板(24)的相邻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屈曲约束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6)的两侧分别通过紧固螺钉(5)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板(1)和第二安装板(2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屈曲约束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7)包括支撑板(14)、混凝土块(15)和矩形框(16),两个所述支撑板(14)的相远离侧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减振支座(8)的相邻侧,两个所述支撑板(14)的边缘通过矩形框(16)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4)和矩形框(16)形成的空腔内设置有混凝土块(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用屈曲约束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9)包括固定板(10)、顶板(11)、三角板(12)和竖板(13),所述固定板(10)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槽钢(6)的中部,所述固定板(10)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顶板(11)的一侧,所述顶板(1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在三角板(12)的一端,所述三角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达钢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