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蜈蚣草育苗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13184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2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蜈蚣草育苗方法和设备,将蜈蚣草母株的根状茎切分成子株;依次分别用多菌灵溶液、喹啉铜戊唑醇铜制剂溶液和氨基酸水溶肥浸泡所述子株;将所述子株放入穴盘,并用培养基质覆盖所述穴盘内的所述子株;对所述穴盘内的所述子株进行保湿培养、控温培养和补光培养。既有利于大幅提高子株的发芽率和成苗率,缩短育苗时间,也有利于突破蜈蚣草分株育苗的季节性限制,实现周年生产。实现周年生产。实现周年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蜈蚣草育苗方法和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蕨类育苗
,尤其涉及一种蜈蚣草育苗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蜈蚣草是一种陆生蕨类植物,广泛的分布于我国秦岭以南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温暖潮湿的山边林下。作为砷超富集植物,在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中表现出巨大潜力,并已成功应用于我国南方矿区污染农田土壤的实地修复。同时,蜈蚣草也可作盆栽观赏用,它的羽状复叶奇特美丽四季常青,又较耐阴,是深受欢迎的室内观叶植物之一。
[0003]由于蜈蚣草不开花、不结实,因而无法用种子繁殖。现有技术中,蜈蚣草的扩繁一般采用成熟孢子繁殖、分株繁殖和组织培养繁殖三种方法。孢子繁殖时需要预先对细小的孢子进行处理,不易控制播种数量且通过孢子粉高密度播种容易因霉菌感染导致育苗失败,且孢子萌发率及萌发时间极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组织培育和孢子繁殖的操作较为繁琐,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较高,分株繁殖因其具有成苗快、操作技术性要求不高的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蜈蚣草扩繁中。但适宜分株扩繁的时间有限,主要集中于5

6月份;分株扩繁的增殖系数比较低,一般一个母株仅能扩繁2

3株,繁殖材料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蜈蚣草育苗方法和设备,旨在解决蜈蚣草扩繁操作时间局限性、扩繁系数低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蜈蚣草育苗方法,所述蜈蚣草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将蜈蚣草母株的根状茎切分成子株;
[0007]依次分别用多菌灵溶液、喹啉铜戊唑醇铜制剂溶液和氨基酸水溶肥浸泡所述子株;
[0008]将所述子株放入穴盘,并用培养基质覆盖所述穴盘内的所述子株;
[0009]对所述穴盘内的所述子株进行保湿培养、控温培养和补光培养。
[0010]优选地,所述子株的长度为1

5cm和/或包含1

3个萌芽节点。
[0011]优选地,所述多菌灵溶液的浓度为1000

2000倍液,浸泡时间为5

30分钟;所述喹啉铜戊唑醇铜制剂溶液的浓度为1000

2000倍液,浸泡时间为5

10分钟;所述氨基酸水溶肥的浓度为50

100倍液,浸泡时间为5

10分钟。
[0012]优选地,所述培养基质为质量比为100kg∶1

10kg的泥炭土和熟石灰的混合物。
[0013]优选地,所述泥炭土颗粒大小为1

14目,所述泥炭土含水量为50%

75%。
[0014]优选地,所述蜈蚣草育苗方法应用于育苗设备,所述育苗设备包括箱体和雾化喷头,
[0015]所述对所述穴盘内的所述子株进行保湿培养包括:
[0016]将所述穴盘放入所述箱体,每间隔3

6小时开启设置于所述穴盘上方的雾化喷头
喷雾,每次喷雾5

20秒,以保持培养基质的湿度为50

75%。
[0017]优选地,所述蜈蚣草育苗方法应用于育苗设备,所述育苗设备包括箱体和加热器,
[0018]所述对所述穴盘进行控温培养包括:
[0019]将所述穴盘放入所述箱体,开启加热器,以保持箱体内温度大于18℃。
[0020]优选地,所述蜈蚣草育苗方法应用于育苗设备,所述育苗设备包括箱体和补光灯,
[0021]所述对所述穴盘进行补光培养包括:
[0022]将所述穴盘放入所述箱体,当蜈蚣草子株生长出绿色芽体后,开启补光灯,每次补光时间为6

10小时,光周期为12

15小时。
[0023]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穴盘进行保湿培养、控温培养和补光培养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0024]当所述的蜈蚣草的绿色芽体生长达3

5cm高时,进行常规炼苗,并移栽定植。
[0025]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蜈蚣草育苗设备,所述蜈蚣草育苗设备包括:
[0026]箱体,内部设置支撑件;
[0027]穴盘,置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穴盘用于放置蜈蚣草子株和培养基质;
[0028]环境控制系统,包括补光装置、喷雾系统和加热器,所述补光装置用于对放入培养箱的穴盘内的子株进行补光培养,所述喷雾系统包括雾化喷头,所述喷雾系统用于对放入培养箱的穴盘内的子株进行保湿培养,所述加热器用于对放入培养箱的穴盘内的子株进行控温培养。
[002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蜈蚣草育苗方法和设备,通过对子株的杀菌处理、提供合适的培育基质和适宜的培养环境,大幅提高子株的发芽率和成苗率,从而降低了对用于扩繁的子株本身的发芽节点的要求,对于相同的母株的根状茎,可以切分出更多的子株,节约了繁殖材料,大幅提高了蜈蚣草母株材料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了增殖系数,且人工设置培养环境对子株进行保湿培养、控温培养和补光培养,为蜈蚣草子株的生长提供了相对良好、稳定和一致的温度、湿度、光照和水份等环境条件,既有利于大幅提高子株的发芽率和成苗率,缩短育苗时间,也有利于突破蜈蚣草分株育苗的季节性限制,实现周年生产。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蜈蚣草育苗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3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蜈蚣草育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是本专利技术蜈蚣草育苗设备中补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是本专利技术蜈蚣草育苗设备的底层结构示意图;
[0034]图5是蜈蚣草分株培育20天新芽生长状态图;
[0035]图6是蜈蚣草分株培育40天成苗状态图。
[0036]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7]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将蜈蚣草母株的根状茎切分成子株,依次分别
用多菌灵溶液、喹啉铜戊唑醇铜制剂溶液和氨基酸水溶肥浸泡所述子株,将所述子株放入穴盘,并用培养基质覆盖所述穴盘内的所述子株,对所述穴盘内的所述子株进行保湿培养、控温培养和补光培养。
[0039]由于现有技术适宜分株扩繁的时间有限,主要集中于5

6月份;分株扩繁的增殖系数比较低,一般一个母株仅能扩繁2

3株,造成繁殖材料浪费严重。
[004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为蜈蚣草子株的生长提供了相对良好、稳定和一致的温度、湿度、光照和水份等环境条件,既有利于大幅提高子株的发芽率和成苗率,缩短育苗时间,也有利于突破蜈蚣草分株育苗的季节性限制,实现周年生产,实验表明,如图5所示的蜈蚣草分株培育20天新芽生长状态图,分株培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蜈蚣草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蜈蚣草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蜈蚣草母株的根状茎切分成子株;依次分别用多菌灵溶液、喹啉铜戊唑醇铜制剂溶液和氨基酸水溶肥浸泡所述子株;将所述子株放入穴盘,并用培养基质覆盖所述穴盘内的所述子株;对所述穴盘内的所述子株进行保湿培养、控温培养和补光培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蜈蚣草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株的长度为1

5cm和/或包含1

3个萌芽节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蜈蚣草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菌灵溶液的浓度为1000

2000倍液,浸泡时间为5

30分钟;所述喹啉铜戊唑醇铜制剂溶液的浓度为1000

2000倍液,浸泡时间为5

10分钟;所述氨基酸水溶肥的浓度为50

100倍液,浸泡时间为5

10分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蜈蚣草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质为质量比为100kg∶1

10kg的泥炭土和熟石灰的混合物。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蜈蚣草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泥炭土颗粒大小为1

14目,所述泥炭土含水量为50%

75%。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蜈蚣草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蜈蚣草育苗方法应用于育苗设备,所述育苗设备包括箱体和雾化喷头,所述对所述穴盘内的所述子株进行保湿培养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穴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金术路洋郑卫国曹华英宫彦章许诺朱江丽张正蕊李朗程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